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与文人文学的比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与文人文学的比照.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与文人文学的比照人类在创造历史的经过中绝非是随心所欲的,他们不仅无法选择本人创造本民族历史的时代境遇,也无法超越特定的条件限制,只能是延续着前人所创造既有成果,去努力创造真正属于本民族文化的新气象。通常意义上,不同民族创造的民间文学作品是文人文学发展、变迁的一个重要的资源或推动气力,像汉族的民间歌谣之于(国风),楚地巫歌之于(九歌),(蔡中郎)的故事之于(琵琶记),唐僧的传讲之于(西游记)。1因而,我们研究“文人文学或曰“雅文学绝不能忽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重要性,它是孕育、灌溉和滋养文人文学的精神之源。一、作为“地方性知识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
2、一部诗歌总集具体地记录了商周时期的社会生活,它是在历史的发展、演进中最终被塑造为文学经典的。因而,我们理解(诗经)必须回到孕育它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诗)是承载着一定的社会功能、特殊时代的历史记忆和某一地区风土人情的集体记忆。其中最为现代学者所重视的十五(国风)的地域特征尤为突出,它展现了特定时空架构中人们理解社会的方式,即某种形式的“地方性知识。 “地方性知识的构成方式和思维形式不同于当代科学创造知识,它是某一特定地域或某一特定空间内,人们根据日常生活所积累的经历总结的不具备体系构造的知识。一方面,它有别于大学和科研机构创造的构造性强、逻辑严密的知识。另一方面,“地方性知识更多针对农业生产、生理
3、健康、食品安全和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活动的物质性基础。学术界围绕这一概念曾展开过广泛的讨论,由于它是从人类学研究中拓展、延伸出来的,我们仍需要将其置放于人类学研究视域中进行讨论。在文化的众多构成元素中,我们不应将人的行为、人的情感或者物质性空间的事物作为重点,而是要将人们认识事物的概念以及构建这一切的原则作为关注的焦点。任何形式的理论在其诞生之后被译介到其他文化体系中,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就“地方性知识的内涵而言,我国学者指出这一学术概念最为重要的特征在于:其一,它与西方社会建筑在理性考虑和逻辑推演基础上的知识形式构成鲜明对照;其二,它的基本构成是当代社会的当代性知识,而不是传统文化形式下的
4、传统知识;其三,“地方性知识往往为特定地域、特定空间的把握者所享有,是无法与特定对象、特定地域和特定文化语境脱离关系的存在。人类学家在试图了解某一族群的历史记忆,乃至于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时,最好的途径之一就是与这一文化所孕育的文学作品、以及文学作品的持有者之间进行有效对话。由于早期形态的文学作品并不具备完好的体系、鲜明的形象和突出的主题,他们属于覆盖在历史迷雾中“口耳相传的精神遗存,通常将其称为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他们应该被纳入到“地方性知识的范畴中进行考量,又由于不同族群、不同民族所处的文化形态不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以广泛分布在贵州的苗族为例,他们曾经拥有本民族的文字,却由于逃避战争和
5、民族迁徙的需要,将本来属于本民族的文字抹去、燃烧。最终,当仅存的把握苗族文字的族人逝去后,苗族就只要语言,没有文字了。因而,属于苗族的历史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得到传承和延续的:其一是在苗族群众中传唱的民间歌谣和民间谚语,既涵盖了苗族群众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的经历,也涉及到他们从社会经历中所总结的带有鲜明地域特征的“知识体系。但这种知识的获得并不是建立在当代西方实验科学和理性精神的基础上,更多地表现为“前经历主义的历史累加。但我们能够在苗族古歌中寻找历史的痕迹,这是苗族的“地方性知识的历史渊薮。我们不仅能够在民间文学中发现民族历史迁徙的痕迹,更能直接感受苗民族在历史发展早期的生命体验。假如讲(苗
6、族史诗)中记载的“溯河西迁仅仅是某一地区、某一支系苗族的历史记录,我们还能在苗族古歌中看到更具代表性、更具广泛意义的历史记忆。以(洪水滔天歌)为例,它分为“洪水滔天和“兄妹结婚两部分,围绕着姜央和雷公展开叙述,当二人的争论最终引发滔天洪水之际使得人类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天上哗哗下,地下无路淌,洪水满地流,水小浪滚浪,日日往上升,夜夜朝天涨。姜央老公公,相两和相芒同坐葫芦里,随水起,水淹过屋顶淹没千条岭,沉没万条冲、淹没万年杉,沉没万年松,淹没千支奶,沉没万支公,寨边朋友绝,楼门伴侣空,只要姜央公坐在葫芦里拉着大棕索,向着天上划,心想到天上,捉住老雷公,同他把账算。古歌的内容是苗族先民的日常生活
7、为蓝本,却又充满着卓越的想象力人能够坐在葫芦中。如此的描写使得我们对于苗族先民所经历的一切不再陌生、不再遥远,霎时拉近了读者和苗族先民的心灵距离。但古歌的价值还不仅在于此,它所描绘的生活场景、劳动方式、文化形态以及思维观念都深深地烙上了历史的印记,是苗族先民在特定历史阶段中劳动生活的某种形式的折射。人们能够通过苗族古歌的描写与当代生活进行比照,进而使今人洞悉出古人和今人的差异。同时,苗族先民在(洪水滔天歌)中展现的生存智慧、以及他们应对困难生存环境所采取的策略,已经随着苗族的集体记忆不断沉淀,成为凝聚起民族认同感的文化资源。同样的故事在世界上很多民族的历史传讲都有反映,苗族在历史上极有可能也经
8、历了类似的历史事件,从侧面讲明了苗族古歌确实是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历史发展的痕迹。上述两则古歌分别记录了特定苗族支系的发展历史、以及苗族先民的关于上古洪水的集体记忆。因而,我们能够以为苗族先民是将本民族早期的生活经历、历史遗存和情感表达都内化在一首首的古歌中,使得苗族古歌不仅仅是单纯意义层面的情感宣泄,而是具有广泛意义层面的诗性言讲。二、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与文人文学碰撞的契机作为“地方性知识构成要素之一的民间文学必需要面对“当代化的考验,它不仅要成为记录、反映和描写某一民族历史发展的精神载体,也应该成为支撑古老民族面对现实的拯救。同样以苗族民间文学作品为例,它是维系苗族社会繁衍、发展的精神动力,假
9、如仅仅是停留在原始的经历积累阶段,只能是被当代文明所制造的鸿沟所阻隔,无法介入到当下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进程中。我们以为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能否介入到当下的文学建设中来,往往需要一定的历史性机遇。我们无意于辨析两种形态的知识究竟哪一种在当下的时代语境中更有现实意义,或者讲对于我们解决众多的现实问题能否能够提供参考性意义。事实上,西方学者很早就针对非地方性知识的逻辑构成方式提出了质疑,他们以为西方文明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精细化,能够将研究对象拆分为若干构成元素。但却很容易陷入到以拆分为拆分的思维形式中,最终遗忘了将某些构成元素重新拼装起来。他们的反思开场于20世纪中叶,根本目的在于弥合传统文明形态与工业文
10、明之间的差距,试图实现二者之间“无缝隙的对接。正是遭到这一价值诉求的启发,当代人开场重新审视长久以来被我们所忽视的“地方性知识其中就包括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创造、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延续至今的民间文学。十分需要指出的是,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的社会剧变对于构成我们今日的多民族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中原帝国到民国缔造,除了很多内部体制的改变与国民概念之建立外,最大的变化便在传统中原帝国的边缘。这变化是,旧帝国的边藩、属部、部落与土司之民,以及由于汉化及土著化所造成的广大汉与非汉区分模糊的人群,在经过一方学术调查研究、分类与政治安排后,被识别而成为一个个少数民族。根据上文的阐述,我们意识到当
11、我们不是从纯粹的理性考虑,而是观察者的角度审视“华夏民族和周边民族的生存边界时,就会发现我们对于民族的理解往往是模糊的,甚至是将近百年以来所构成的认识视为千年不变的历史事实。因而,当我们试图分析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文化遗产时,必需要建立适当的取舍标准。不仅要考量我们所选择的研究对象能否真正拥有漫长的发展历史,符合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同时,我们也要以审慎、客观的态度去处理文人文学在吸收、借鉴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时所采取的策略。在传统意义层面上,民间文学并不遭到重视,这主要是遭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同时,明清两朝对西南少数民族实行的“土司分治制度,以及当地“溪峒文化的制约,民间文学中的古歌、歌谣、民
12、族史诗长期被忽视,成为游离于主流文化圈之外的边缘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成果不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事实上,身处主流文化圈的文人在某些特殊境遇下会与诞生于人民群众中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发生直接的联络。这当中有两个例子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其一是屈原所创始的“楚辞,第二是刘禹锡创造的“竹枝词。屈原、宋玉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在本国巫风盛行的文化语境中,根据楚地方言中多“兮的语言表达习惯,将楚国民间传讲中的神话人物形象、历史遗迹,乃至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人物、事件作为文学创作的素材。由于楚国长期与中原地区隔绝,构成了独树一帜的文化传统,代表当地少数民族的民间传讲、民间歌谣也沾染了厚重的巫术色彩。
13、他们是楚地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生活积累所构成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屈原被贬之后获得了亲近民众、了解民生疾苦的时机,也为他更多地了解楚地的民间文学作品创造了碰撞的契机,屈原正是在充分吸收和借鉴楚国民间文学养分的基础上创造了中国文学两大源头之一的“离骚。类似的故事在千年后再次上演,晚唐诗人刘禹锡被贬夔州之际,获得了亲近民众、更多地了解民生疾苦和民间文化的机遇,创造性地将流行于巴蜀地区的竹枝词吸收为文人文学的创作范式。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突出特点是“志土风而详习尚,重点以表现当地民众的风土人情。由此可见,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与文人文学之间并非鸿沟深隔的两种艺术范式,二者之间存在着互相沟通、互相补充的空
14、间。7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发现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与文人文学能够建立起联络,关键在于三点:其一,二者都是人民群众历史文化的凝聚,展现了特定历史语境中人类最真实、最美妙的情感,构成了具有本民族文化特性的文化形态;其二,二者在情感表达和价值诉求层面具有高度的类似性,是特定民族在本民族历史发展中所塑造的民族审美范式的详细表现;其三,不同历史阶段的人民群众都能够在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和文人文学中感遭到相对稳定的民族性格,而民族性格一旦构成就很难改变,它提供了民间文学与文人文学之间可能发生碰撞的契机。三、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与文人文学的互动性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是特定民族历史文化的凝聚,作为这一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文
15、本,它所承载的绝不仅仅是文字的记录和历史的痕迹,更多的则是属于某个民族文化延续和发展的证实。二者的互动关系从19世纪中叶逐步增加,这也从客观上讲明了中国社会在这一阶段发生的深入变革。进入到20世纪,随着“纯文学观的建立,人们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理解也有了新的变化,集中表现为以突显民族意识的目的去认识文学作品。我们以为“一个民族的族群意识通常是在他者的文化环境去回窥和审视我者的。民间文学与文人文学的互动关系开场出现新的形式民间文学流向文人文学的“单行道正在被取代,具有少数民族身份和强烈民族意识的民族作家主动地承当起文学创作的责任。他们采取20世纪所流行的小讲、戏剧、散文等体裁,将本人对家乡的认识
16、、对民族记忆的拒绝转化为现代的民族之声。正是在这一经过中,从湖南的湘西走出了一位伟大的苗族作家沈从文,他能够被以为是具有鲜明民族色彩和当代文人意识的第一人。在沈从文的身上,我们能够感遭到湘西的原始,也能够体察到湘西水乡的纯美。无论是翠翠的美貌,或是天保、傩送的竞争,作者力图表现的都是人性深处最美妙的一面。我们从沈从文小讲中看到的正是文人文学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中所获得灵感的新趋势,它展现了苗族群众千年来传承的文化传统,也就是这个民族最重要的共同心理。这是由于,为了加强本民族的凝聚力,或者讲组建民族共同体,他们总是要努力彰显某一民族的独特性、特殊性,包括生活风俗和文化传统的。他们在其上赋予丰富
17、、强烈的情感,最终使其成为某一民族的情感标志。在某些文明程度较高的民族中,他们会从本人的日常生活中构建本人所认可的文化风格,我们在构建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与文人文学之间的联络时,不仅要考虑到二者的互动效应,也要考虑到当代社会对其可能产生的冲击。首先,传统意义层面的文人文学或主要抒发作者本人的内心情感、或以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现实为表现对象,甚少涉及到周围的环境因素。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的文本大量诞生于原始社会,带有浓厚的原始思维特征,先民们在创作这些作品时更多地是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考量。仅从这一点而言,我们就应该意识到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对于当下文人文学创作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它首先在于为我们理解周围环境提供了新的价值选择。其次,当代意义的少数民族作家们究竟应以何种相貌出如今现代文坛,才能够被认定为彰显了本民族的文化色彩。这仍然是一个没有达成共鸣的问题。但我们始终坚信,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与文人文学并非壁垒分明的文学范式,他们同样是特定历史阶段中民族记忆的显现。所不同的仅仅是表现方式和主题选择略有不同,二者的互补性正好填补了对方存在的缺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