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建设中的户籍管理问题.docx





《城镇化建设中的户籍管理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镇化建设中的户籍管理问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城镇化建设中的户籍管理问题城镇化是我国拉动内需和带动经济增长不可缺少的战略方式。通过介绍城镇化现状以及城镇化建设中户籍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和变化,进而找出户籍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讨论城镇化建设中户籍管理制度和土地制度之间的关系,分析土地管理制度对城镇化中户籍管理制度的影响,为我国城镇化建设中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提出本质性建议。关键词城镇化;户籍管理制度;土地制度;改革中国的户籍制度历经朝代变迁,衍生出了各式各样的形式,尽管其内容有着千差万别,但本质上都是为国家的大政方针提供保障。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愈演愈烈,消除城乡二元构造势在必行,我国户籍管理制度必须进行相应的改变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1城镇化
2、建设概述1.1“城镇化的提出和发展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亚洲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外向型经济受挫,此时的中央政府于1997年初次提出了“城镇化这一概念。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在2008年的全面爆发,中央为了扩大内需再次提出进行城镇化建设的方针。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中央提出了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当代化,其中城镇化的重要作用是拉动内需和带动经济增长,还是用来衡量国家或者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安然平静国家社会文明的重要手段。城镇化多数在小城镇进行改革的原因,一是小城镇和农村之间的福利差距不大;二是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还不是特别完善;三是小城镇与农村的联络较频繁、较多;四是小城镇拥有诸多的乡镇企
3、业。而城镇化不在大城市进行改革实践的原因,一是城市和农村在福利方面存在差距;二是在户籍管理制度上存在差距。1.2我国城镇化现状我国国土辽阔,因地形、经济、人口等分布不均匀,东西两地在各方面差异较大。首先,东部地域多城市,且大多城市分布在沿海,在人口上较为聚集,所以经济发展方面东部地区发展较快;其次,西部地域少城市,城镇和人口数量少于东部地域,人口流动较慢,经济发展比拟缓慢;最后,根据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规模来看,东部地区较为快速,城镇化的利益变动给东西部地区带来的是人们所享受的福利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在2011年举办的“十二五城镇化发展高层论坛中,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杨伟民分析城镇化中人口变化的
4、速度,在2000年到2010年之间,我国城市在扩张建成区上扩建50%,而这个时期内的城镇人口数量,包含农民工在内仅增加了26%。由此看来,土地城镇化速度高于人口城镇化。截至2010年,我们国家的城镇化速率从之前的36.2%提升到47.5%,城镇人口总数量从4.6亿人提升至6.3亿人,但是根据计算,数量诸多的城镇人口里面至少有25%的人口是农民工以及农民工家属。2户籍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及变化对于户籍制度的管理,各个地区在细节上固然略有差异,但是户籍制度的根本是一样的。当代户籍制度是国家通过依法收集、确认、登记公民出生、死亡、亲属关系、法定住址、迁移情况等公民人口基本信息的法律制度,以个人为本位,
5、以户为单位的人口管理方法。它是国家行政法律制度,它的制定与社会经济,政治相关联。我国户籍管理体制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此时的中国正在走一条农村供应城市的工业化道路,政府的户籍管理体制以限制农村人口户籍为主,为保证农村能为城市提供充足的农产品,并且维持城镇人口的较低工资和消费,政府将农村人口的户籍绑定在农村。二是改革开放时期。国家相继颁发经济、政治方面的各种相关政策,人口流动速率加快,农村人口渐渐向城镇流动,而在户籍方面,为使农村的农产品供应充足,城乡上的户籍管理制度仍然没有改变。三是改革开放以后的30年之后。城市和城镇迅速发展,城乡福利和公共关系之间的差距过大,增加了对城
6、乡居民户籍管理上的难度。3城乡之间户籍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3.1农村居民在户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对于农民种类的划分有三种。第一种农民是长期在农村寓居并且长期在农村从事生产工作的一类,第二种农民是在城镇郊区附近寓居并且生产活动的一类,第三种农民是在城镇中就业和寓居的外来农民农民工。其中第二种寓居在城镇附近的农民享受着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公共福利和公共服务,但是随着城市和城镇的快速发展,城镇中心的土地在开发的同时,城镇周边的土地也已经进行扩建,进而来更全面的开发城镇、扩大城镇。扩建城镇需要的是土地,这些土地的价值逐步增长,寓居在城镇附近的居民不愿意放弃土地所带来的预期价值的增长。固然第二类农民拥有的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镇 建设 中的 户籍管理 问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