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问题讨论-精品文档 (2).docx
《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问题讨论-精品文档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问题讨论-精品文档 (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问题讨论摘要: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生源构造不合理、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培养方案雷同、专业核心课程趋于共性、授课方式与考核指标单一等问题。结合体育学科本身专业特点与社会职业发展导向,提出在教育中努力搭建学校、市场、社会导向的“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招生平台;构建以理论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个人长远发展模块式课程体系;构成学校与产业相结合的链条式培养经过;建立以知识素养、能力素养、情意素养三者相结合的核心素养评估体系等改革设想。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国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学位20058号文件下达有关(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
2、案)的通知(简称(设置方案)),开启了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教育大门。(设置方案)中指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的是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1。2006年,首批体育专业硕士培养试点单位开场招生。经过10多年的培养实践,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历经前期的开展意义与可行性讨论阶段,学位设置与试行阶段以及逐步制度化阶段,研究生招生政策全面向专业硕士倾斜,2014年专业硕士招生规模占整个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的42%,估计今后我国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招生比例将达112。目前,我国体育硕士专业研究生在培养上已获得了丰富成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形式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培养经过中仍发现一些
3、亟待解决的问题,人才培养在质量上还未构成鲜明的个性化特色。1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问题1.1生源构造不合理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的(2015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2014年我国研究生招生遭遇史无前例的尴尬,很多省市未能完成招生计划,而这也是史无前例的现象。2015年全国各地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趋势,如辽宁、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河南、河北分别下降6.56%、6.14%、5%、3.88%、3.36%、2.97%,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报名人数与2014年相比也有所减少,而招生规模却在不断扩大3。由于目前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宽进宽出现象,造成
4、学位含金量下降,用人单位对学历的重视度较以往相比明显下降,由此带来了体育专业硕士招生生源质量的下降。池建等4曾指出,我国体育行业的主要职业是由教练员、体育老师、体育经纪人、体育传媒工作者、体育管理人员、体育产业从业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组成。在实际的招生构造中,根据杨小永等5整理的生源构造和比例来看,报考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生大部分来自学校老师,其所占比例超过80,而社会体育指导员与裁判员、专业队教练员与运发动报考人数较少,所占比例也较小。此外,由于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不甚了解,社会上仍有很多人以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质量和社会效用不如学术学位研究生,甚至将其等同于体育老师和教练员等岗位
5、的在职培训、专题研讨以及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等。导致招生构造不平衡,招生规模扩大而专业硕士生源减少,加之社会不了解等因素无疑给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选拔与培养带来一定困难。1.2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界线模糊,培养目的与方案雷同根据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出台的(设置方案)中对学位获得提出的要求,包括对专业基本理论的把握、对体育领域重大事件的分析、对体育运动实际问题的解决和胜任相应的体育专业工作等。等型硕士不同的是专业型硕士以市场需求为职业导向,以服务体育职业实际工作为己任,愈加强调职业性和应用性,其培养的主要目的侧重对实践的体悟,培养社会特定职业领域中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注重实践
6、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开发6。但目前高校中却存在着“在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共同发展近10年后的今天,学生学而无术、专业不专的现象,增加专业硕士学位可能仅仅从外在导向上丰富了培养方案,而并未解决其引发问题的根源实践能力缺乏7。学术型硕士本应注重理论研究,专业型硕士则应重视实践指导,然而在部分招生网页上发如今高校的招生培养方案中学术型与专业型雷同,界线划分不清。李康等8在分析研究生的能力后以为,目前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存在的问题是出现“崇术轻学与“技能缺乏的倾向,即过于注重专业理论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专业技术能力的维持和提高,而这主要是由学术型与专业型培养目的的雷同所造成的。李传兵等2查阅了我国
7、38所院校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发现目前大部分院校的培养目的都只是对指导性方案的重复表述,并没有构成各院校本身对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特色,造成体育硕士专业人才的培养趋于雷同,这也直接导致了体育人才培养目的与培养对象相脱节,专业领域培养特色不能被充分凸显,造成体育人才市场空缺,这将成为当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一大难题9。1.3专业设置基本一样,核心课程趋于共性,实践性不强在(设置方案)中明确提出课程设置导向:将教授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的核心课,强调专业岗位工作实践能力的专业课和强化学生某一领域专业技能的选修课相结合。通过查阅高校招生网站(主要包括综合性大学、体育专业院校、师范院校)
8、可知,目前高校开设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主要由4部分组成:必修课、专业领域核心课、选修课和实践课。必修课以自然辩证法、逻辑学、外语、计算机为主;体育教学领域核心课程则是体现每个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色,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共有4个专业领域: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社会体育指导10。在专业设置上,许红等11以为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专业设置比拟强调共性,而不太重视个性的发展,课程设置的比重较侧重于专业领域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拓展,实践性课程设置较为薄弱。李传兵等12指出,在课程设置中也存在课程设置理论化、学位与核心课程重复、选修课程范围狭窄、实践课程流于形式等问题。李卫东等13在对我
9、国10所高校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的分析总结后同样得出:课程内容陈旧,跨专业课程资源较少,专业领域核心课程类似率达90%,专业技能类实践性和方法类课程较少,专业学位的特色不突出等结论。在核心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方千华等14指出当前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核心课程设置趋于理论化,以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核心课程设置需突出实践与应用、职业与供求等要求,强调体育硕士要具备胜任本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把握坚实的体育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体育专业知识。核心课程趋于共性,理论性大于实践性,本质上反映的是“学校主导“全程预设“整洁划一等生产车间的批量化培养形式。每个学校所处的外在社会环境、经济水平、市场需求等是不完全一
10、样的,学校内部的师资构成、基础设施、学校定位也各不一样。然而,如此差异化的因素体如今核心课程的设置上却是专业规格标准模糊与同一化,专业领域相对较窄,专业设置不能适应新兴体育职业的发展,培养单位专业设置千篇一律,没有构成专业特色15。这不仅与设置专业学位的初衷相背离,还容易导致办学定位与校情、学科专业设置与城市分布、课程体系设置与创新需求的失衡,可见这些都将成为专业硕士培养面临的一大窘境。1.4导师的“师徒式授课方式与考核指标单一一些高校的培养方案中提倡校内外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校内实行导师负责制,同时邀请校外专家开设专题讲座,介入校外学术和调研活动。实际上,这种名义上的校内外结合培养形式等型硕士
11、的培养形式并没有本质性差异。我国体育学科硕士层次的教学中仍然延续着以讲座式为主的授课方式,没有突出体育专业硕士的应用性、实践性等特点,学生成为知识理论的记忆者而不是实践能力的获得者。有研究针对我国11所体育高校进行调查,发现近1/4体育院校的体育硕士没有开设专项课,而是由导师安排的单一校内实习、单一校外社会实践或校内外实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占67.2%;54.2%的学生被要求在提交论文答辩申请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8.9%的全日制体育硕士的论文写作要求等型学位研究生一样,没有突出体育专业硕士的特点16。在完成学位论文方面,方千华等14以为当前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存在学术化倾向,对学位论文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问题讨论-精品文档 2 我国 体育 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问题 讨论 精品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