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现状与发展建议(精品).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农业技术推广现状与发展建议(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技术推广现状与发展建议(精品).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业技术推广现状与发展建议近年来,徽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发展当代农业为重点,深化施行“科技推动、市场拉动、项目带动、产业富民战略,紧抓粮油,大力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科技化创新、信息化服务、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进程,促进农业稳步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状1.1机构现状徽县拥有农技推广机构17个,从属县农牧局主管,包括:县农技推广中心下设三个区域乡站、县畜牧局、县农机局、县蔬菜站、县果树站、蚕桑烤烟站、水产站、种子管理站等,全县15个乡镇分别设立农技、农机、畜牧站所、从属乡镇主管。1.2人员情况县乡共有农技人员512
2、人,大专以上学历189人占48%,农学专业占70%,土化、园艺、植保占18%,其他专业占12%;高级职称11人占2.1%;中级职称83人占16.21%;年龄构造中35岁下面116人占22.6%,3550岁380人占74.2%,50岁以上16人占3.1%,农技推广队伍精干,构造合理,技术气力雄厚。1.3经费保障情况县乡农技推广机构均属公益性事业建制,人员的工资、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福利待遇均被列入财政预算,并随工资政策和财政收入的增加而相应增加,村级农技员科技副村长担任其报酬由县乡村三级统筹解决;农技推广体系仅保人员工资,而无办公、教育、推广等经费供应渠道,县级单位靠争取项目,开展试验示范、技
3、术推广、知识培训等工作,大部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没有经费来源。1.4推广网络体系建设情况根据“政府构建以公益性职能服务为主导,社会多元化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总体要求,通过加强科技网络建设,不断提高农技创新能力、转化应用能力和推广管理能力。稳固和充实完善了“县有中心,乡有站,村有农技员的三级服务网络体系;支持和规范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全县培育发展了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571个,成员6545人,占全县总农户的14.5%,辐射带动农户2.86万户。专业合作社组织通过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在解决农产品销售难和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上发挥重要作用。1.5推广队伍建设情况县乡每年都对农技人员进行三
4、四次的法律法规和业务技能培训、考试,促使提高农技人员的综合素质;鼓励科技人员参加农业大专院校的自考学习,并在农闲季节,分批、分层次对县乡非专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技能测试;利用基层农技补助项目组织县乡村农技人员赴省内外高新农业示范园区参观考察,与农业科研院校和科技园区开展技术沟通与合作,使科技人员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工作能力。推广工作运行机制徽县从顺体制、活机制、建制度入手,把创新贯穿于服务体系改革的全经过,进一步改革完善了农技推广体系,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科学技术对农业的奉献率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27%提高到目前的47.7%,在全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宏大推动作用。2.1创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技术 推广 现状 发展 建议 精品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