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肋空心砖楼板试验研究.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密肋空心砖楼板试验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密肋空心砖楼板试验研究.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密肋空心砖楼板试验研究1试验方案1.1加固方案试验板带1通长更换肋梁底部原有1根直径16mm的竹节钢筋为1根HRB400级直径为16mm的钢筋,为加强通长更换钢筋的锚固,在肋梁端部墙体剔凿120mm平行于肋梁方向60mm垂直于肋梁方向60mm高度方向,将通长钢筋弯折90后锚入支座120mm并采用C35级灌浆料浇筑密实。沿肋梁方向设置剪力销准6mm500mm200mm,剪力销从原肋梁底面算起植筋深度为120mm,植筋采用改性环氧类A级构造胶粘剂。通长钢筋更换完毕后在肋梁底部压抹I级聚合物砂浆。试验板带1加固方案见图3。试验板带2局部更换支座附近存在混凝土保护层剥落及钢筋锈蚀现象区域肋梁底部原有直
2、径16mm的竹节钢筋为HRB400级直径为16mm的钢筋。局部更换钢筋与原有钢筋采用双面焊接连接,搭接长度为100mm,其他构造同试验板带1。试验板带2加固方案见图4。1.2加载方案采用砂袋对试验板带进行加载,每级荷载均为8袋50kg共400kg,等效为1.2kN/m2的均布荷载的砂袋。砂袋分层码放。每级荷载加载或卸载完成后均静停15min,加载全部完成后静停12h。试验板带加固施工完成28d后进行加固后的现场荷载试验。试验板带加载1加固前加载至第五级荷载6.0kN/m2,试验板带1、2加固后均加载至第七级荷载8.4kN/m2。1.3量测方案采用位移计对加载及卸载经过中试验板带的挠度进行测量。
3、试验板带1及试验板带2均在3个肋梁底部支座及跨中分别布置1个位移计,中间肋梁底部两侧1/3跨分别布置一个位移计。采用电阻应变片对加载及卸载经过中试验板带肋梁底部原有钢筋、通长更换或局部更换受力钢筋的应变进行测量。试验板带电阻应变片布置见图5。2材料强度检测情况现场截取试验板带肋梁底部原有竹节钢筋,对其进行抗拉试验,试验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试验板带肋梁底部原有竹节钢筋材料性能指标接近于HPB235级钢筋。根据JG/T2892010(混凝土构造加固用聚合物砂浆)、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对该聚合物砂浆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进行试验,试验试块抗压强度分别为40.4
4、、40.3、43.6MPa,抗折强度分别为8.1、8.6、7.5MPa。对聚合物砂浆与肋梁混凝土的粘结强度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物砂浆与肋梁混凝土粘结强度主要介于1.011.19MPa,个别为1.54、1.93MPa。3试验结果3.1试验现象1试验板带1加固前。第二级荷载2.4kN/m2加载完成后西侧边肋距C轴支座0.5m处出现剪切斜裂缝,最大裂缝宽度为3mm,裂缝长度为0.3m下面称为1号裂缝;东侧边肋距D轴支座0.3m处剪切裂缝,最大裂缝宽度为2mm,裂缝长度为0.3m下面称为2号裂缝;东侧边肋距C轴支座1.2m处剪切裂缝,最大裂缝宽度1.5mm,裂缝长度0.3m;第四级荷载4.8k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空心砖 楼板 试验 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