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意义.docx





《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意义.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意义信誉是一个经济范畴,是指以归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运动,狭义信誉的本质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当代市场经济不仅是法治经济,而且是信誉经济。信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和内在要求。没有信誉,就没有秩序;没有信誉,就没有市场,经济活动就难以健康发展。一、建设个人征信体系的意义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要求有良好的个人信誉环境,而在个人信誉环境的建设中,征信机制的建立是其核心内容。“征,即通过征求得到佐证,因而,征信可理解为“征集信誉,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信誉信息资料进行采集、整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外提供信誉信息咨询、调查和信誉评估的活动。个人信誉征信,也即个
2、人信誉联合征信,是指信誉征信机构经过与商业银行及有关部门和单位的约定,把分散在各商业银行和社会有关方面的法人和自然人信誉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储存,构成信誉信息数据库,为其客户了解相关法人和自然人信誉状况提供服务的经营性活动。建设个人征信体系具有下面现实意义:一是调查验证别人的信誉,使赊销、信贷活动中的授信方能够比拟充分地了解信誉申请人的真实资信状况和如期还款能力;通过信誉信息的传输来降低信誉信息不对称的窘境,进而约束市场交易各方的行为,使授信方的风险降到最低。二是节约交易成本。征信是由专门的征信机构负责对个人的信誉状况进行调查评定,专业征信机构的出现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有利于提高社会运行的
3、效率,节约单笔信誉交易的成本,减少社会和个人时间成本。三是个人征信系统的完善还起到对失信者的惩戒及提高社会信誉观念的作用。由于征信机构把握的信誉信息覆盖面广,信誉结果的传播速度也快,失信惩罚机制的作用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个人认识到守信的重要,失信获得的利益是暂时的,而经济惩罚则是长期的、广泛的。征信还能够起到一种无形的导向作用,使信誉变成一种潜在的经济资源,信誉报告能够成为政府、企业或个人进入信誉社会的一种资格证实,成为从事契约活动的通行证,进而对个人的行为起到制约和规范的作用,提高全社会的信誉观念。正是由于征信具有上述现实意义,征信业才逐步发展成为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成为目前我国个
4、人信誉体系发展经过中的重点问题。二、中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999年,上海被确定为个人信誉征信建设试点城市,我国个人信誉征信建设开场进入探索阶段。2003年11月,央行征信管理局建立,2004年12月15日,个人信誉信息基础数据库开场试运行,在北京等7城市对各商业银行开通联网查询。与此同时,与征信服务密切相关的一些中介机构得到了一定的发展。2006年1月,全国统一的个人信誉信息基础数据库正式联网运行,我国征信体系建设跨入新的发展阶段。该数据库目前采集了5.3亿自然人的信息,其中有信贷记录的超过5500万人,在全国金融机构的各级营业网点共开通查询终端7.5万个。在有关个人信誉制度建
5、设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个人信誉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此外还有一些地方性法规,如(上海市个人信誉联合征信试点办法)等。尽管我国个人信誉征信体系建设获得了初步的成绩,但是,严格地讲目前我国个人信誉征信体系发育程度还很低,完善的个人信誉征信体系还远没有建立,仍然存在如下突出的问题:1.与个人信誉相关的立法滞后市场经济是信誉经济,但信誉假如没有法律作为保障就很难有效实现。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对个人信誉进行规范的法律。个人信誉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需要很多相关的法律制度的健全,如个人信誉数据的收集、公开、使用、披露个人隐私权的保护等问题都离不开法律的支持。从各国的实践看,建立和完善社会信誉体
6、系难点并不在于信誉中介服务机构的建立,也不在于政府怎样对信誉行业进行有效管理,而在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2.个人信誉评估缺乏统一标准。在个人信誉制度建设中,个人征信数据源的内容、个人信誉报告的格式、个人资质认证、信誉等级评估指标以及征信数据库建设、信誉管理软件开发等方面都涉及标准化问题。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个人信誉评估采用信誉模型分析方法。将个人信息资料折算成信誉分,根据信誉分高低进行决策。目前我国缺少一整套经过科学设计、严密论证、权威度高、可推广使用的个人信誉评估程序和相应的评分模型,以保证个人信誉评估的公开化、标准化和公平性。3.信誉资料不完全,缺乏个人信誉评估的基础数据。目前,我国个人信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个人 体系 建设 意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