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道前后八识的状态王均震.doc
《见道前后八识的状态王均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见道前后八识的状态王均震.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见道前后八识的状态王均震摘要本文主要根据护法唯识讨论了见道前后八识的状态。见道前后指世第一法、真见道、相见道。八识的状态主要指八识、识分、心所、三界、三性、三量、三境等。本文主要讨论菩萨的见道,附带讨论声闻的见道。1 前言:问题的提出见道,俗称“开悟”,是佛教修行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转变。见道之前是凡夫,见道之后是佛教圣人,在声闻乘称为初果须陀洹,在菩萨乘称为初地菩萨。在大藏经里,有大量的经论谈到见道。不同的部派门宗,对见道也有不同的认识。在唯识宗的成唯识论卷第九中说:“加行无间此智生时体会真如名通达位。初照理故亦名见道。”见道前后八识的状态究竟是怎样的?见道前后是指:世第一法、真见道、相见道
2、。八识的状态指八个识的识分、心所、三界、三性、三量、三境等现行的状态。目前笔者还未发现有现存文献对这个问题进行过详细论述。2 世第一法的八识状态 加行位分为四位:暖,顶,忍,世第一法。 暖、顶位主要修行四寻思。 从忍位开始,生起四如实智,发起印顺定。成唯识论卷第九:“忍虽亦印能取空。而未双能印于识境。”成唯识论卷第九:“依无间定发上如实智印二取空立世第一法。谓前上忍唯印能取空。今世第一法二空双印。从此无间必入见道故立无间名。异生法中此最胜故名世第一法。如是暖顶依能取识观所取空。下忍起时印境空相。中忍转位于能取识如境是空顺乐忍可。上忍起位印能取空。世第一法双印空相。皆带相故未能证实。”阿毗昙毗婆
3、沙论认为菩萨证暖位都必须要通过四禅。阿毗昙毗婆沙论卷第五:“一切菩萨尽依第四禅生暖法。乃至生世第一法。得正决定故。问曰。辟支佛复云何。答曰。辟支佛独出世者。当知如佛。若众多出世者。此则不定。与声闻同。如渴伽狩。独生一角彼亦如是。独出世者。当知如佛。”大毗婆沙论卷第七:“菩萨唯依第四静虑。起暖顶忍世第一法。入正性离生。所以者何。菩萨一切殊胜功德。唯依第四静虑引起。”成唯识论卷第九:“菩萨起此暖等善根,虽方便时通诸静虑,而依第四方得成满。托最胜依入见道故。唯依欲界善趣身起余慧厌心非殊胜故。”成唯识论述记卷第九(末):“此中复言前方便时通诸静虑。而依第四方得成满。即最后入时唯依第四。第四禅望余禅最胜
4、。要托最胜依入见道故。不依下地入。有菩萨功德。六十九说。虽诸静虑皆能引发。多依第四静虑。不同二乘。”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六(末):“若大乘者。上忍第一唯第四定。余可通依近分中间。又解中下品忍及暖顶二方便通依。成满唯在第四静虑故。今此文云。虽方便时通诸静虑。而依第四方得成满。准此成满当不通下。故知中间定不得有三乘成满。方便皆通。以入见道七十一及六十九唯说五依非中间地。西明要集俱许得依者。乖文自说。西明引瑜伽第一百云。复有九依能尽诸漏。谓未至中间四静虑三无色。能起断惑能起善根。理必应尔。今谓不尔。彼说尽漏约修道断。非谓见道。七十一云三五依生。及六十九现观依未至及四静虑。不说无色及以中间。若以九依能断
5、为证。亦应无色能入见道能起善根。若许起者违涅槃经暖等善根是色界系。”定性菩萨入世第一法,必在欲界依第四禅发起。因为世第一法是无间定,所以真见道和相见道也是欲界身。所以,世第一法时:第八识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四分具足,五遍行心所作意、触、受、想、思。第八识是舍受,无覆无记,现量,性境。第七识四分具足,心所是:五遍行,别境慧,我贪,我痴,我见,我慢,八大随烦恼。第七识是舍受,有覆无记,非量,真带质境。第六识四分具足,心所是:五遍行,五别境,善十一。只有舍受,善性,非量,有质独影境,也是似带质境。相分是二取空的禅相,仍然带相。此禅相的状态因人而异。前五识不现行。声闻见道,不需要四禅,近行定即
6、可。慧解脱的阿罗汉,甚至有的还没有证得初禅,仅仅是近行定。3 真见道的八识状态菩萨真见道时,八识状态如下:种子生现行部分:前五识,不现行;第六识,证自证分、自证分现行,自证分夹带真如,证自证分也夹带真如,两者互证。此时,见分与证自证分和自证分同种,也就是证自证分和自证分合称见分,四分中单独的见分不现行,相分不现行。现行的心所:五遍行,五别境(欲,胜解,念,定,慧),善十一。心所同样是证自证分、自证分现行。成唯识论述记卷第七(末):“带者是挟带义。相者体相。非相状义。谓正智等生时。挟带真如之体相起。与真如不一。不异。非相。非非相。若挟带彼所缘之己以为境相者。是所缘故。若相言体。即有同时心心所之体
7、相。亦心挟带而有。虽有所托。然非所虑故非所缘缘故。相者相分义。或体相义。真如亦名为相无相之相。所以经言皆同一相所谓无相。前句是缘。此句是所缘。”按成唯识论和述记,第六识真见道,应该是证自证分、自证分、见分三分现行,没有相分,见分夹带真如,真如是无相之相,无相是所缘,之相是缘。但笔者认为,证自证分和自证分已经是见分的一部分,而纯粹的见分似乎有些多余,自证分与真如不一不异,冥然如一,也就是唯识实性,夹带真如的无相(无遍计所执相)是所缘,自证分和证自证分互为所缘之缘。而真如是一个理体,不离见分这个体,无相之相的体不离见分,而这个见分实际就是证自证分和自证分。从逻辑上讲,自证分缘见分时,此时见分不现行
8、,所以实际上自证分是夹带真如体相。第七识,观阿赖耶识见分无我。第七识别境中的欲、胜解、念、定和十一种善心所,都是无漏种子生起的现行。凡夫阿赖耶识中寄存有无漏种子,菩萨种性的众生,在第八识中有第七识如上相应的无漏种子。声闻种性众生同理可知也有无漏种子。如果众生没有这些无漏种子,就不能证得圣果,是无种性众生。成唯识论卷五:“菩萨见道及修道中法空智果现在前位,彼缘无垢异熟识等起平等性智。”菩萨见道时,第七识缘第八识见分无我。成唯识论述记卷第五(末):“若在真见道。及一切缘真如无分别智。此第七识。一向缘如不缘第八。唯理观故。其相见道。及修道中后得智品平等性智。或唯缘第八。或亦缘似真如。其实唯有为。通缘
9、有漏无漏为境由第六识引生别故。今此总言缘异熟等。等真如等故。以后得智不亲缘真如。不名真俗双行。至五地中方合此难合合令相应。故亦无妨。”窥基法师认为真见道时第七识缘真如。但从因位菩萨第八识见分的种子从第七识相分熏而生来看,会存在困难。所以真见道时,第七识观阿赖耶识见分无我,仍然可以相分熏第八识见分种子。第八识,证自证分、自证分、见分、相分均现行。五遍行心所均现行。相分中:根身现行,器界现行,种子(第六识分别我执种子和分别法执种子断尽,前六识分别烦恼障种子断尽,前六识分别所知障种子断尽)。现行熏种子部分:前五识,不现行则不熏。第六识及相应心所熏自己的证自证分和自证分种子,无相分熏。第六识的见分此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见道前后八识的状态 王均震 前后 状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