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科学研究的改革探微.docx
《大学科学研究的改革探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科学研究的改革探微.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学科学研究的改革探微一、大学科学研究职能的出现与发展当然,在19世纪以前,大学并没有建制化的科研。洪堡以一种自由教育变种的方式,让科研以“纯学术的形象楔入大学之中,并使得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成为经典形式。但是,随着科研重要性的加强以及科研从小科学到大科学的转变,科研本身具有了本身的演化逻辑和建制,逐步脱离教学而独立存在,并有压制教学的趋势。其实,大学从事科学研究也是一种逻辑必然。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它不仅仅要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更为关键的是要能够培养出能够引导社会的领军人才。这就决定了,大学必须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随波逐流,而且能够及时为社会提供一些东西,固然不是社会所想要
2、的,但却是社会所需要的。大学具有如此功能,就必须从事科学研究,正是经过深沉的探索和考虑,才能提出不同于流俗的创见。科学研究工作确保了大学教学更富有深度和张力,能够与知识发展前沿相接触。二、建制化的科学研究背离了人才培养的初衷(一)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首先是由于大学服务社会职能思想的出现。美国在1862年通过了(莫雷尔法案),以赠地的形式鼓励举办农业学院、培养专门人员,以便更好地为农民提供服务。威斯康星大学(U-niversityofWisconsin)明确表达了把服务社会作为基本职能的办学理念。正是服务社会这种办学理念,促使了人们更为关注教学科研的社会影响作用。到了1951年,
3、斯坦福大学通过出租土地以及转让技术的方式建立了工业园区,构成了计算机等当代信息技术的起源地。由于服务社会理念的提出,科研已经不是洪堡创立柏林大学时期所追求的纯粹知识,而是理论性、应用性、技术性兼顾的知识。也正是凭借科学研究成果,当代大学改变了深居“象牙塔而“与世隔绝的形象,切实解决社会上的一些工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服务社会功能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固然教学工作也属于服务社会的范畴,但是较之于科学研究,其效果不甚明显,而且周期较长。当然,科学研究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甚至是脱离教学工作而“异军突起,根本原因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具有了强大的功能和社会影响。在19世纪电气化革命
4、的基础上,20世纪下半叶人类社会又发生了以计算机广泛应用为标志的信息化革命,科学技术的功能日渐强大,其地位也日渐显赫。作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能够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也正是在“生产力思想的驱动下,大学科学研究以服务社会为名获得了膨胀式发展。我们不能否认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但是以利益观念为主导势必会忽视其本来价值,产生“科研漂移现象。(二)“科研漂移现象美国高等教育学家伯顿克拉克提出了“科研漂移的观点。他以为,“在科学事业不断强化和分化的背景下,一大批高知识专业相继出现,这些专业在其发展进程中,对资金、设备和人员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各领域的专家们为尽快产出预期科研成果,对
5、其所处的科研环境的要求也相继提高。在这一背景下,各类研究活动开场向专门化的科研场所聚集,而与同时进行科学教育、学生科研训练和科学研究的大学疏离开来。这一现象在近代科学发展史中逐步显现,诸多近代的科学研究逐步离开大学的教学场所,而移至专门从事学术科研的科研中心、实验室和研究所。这种科研活动从大学的教学单位和中心课程框架中分离的现象被称为“科研漂移。“科研漂移现象的产生,必然导致大学科学研究对其人才培养职能疏远,甚至是积压教学而产生异化。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研究型大学科研职能的强化证实了政府利益的需求对大学“科研漂移的强大推动力。一战时研究型大学已开场介入联邦政府科学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在研究型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科学研究 改革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