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监督效应之我见-精品文档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监督效应之我见-精品文档 (2).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财政监督效应之我见一、财政监督效应内涵(一)威慑效应威慑效应,也称为威吓作用,是指主体利用人们趋利避害心理,采取某些措施来阻止某些行为的作用。这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斗争形式,有效的威慑能够通过心理因素的作用来影响、制约和改变人们的思想、感情与行为,能够到达“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作用。而财政监督就是要通过对财政管理中违法乱纪的行为进行严厉的制裁和限制等惩戒措施,来到达促使财政管理者权衡利益得失,强化本人的财政纪律的观念,自觉履行义务、尊法守纪的威慑作用,使觊觎者不敢去做。并且,由于它能用较低成本去阻止某些行为,因此是财政监督追求的最高境界。但是,财政监督威慑效应的发挥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财政监
2、督必须是本质性的,而不是“走形式的“监而不督;二是财政监督信息应当是公开的,透明的,只要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威慑效应了。(二)促进效应促进效应就是指监督者通过纠偏与威慑作用的发挥,促使被监督者改革制度或机制,同时也能促进组织效率的提高,进而使组织获得更好成长。详细来讲,若财政监督是“本质性的,就会在发挥纠偏和威慑效应的同时,淘汰那些落后的管理部门,促进被监督者去改革制度或机制,提高效率,成为公共资金的“守护神。而且,“本质性监督只会去除官僚机构的腐败者,而不会阻碍政府依法行政和改革。十分是,财政监督的重要作用就是从制度和机制上,推动财政必须改革,提高财政效率。当然,这是有前提条件的:一是监督部门必
3、须是本质性的,且拥有相对独立的执行权;二是监督部门通过调查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并通过回访等方式催促有关部门及时改良。二、确定财政监督目的:科学监督与全面监督管理学以为,目的很重要,工作没有目的,就失去方向,更无法评价工作的错与对。财政监督也是如此,目的不明确,怎样发挥效应?对此,十八大提出了科学发展,各级党委要支持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作用的发挥,对预算进行“全口径监督,以及“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构成有利于构造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分享机制等要求。这些要求
4、体如今财政监督上,就是要确立科学监督、全面监督两大目的。(一)科学监督科学监督就是要根据财政部提出的科学管理、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结合财政监督规律提出的,它包括:第一,它是一种尊重监督规律的监督。这表明,财政监督是要全面发挥纠偏、威慑和促进三大效应,实现对事的监督与对人监督相结合的监督,即对事监督的同时也就是对人的监督。第二,它是一种追求效率的监督。财政监督效率既指财政监督应当以最低的成本来保障公共资金安全运行和规范、有效运行,也指财政监督的制度、方式应当有利于公共资金效率的提高,但凡与之相抵触的制度、机制都应予以革新除弊。而政府花钱“买到多少有效公共服务,也是财政监督必须回答的。(二)全面监督
5、财政监督的纠集、威慑以及促进三大效应,就是围绕着跟踪资金运动经过设计的,即包括全经过监督、全口径监督与动态化监督的全面监督。第一,全经过监督。这就是对财政资金的分配、运行到结果各环节都应当进行财政监督,而不只是事后的,“会计帐薄式监督。当前,财政监督多是以事后的单一监督为主,导致监督范围过于狭窄,不能有效地发挥财政监督效应。监督理论以为,按事物的运动环节,监督可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等三个环节。目前,我国财政监督形式单一,主要是事后的“会计帐薄式,使得很多违规问题不能及时地、有效地制止。为此,财政监督端口应该前移与后移,覆盖财政资金的整个活动,促使在资金管理上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
6、控制、事后有检查。第二,全口径监督。当前,财政监督主要集中于支出,但也主要是在预算支出上,对基金类资金、公共债务资金收支的监管还不到位或未涉及,易引发腐败问题。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这既是对人大提出的,也是首先财政必须做到的。而“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就是将公共预算、社会保障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面纳入财政监督范围,此外,还应当将政府的债务预算、公共财产管理等纳入财政监督,进而使纳税人都清楚本人的钱花到了哪里。第三,动态化监督。所谓动态化监督是指要充分利用当代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技术手段,为准确把握财政资金分配、拨付、使用方向、结存等动态情
7、况,各级财政监督部门依法对其进行实时跟踪管理的全经过,实行科学、规范、有效的动态监控,进而有效地发挥纠偏、威慑与促进效应。三、财政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一)纠偏效应受阻由于监督主体认识不到位,监督覆盖面不全以及监督质量不高等因素,阻碍了财政监督工作纠编效应的发挥。第一,监督主体认识不到位。财政监督要坚持“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就是要通过监督,反映政策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信息反应,规范被监督单位,解决被监督单位和社会群众强烈反映的突出问题。然而,当前部分财政监督人员以为,财政监督就是查处违法违纪案件,这是非常错误的认识。当然,财政监督主体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就必然会导致纠编效应受阻。第二,监督覆盖面不
8、全。财政监督要贯穿于财政收支的全经过,对执行财务制度的所有单位和个人进行监督。然而,财政监督面实际上遭到较大的局限性,突出表现为:重收入监督、轻支出监督;重外部监督,轻内部监督;重事后监督,轻事前与事中监督等。财政监督面不全必然导致一些偏差无法得到有效纠正,导致财政监督的纠编效应不能全面发挥。第三,监督检查质量不高。当前,由于制度、机制与体制等方面的的原因,导致部分财政监督人员只是简单应付了事,不能构成有价值的成果,或是有些工作开展的不错,但不认真总结经历成效。十分是,财政监督在某些方面存在滞后,不能及时有效的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责任追查和整改规范,致使很多违纪问题在既成事实后才被发现,导致财
9、政资金失效乃至无效。财政监督检查质量不高,怎样能有效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进行纠偏呢?(二)威慑效应微弱财政监督只要确实对违法乱纪行为进行制裁和惩罚,到达应有的力度,才能起到威慑效应。但是,由于制度缺乏责任追查或是执行不到位以及监督结果的约束力不强等弱化了财政监督的威慑效应。第一,制度缺乏责任追查。长期以来,财政监督都没有专门的(财政监督法),主要根据(预算法)、(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财税法律。但是,这些制度主要是针对工作程序问题,而较少针对违法违纪的处罚。比方讲:在肯定财政部门纠正违法违纪行为权利同时,却没有讲明强迫执行的程序和方法;处罚环节未细化,处罚条款
10、少,甚至有的处罚缺乏刚性;行政处分措施运用多,但处分主体、处分客体对外适用难度大,十分是行政处分由纪检监察部门依法行使,而财政主体资格是不够的。因此,没有责任追查,又怎么可能产生威慑效应呢?第二,制度执行不到位。由于财政监督存在问题隐蔽,因此不可必免的会出现制度执行不到位的现象。这是由于,一是手段落后。财政监督手段主要是对会计账簿及凭证进行检查,难以发现财政活动中较隐蔽的问题;二是人员有限。由于财政监督人员有限,时限短而任务较重,因而对个别重大线索只进行了基本的证据收集和分析,然后就将把握的情况移交相关部门,无法做到查清查透问题;三是压力与风险。重大及特大案件的查处会增加压力和风险,因而财政监
11、督人员在查处时不够积极,易遗漏重大问题。既然制度执行不到位,在利益的诱使下,钻漏洞的大有人在,必然削弱财政监督的威慑效应。第三,监督结果的约束力不强。财政监督并不是以个别案件的处理处罚为最终目的,而是要通过查处典型,到达以微观监催促进宏观管理的目的。但是,由于财政监督有关制度法规没有详细规定查处结果的使用办法,再加上少数领导和上级部门干涉影响,以及财政监督部门态度不坚决、执法不严格等因素,导致财政监督往往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十分是“以罚代管的处理方式成了违纪单位处理善后事宜的工具。这样不仅导致屡查屡犯现象,而且容易出现漏网之鱼,削弱财政监督的威慑效应。(三)促进效应有限财政部门对财政资金经常是
12、“一拨了事,以拨代支,以拨代管方式,回避整改问题,且甚少关注绩效,致使财政监催促进效应有限。第一,回避整改。在监督经过之中,固然财政监督人员根据客观实际情况,根据相关制度法律规定,对被监督对象的不合理行为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但并没有及时进行“回访工作,再加上政府部门也是理性“经济人,其有为公的一面,也有为私的一面,因而当整改涉及到本身利益调整时,“经济人会为了私利而抱着侥幸心理,不进行整改。第二,绩效监督欠缺。财税法规制度的不断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规范性,但是怎样保证财政资金的高效使用?这就需要绩效监督,实行淘汰机制,保优去次。但是,财政监督由事后监督向科学监督与全面监
13、督的“质的转变经过中,不可必免的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各个部门之间职责界定不清,信息渠道运行不畅,协调运行机制差等,更无从谈起绩效监督。四、按两个目的来规划财政监督工作(一)确立财政监督的地位财政监督现阶段要以科学监督与全面监督为目的,使其责任越来越重,但财政监督时常遭到其它部门的牵制,比方信息的获取,对监督客体的处罚等。另外,财政监督有本人的规律,与财政的分配职能相比,它有独立性。为此,政府能够设立监督局,在财政局领导下,独立行使监督责任,减少行政干涉的问题。(二)夯实财政监督基础第一,逐步完善财政监督制度。制度是行动的准则与根据。假如执法实践中制度根据存在缺失,将无法保障财政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
14、。并且,财政监督要构成“上下联动、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监督有力、保障有效的监管约束机制,构建刚性“大监督运行格局,必需要有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依法行政,依法监督。第二,加强财政监督主体能力建设。财政监督工作人员不仅要全面熟悉财政工作,而且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即要有业务熟练的专业胜任能力、又要有公正廉洁的职业道德。因而,为了有效地发挥财政监督效应,财政监督部门必须全面加强财政监督主体能力建设。一是强化道德素质;二是强化业务培训学习。第三,协调内外监督部门关系。一是要构建以财政监督局牵头,财政局各科室联动的业务管理监督体系,同时加强与纪委监察和审计部门等监督部门之间的沟通配合;二是财政部门应该通过
15、培训班、研讨会等方式加强对市级下面的财政监督工作的指导,而下级部门要将碰到的难题及时反应到上级去分析与研究。第四,建立财政资金问责与绩效机制。当前,财政监督效应不能有效发挥的关键原因就是缺乏财政资金问责机制,弱化了执法惩罚力度,同时欠缺绩效机制,无参照可比,降低了资金效率。对此,一方面要建立制度健全、问责层层到位的财政资金问责机制,另一方面要建立指标与评分体制的财政监督绩效评价机制。(三)全经过促进财政监督科学发展第一,明确事前、事中与事后监督的范围。事前监督主要是完善对预算编制的监督;事中监督主要是完善对预算执行的监督;事后监督主要是检查资金拨付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资金使用能否发挥预期的效益,
16、而最关键是要把监督检查结果反应给单位,监督其整改。第二,规范事前、事中与事后监督的工作程序。当前,财政监督主要是事后监督,事前审核和事中监控才刚刚起步,因而要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争取做到事前不留漏洞,事中不留死角,事后不留情面,真正体现出财政监督检查的严密性、及时性、防备性和有效性。一要对部门预算管理程序施行监督。二要加强对财政资金的审批、拨付程序的监督。第三,完善事前、事中与事后监督的工作方法。财政监督能够采取监控、调查、核查、审查、检查、评价、催促等方法,采用专项监督和日常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健全财政监督目的责任制,不断完善财政监督内外监控目的责任体系,促使上下级监督机构、业务管理机构和
17、专职监督机构都要明确监管项目和内容,构成监督合力,根据计划统一部署,统一施行,统一处理。(四)建立监督和处罚信息公开体系第一,探索各种信息公开化平台。政府要加大财政监督工作宣传力度,积极探索报纸、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种信息平台来公示监督与处罚信息,并且畅通举报,提供线索等信息监督渠道,逐步完善社会信息化监督机制,实现财政监督全员介入。第二,完善信息公开化机制。政府要积极制定有关财政监督和处罚信息公开化建设的目的、原则与施行机制,确定财政监督和处罚信息公开化建设的统一规划与基本原则,同时规定相关部门的监督和处罚信息披露义务,建立财政监督和处罚信息公开归集报告制度,建立最低标准的监督和处罚信息披露规范等。第三,加大对重大与典型案件的披露力度。重大与典型案件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能够有效地起到威慑效应,因而财政监督部门应该强化对重大与典型案件的披露力度。而且,财政监督部门不仅要披露重大与典型案件的监督和处罚结果,而且也要披露其财务、预算编制执行、直属单位的财务以及有关财政经济管理活动等细节,到达最大“以儆效尤目的。本文来自于(金融教育研究)杂志。(金融教育研究)杂志简介详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