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与传统财务会计理论-精品文档 (2).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财务报告与传统财务会计理论-精品文档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报告与传统财务会计理论-精品文档 (2).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财务报告与传统财务会计理论一、引言传统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主要构成和发展于工业经济时代,建立在“经济人、“利润最大化假设基础上的传统经济理论、遵循“资本雇佣劳动逻辑的传统企业理论以及工厂制度、公司制度等对传统财务会计理论的构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财富观、价值观和发展观的转变,人类社会开场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新经济时代后工业经济时代,传统的建立在财务资本基础上、以有形资源的计量和报告为核心的财务会计的价值正在不断下降,变革势在必行。本文试图从广义资本视角和产权高度对
2、财务会计进行透视,构建一种与新经济时代会计环境相适应的、动态的财务报告形式。二、会计环境的变化与企业资本的广义化一会计环境的变化1.经济形态变革:从工业经济到新经济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三种经济形态,即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和知识经济。在农业经济时代,主要生产要素是土地与劳动力。“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威廉配第,1963在工业经济时代,主要生产要素是资本、土地、劳动力,其中财务资本是最主要的,工业经济是“资本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生产要素除了资本、土地、劳动力之外,还有知识。而且,知识成为了最主要的生产要素。“真正控制资源和绝对是决定性的生产要素是知识,而不是
3、资本,也不是土地或劳动力。彼德德鲁克,1998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知本经济。“知本详细表现为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组织资本等新的资本形态。在工业经济时代,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是分离的,“资本雇佣劳动。在知识经济年代,“知识工作者既是生产资料知识的拥有者,又是创造企业价值的劳动者。对此,彼德德鲁克深入地指出,资本主义传统所赖以存在的基础之一生产工具,如今事实上正由劳方所把握,由于那些工具在他们的头脑里和手头上。在美国硅谷,是技术人员的高新技术吸引着资本家手中的风险资本,而不是资本家雇佣技术人员。这种创业的专门化和职业化表明,人力资本彻底摆脱了对财务资本的依附,与财务资本实现了完全的分离。
4、2.发展观念的转变:从无限增长观到可持续发展观20世纪5060年代,西方社会鼓吹经济的无限增长,使西方的“增长癖到达了顶峰。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美国人率先发动了一场“社会指标运动,提出了建立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活等各项指标在内的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第一次冲击了以单一国民生产总值(GNP)为中心的传统经济学的发展观。1972年,米都斯(DennisL.Meadows)主持的罗马俱乐部的第一个报告增长的极限(TheLimitstoGrowth)公开发表,向人们发出了人类面临窘境的警告,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1974年,罗马俱乐部提出第二个报告人类处在转折点上,以为有机增长
5、是人类将来发展的核心,世界体系的有机增长,是制定正确的战略、解决世界面临的全球危机的唯一出路。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法国学者写了新发展观一书,提出新的发展观是“整体的、“综合的和“内生的,经济发展体现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环境改善同步进行。这种新的发展观在实践中逐步演变为“协调发展观。1987年,以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公布了著名的报告(我们共同的将来),系统地说明了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持续发展的浪潮。持续发展是指“既知足现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知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第15届理事会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
6、展的声明)。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文件,确认了著名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观念和新思想。3.公司性质的变化:从“经济人到“社会生态经济人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被假定为理性的“经济人,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一切企业活动的目的,企业对本身利益的追求有利于优化稀缺资源的配置。但随着20世纪70年以来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观念逐步深化人心,“资源稀缺性假设、“自利性假设和“最大化原则都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危机。在新经济时代,当人们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财富之后,人们开场追求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追求文化生活的深化发展,追求社会的和谐与公正,而不再主要追求物质生活中的效率。人的天性中存
7、在这样的可能,当物质生活富足起来之后,就开场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而以放弃效率为代价。博弈论中著名的“囚徒窘境表明,“自利性假设和“最大化原则是不相容的。在“囚徒窘境中,两名当事人从各自的利益出发,结果却导致了非最大化的“纳什平衡,博弈的结局并不符合个体博弈者的效用最大化原则。著名的“最后通牒实验也表明,“自利性假设和“最大化原则并不完全符合实际。20世纪80年代中期,德国洪堡大学谷斯教授进行了一个著名实验“最后通牒:让两个实验对象分1000元钱,随机决定由一个人分配。假如另一个人接受,就按第一个人的方案分配;假如另一个人拒绝,则两个人1分钱也得不到。根据“自利性假设和“最大化原则,最优方案应该
8、是:本人拿999元,给对方1元。但针对世界各种人群的反复实验表明,这种赤裸裸的“自利行为从来没有发生过。在工业经济时代,作为“经济人的企业只重视企业的局部利益,而不关心社会的整体利益;只追求企业的眼前利益,而不考虑社会的长远利益;只强调企业的经济利益,而不重视社会的生态利益;只强调现代人的利益,而不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因此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化和社会实践的发展逐步让世人认识到,企业不仅是“经济人,而且是“社会人、“生态人,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本质上是一种谋取生态、经济、社会三大利益相统一与最优化的组织,是经济人、社会人、生态人的有机整体,即“社会生态经济人。二企业资本的
9、广义化与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生态经济人等会计环境相适应,新经济时代企业的资本呈现出一种“泛化的趋势,即从传统财务会计中的“财务资本转变为了包括财务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组织资本、生态资本等的“广义资本。1.(资本论)中的“资本。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但货币不是资本。资本表现为物货币、生产要素、商品等,“但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马克思,1975即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马克思(资本论)中的“资本,是指资本家投入的货币资本,即预付资本。而且,所有资本都是同质的,资本只存在数量上的区别,等
10、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2.人力资本。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就明确地阐述了知识作为投资结果人力资本的思想,并将所有社会成员后天获得的有用才能作为固定资本的一部分。“这些才能,对于他个人自然是财产的一部分,对于他所属的社会,也是财产的一部分。学习的时候,虽然要花一笔费用。但这种费用,能够得到归还,并赚取利润。亚当斯密,19791906年,费雪(I.Fisher)在(资本的性质和收入)中初次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20世纪50年代,舒尔茨(TheodoreSchulte)、贝克尔(GeorgeBecker)等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的特殊性表如今:(1)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的不可
11、分离性;(2)人力资本的流动性,即人力资本随着其所有者的离开而流动。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所以,人力资本能够划分为普通型人力资本、技能型人力资本和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本,这三类人力资本性质的差异,主要表如今下面几方面,见表1。表1人力资本的类型与性质3.组织资本。企业不是生产要素的简单聚合,而是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马歇尔(Marshall)在其名著(经济学原理)的第4篇“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和组织中,就提出应把组织作为与土地、劳动和资本货币资本一样的生产要素。“资本大部分是由知识(knowledge)和组织(organization)构成的。知识是我们最有力的生
12、产动力;它使我们能够征服自然,并迫使自然知足我们的欲望。组织则有助于知识,有时把组织分开来算作是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似乎最为妥当。马歇尔,1981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指出:“最简单的工业操作也需要第四种要素:有管理的组织。这第四种要素是当代大规模生产中最重要,同时也是唯一不能被替代的要素。彼得德鲁克,2006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的组织,可称为组织资本。谢德仁以为,“组织的知识构造并非介入组织的个人知识的简单加总,而是有机的互补与整合、学习与创新,其中包括创新出组织知识,构成组织文化,进而创造出要素所有者个人所不具有的组织资本(organizationalcapital),伴随组织资本而带来的是组织
13、资产(organizationalassets)。,运用它们能更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促进企业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合作效率的提高,进而促进要素更大地增值。谢德仁,2002谢德仁的这一阐述具有丰富的内涵:第一,组织资本表现为组织的知识和文化;第二,组织资本不是单个要素所有者所有,是一种共有的资本;第三,组织资本的作用表如今促进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增值。组织资本也称为内部构造资本,即组织的内部构造本身也具有价值增值的功能,这正是一个组织得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冯丹龙以为,“组织资本是依靠于特定的组织和社会交往形式,通过长期组织学习和工作实践积累构成的,存在于个体、团体和组织之间,企业员工共同
14、创造的编码化或部分编码化的组织分享知识技术知识、管理知识等、能力和价值观。冯丹龙,2006企业的组织资本在个体人力资本的基础上构成,但不是个体人力资本的简单加总,而是通过组织的长期学习和知识分享积累起来的。组织资本为企业所拥有,一般不随员工的离开而消失。4.社会资本。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环境、企业与供给商、客户、政府机构及其他组织之间的互相信任、企业的社会关系网络等,也具有资本属性,即需要进行投资,并能产生投资收益。所以,都可称为社会资本。西方学者将企业社会资本分为构造型社会资本(structuralsocialcapital)和认知型社会资本(cognitivesocialcapital)。“构
15、造型社会资本通过规则、程序和先例建立起社会网络和确定社会角色,促进共享信息、采取集体行动和制定政策制度。认知型社会资本是指分享的规范、价值观、信任、态度和信仰。格鲁特尔特,范贝斯特纳尔,2004李敏以为,“财富创造不仅是物质生产经过,也是积累与运作社会资本,创造社会关系、社会声誉的经过。李敏,2005规范、价值、制度等是企业社会资本得以产生的历史文化根源,信任是企业社会资本的本质。企业的信任网络能够分为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微观信任网络是以企业内部管理层为核心的严密联络其他成员和部门的信任网络,中观信任网络是企业与经营业务有关联的交易对象、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网络,企业宏观信任网络是企业与直
16、接生产、交换关系以外,但构成企业经营环境、对企业经营决策有重要影响的社区、政府、公众、协会团体等社群组织之间的互相信任关系。微观信任网络是企业内部的信任网络,中观和宏观信任网络是企业外部的信任网络。为了与上面所讲的组织资本严格区分开来,本文中提到的社会资本,仅指企业外部的信任网络,不包括企业内部的信任网络。企业内部的信任网络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奉献,体如今组织资本中。5.生态资本。新经济时代的企业不仅是谋取本身经济利益的组织,而且是谋取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协调优化,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组织。“自然世界是为了我们的利益而存在,它不过是等着我们去使用的一个自然储存的资源罢了。彼得圣吉,2002这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务报告与传统财务会计理论-精品文档 2 财务报告 传统 财务会计 理论 精品 文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