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估业经济深化发展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险公估业经济深化发展_1.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保险公估业经济深化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机制的深化,品牌发展战略将成为国内保险公估公司培养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走向国际当代企业及突破瓶颈实现跨越式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品牌发展战略对行业与行业机构而言,应当既是一种宏观战略思维,又是一种可施行战术。保险公估业市场品牌发展变迁(一)保险公估业品牌发展历程起步于21世纪初的保险公估业,其发展与品牌建立都处初级阶段。行业低起点的生产力发展,最先使营业规模作为各公司简单的品牌比拟。自中国保监会有(年度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报告)以来,营业总额与市场份额占比就成了社会了解公估公司实力的唯一官方标签。固然2007年保监会开场引入社会评价机制及扩大评估指标范围
2、,试图通过综合指标的评估全面反映各公估公司综合实力,但以营业总额与市场份额占比的规模而论,目前仍处主导地位,变化是随着经营主体的增加与市场规模的扩大,报告一贯罗列的行业前十名公司改为罗列前二十名。各公估公司在生产力发展的初级阶段,也莫不以进入行业年度前十为追求。详细来看,发育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保险公估业,公司品牌的发展变迁乃至趋势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人脉市场人脉加品牌品牌市场。这三个阶段难有明显的分界限,对行业而言,各阶段进程取决于行业的整体生产力水平与市场环境、政策引导等的变化;对各公司而言,取决于公司决策者的经营理念及对市场政策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公估业发展的人脉市场阶段,也是行业生产
3、力发展的原始阶段,2004年以前,属于这个阶段的典型时期。脱胎于保险业理赔部门、商检部门的我国保险公估业,在行业初创时期,创始者大都与保险公司、商检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络,依靠人脉的市场拓展既是生存发展的压力,也是动力。在此阶段,早期公司基本完成人才队伍、组织框架的基础建设、执业经历积累与拥有了一定的市场资源,并且最重要的是以人脉关系为基础的市场稳固,出现了此时人脉关系垄断的市场垄断。2004年度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报告相关数据表明,当年营业总额行业排名前十的公司拥有行业市场过半的份额,行业马太效应初步构成,固然这种依靠人脉的市场垄断不是全部原因,但至少是重要原因。此时的公估市场集中于体现公估价值
4、的非车险理赔公估领域。公估业在走过10年左右发育期的人脉关系市场拓展后,随着早期公司的基础队伍建设完成与执业经历积累,一批凭专业技术崭露头角的公司使原来的人脉关系构成的市场垄断转化为集聚高端人才、高端技术构成的技术垄断,在2004年打破市场高度集中于几家的局面,构成行业十强的市场垄断,以专业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品牌概念在行业初露端倪,但绝大多数后起公司在严酷竞争环境中的生存发展,仍然不得不借助于产业链上游人脉关系的拓展,并且实力公司既有的人脉资源在技术品牌基础上成为获取公估大案委托的重要筹码。2004年行业马太效应强化,原因之一就是人脉市场垄断转化为了技术市场垄断,典型如上海天衡作为行业黑马突出
5、,以水险公估专营获得行业专业市场龙头地位,由此我国公估业发展进入人脉加品牌发展时期。2004年行业市场业务构造发生显著变化,除上海天衡水险公估专营构成的专业市场外,车险公估市场专营出现并构成随后三年狂飙突进的增长。(二)保险公估业品牌发展的内在驱动行业目前正处在从人脉加品牌向品牌市场过渡时期,低起点高速发展经过所产生的问题及逐步增长的实力,成为行业公司发展战略调整的内在驱动。1。有效供应严重缺乏我国当代保险公估业在20世纪90年代完成其发育,经过本世纪初的高速成长(2005年2007年年均增长67。2),至2007年底行业机构有254家,首度出现亿元规模的公司,17家公司跨入千万级门槛,年度产
6、险赔款公估核损比例由2004年前缺乏5上升至目前的13。6。但相对产业链上游的国内保险业与国际接轨的高速市场化,以及保险业发展对高品质公估服务合作的要求,差距却是越来越大。至2007年底,254家行业机构中237家营业总额平均额刚刚迈过百万门槛(102。83万元。保险业与公估业,已由当初接不接受的冲突逐步转化为能否跟上节拍、知足需求的矛盾。在市场国际化的当今时代,必然是国际竞争的国内化。我国公估业在产能上尚且有效供应缺乏,更别讲承受即将面临的国际公估业品牌服务竞争的压力以及展开国际国内两种市场的竞争。2。有限资源集聚低端市场2004年成为我国保险公估业发展历史的一个拐点,其标志包括:机构年内新
7、增68家,总数至182家,60的增长率成为历史峰值;行业营业总额首度突破亿元到达1。54亿元;继深圳民太安2003年下半年分立车险公估公司后成立的深圳同益公估公司,以车险公估专营首度位列行业十强。其后三年,车险公估市场增长狂飙突进,年均增长率为104。2007年行业营业总额7。2亿元,其中车险公估营业收入3。88亿元,占比53。9。稳居行业前四的均为以车险公估为核心业务的公司。2007年,行业前20名中除天衡及外资的罗便土、平量行等3家公司坚守在非车险公估的高端市场外,后起的基本也是靠车险公估市场的突破一年成名。行业近三年市场规模年均增速虽高达67。2,但非车险公估年均增速只是27。6,总额占
8、比也由2004年前的超过90滑落至2007年的46。1。行业2005年首度盈利2023万元,利润率6。81;2006年利润率3。52,2007年利润率3。16,绝大多数公估公司处于亏损状态。3。垄断竞争市场形式及其深化我国公估业起步于国家经济开放时期,保监会进退宽松与门槛放低政策引导的自由竞争状态及各公司起步时间、资金、人才、管理水平等的差异,推动行业垄断竞争市场形式构成,由2003年的少数几家寡头垄断竞争转化为2004年的行业十强的垄断竞争。2005年2007年,行业前十公司市场份额分别为62。2、59。6、53。9。2008年1季度,行业前十公司营业收入总值10819万元,市场份额51。我
9、国保险中介业界,公估市场2004年至今维持相对集中状态,但资源却分散于260家大小公司。经营微利、资源低效使用、成本高企等原因迫使各公司萌生合成规模经济共生共存的强烈意愿。泛华集团2008年4月注资控股方中、普邦、天衡等三家行业前列公司,资本重组公估业大幕由此拉开。能够预见新形势下的公估业,资本重组公估集团的发展将成为主要形式,详细也将是多种形式的并存。小规模公司生存空间进一步逼窄成为大小集团公司的吞并对象;资本纽结品牌公司构成强劲的集团品牌竞争优势,迫使中等规模公司以互补整合作出应对。在行业整体生产力低下的当前时期,资本重组公估集团总的趋势将是相对的强强联合,由此前诸多机构竞争明显的马太效应
10、转化为主要是一批寡头之间更高水平的竞争。(三)保险公估业品牌发展的外在驱动我国公估业向品牌发展的过渡,除了行业竞争发展的内生动力,另外就是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与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政府监管机构为促进产业链健康发展的政策引导的外在驱动。保险业国际化进程加快促进对高品质公估服务的需求入世推动了中国保险业逐步与国际接轨,融入国际金融体系,保险公司机制变革获得长足进步。为追求企业本身经营效益与效率的提高,保险人逐步将展业环节交付经纪人、人,而将理赔核损环节交付公估人,经营重心转移至业务与资产管理。在接受保险中介并与之积极合作经过中,根据合作伙伴的服务品质进行甄选。大致从2005年起保险业对中介机构品牌倾
11、向的甄选迅速进化。2007年平安财险、中国人保等大型保险公司相继推出通过总公司招标指定公估人并对公估人分类定级的措施,即根据公估人过往合作经过中的特长展示,与公估人新的合作协议中划定委托理赔公估业务范畴,如综合类、水险类、非水险类,并根据公估人的技术实力在同类型内对公估人进行定级,如A、B、C级,按级确定服务价格标准。2008年初,中国人保的公估人指定突破公估行业十强的局限,合作伙伴超过30家,意在更大范围进行公估品牌的开掘。固然保险人对指定公估人的分类定级标准各有不同,且这种分类定级目前并非能够完全客观、公正、全面地衡量公估人,但作为市场选择的一种强力手段,能够促进行业公司以人才、技术、管理、服务等综合实力不断加强和真正意义的品牌创立与提升,对促进产业链下游通过细分市场专业化经营获得更高品质的服务深具历史意义。固然中国国情下公估人市场拓展的人脉资源仍会一定程度影响行业竞争的公平,但市场机制下服务品牌的创立与品牌服务的选择已成不可逆转之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