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构造加速活动工作意见-精品文档 (2).docx
《经济构造加速活动工作意见-精品文档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构造加速活动工作意见-精品文档 (2).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经济构造加速活动工作意见为认真贯彻区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和全区“加快当代化、建设新发动大会精神,进一步推进“转型升级加速年活动,加速经济转型发展,优化构造,构建新优势,促进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特制定本施行意见。一、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加快当代化,建设新目的,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产业构造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大力施行高端化、规模化、品牌化、信息化、集聚化、绿色化战略,规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发展主导产业、升级发展传统产业,促进工业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一般加工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变、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化绿色化可持
2、续发展转变、分分布点向集聚化集群化布局转变,着力构建体现构造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当代产业体系本质要求,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生产性服务业配套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体系,推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二、主要目的1、规模效益。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超1500亿元,增长20%。其中,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与物联网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30亿元以上,增长30%以上;机械装备、船舶海工、当代纺织、食品加工四大优势产业实现销售收入970亿元以上,增长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投入240亿元,增长20%。2、产业构造。轻
3、重工业比由上年的49:51提升到45:55,百强企业奉献份额提高3个百分点,到达63%。全区名牌名标和上市企业对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的奉献份额由上年的28提高到32以上。落实20个“两化融合试点示范项目,争创省“两化融合示范区。3、创新能力。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品20个。完成高新技术投入86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65亿元,分别增长21%和2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31%以上,研发投入由上年的1.7%提高到2%以上。4、绿色制造。全面完成“十二五期间的年度节能目的,确保完成市淘汰落后产能任务,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建成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示范平台和企业,进一步提高
4、资源节约和清洁生产水平。三、基本原则坚持转型升级与构造优化相结合。围绕构建“四优四新产业体系,即机械装备、船舶海工、当代纺织、食品加工四大优势产业,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与物联网四大新兴产业。以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为重点,推进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务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构造优化升级,实现工业经济内涵式发展。坚持转型升级与项目建设相结合。毫不动摇地把项目建设作为全区转型升级的主抓手,在抓重点、攻投入上求突破,突出抓好百项百亿技改投入和重大项目建设,为“十二五发展积蓄后劲与能量。坚持转型升级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大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
5、研发和应用推广力度,着力推动科技创新,把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转变。坚持转型升级与集群发展相结合。以“一园三区为转型升级主平台,根据企业集中、产业集聚的原则,统筹安排主导产业的升级空间、传统产业的发展空间、新兴产业的培育空间,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引导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发展。四、重点任务紧紧围绕“加快当代化,建设新战略目的,深化开展“转型升级加速年活动,积极施行产业转型行动计划、联动项目推进计划、百项百亿投入计划、规模企业培育计划、两化融合发展计划、企业上市施行计划“六大计划,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一强化产业提升,促进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
6、道路,以“调高调优调强为取向,突出构造调整和自主创新两大重点,深化施行“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和“传统产业升级计划,抓好延伸产业链、打造集聚区、培育大企业、开发新产品四个环节,促进工业经济由一般加工向高端制造、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粗放增长向集约发展、制造向创造转变,实现由工业大区向工业强区新跨越。1、加快新兴产业规模发展。以发展和壮大新兴产业规模为目的,认真组织施行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坚持以人才国际化、技术高端化、产业规模化、发展集约化为方向,制定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与物联网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度推进计划,并落实到重点企业、重点产业基地和重点项目,加快构成新的规模和效益增长点。重点围绕加快经
7、济转型、构造调整、产业升级、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等重点领域,主攻高端、打造研发领先产业链;填平补缺、打造体系完好产业链;强化弱项、打造平衡发展产业链;前后延伸、打造综合配套产业链“四大重点,加强联合攻关,促进优势互补,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差异竞争优势的新兴产业重点产业链。加快施行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成长性强、对经济起到重要拉动作用的一批重大项目,扩张经济总量,提升发展实力。责任单位:区发改委。2、加快支柱产业升级发展。认真组织施行传统支柱产业升级计划,以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品牌战略、两化融合、集聚发展、兼并重组、节能减排、淘汰落后等为工作着力点,以集约集聚和绿色制造为方向,引进一批技术水平高、
8、核心竞争力强的基地型、旗舰型重大项目,施行一批处于产业链高端的重大项目,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新品名品。对机械装备优势产业,以大型化、精细化、成套化为方向,强化科技创新,加大装备投入,加快机械装备提档升级;对船舶海工特色产业,突出龙头骨干企业,大力施行技术改造,加快推进“两化融合,切实加强综合实力;对当代纺织等传统产业,施行特色、高端、精品战略,重点开发生产差异化纤维、家用纺织材料和产品等,提升产业整体档次;对食品加工产业,以技术装备升级为抓手,重点开发研制生产休闲食品、粮油食品、调味食品等,促进食品加工产业向研发和营销两端延伸,不断加强整体竞争力。责任单位:区发改委。3、加快推
9、进产业集聚发展。根据“集群化培育、高端化提升、品牌化带动的要求,以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目的,加快传统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提升,推进主导产业、龙头骨干企业向“一园三区集聚,鼓励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发挥辐射、技术示范等核心带动作用,积极向产业链的上下游扩展,使“一园三区成为企业集群、产业集聚的核心区域。鼓励企业加强产业应用技术开发,引导和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和各类孵化器建设,逐步构成合适发展的新兴产业集群,促进产业构造优化升级。鼓励引导企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完善产业链,提升配套能力,推动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积极打造一批主业突出、产业链协作配套完善、龙头企业支
10、撑力大、核心竞争力强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安全发展型的产业集聚区。重点打造开发区新能源、船舶海工产业园、家纺产业园、滨江纺织新材料产业园和滨海新区金属新材料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基地。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开发区、五接镇、平潮镇、川姜镇、滨海新区。二强化项目引领,促进转型升级提质发展。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全区转型升级的主抓手,在抓重点、强投入上求突破,继续保持高强度投资之势,做到符合科学发展标准的项目一个也不放松,符合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的投入一分钱也不减少,有质量有效益的速度一个百分点也不降低,力争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0亿元。1、加大重大项目建设力度。精心编制一批影响力大和带动力强的新兴产业项
11、目,引导民间资本、境外资本加快投入,不断提高新兴产业项目投资占比,力争到达60%。以技术改造为重点,积极推进“百项百亿投入计划,围绕调整优化存量、促进产业升级,施行一批技术先进、成长性好、关联度大、带动效应强的技改项目,力争全区开展技术改造的项目超100个,技术改造总投入超100亿元。其中:施行企业迁建升级项目10个以上,提能增效扩建项目50个以上,技术设备改造项目40个以上。围绕“在谈项目快落地、在建项目快推进、完工项目快产出的要求,进一步健全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区领导联络重点项目、银企合作等制度,强化项目推进和责任考核,促使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力争重点项目开工率超过90%、完工率超过
12、50%。责任单位:区发改委。2、加大市外民资引进力度。把引进民资与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使市外民资引进的着力点放在转型升级、低碳经济、高新技术等项目上,促进民资招商领域的新拓展,实现“四优四新产业在内生性和外源性等融合发展。紧紧捉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沿海开发上升国家战略的两大历史机遇,继续放大与上海、苏锡常等发达地区的产业对接效应的合作效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重大项目源的储备和开发。强势推进市外民资重大项目,紧紧盯住国内外知名企业,拓展合作领域,努力引进一批市外民资企业和优质资本,提高产业附加值。全年引进市外民资100亿元,注重市外民资项目的投资规模、投资密度、容积率、单位土地产出、利税等
13、要求,不断提高利用市外民资的质量。责任单位:区发改委。3、加大民企央企合作力度。以优势项目为载体,及早排出一批已经具备施行条件的重点信息项目,积极推进民企与央企携手合作,利用好央企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优势,重点推进中国供销集团、中航集团等央企民企的合作,根据市场化的运作形式,组建新的民企与央企企业集团,打造特色专业产业园。同时,注重国有资本投入,抢抓一批国内有影响力的新兴产业、军转民以及民生等基础设施项目,引进国有资本投入,加强技术合作和研发,加快技术改造步伐,促进当代科技成果产业化,构成产业化规模。建立项目服务长效机制,深化开展挂钩项目服务活动,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难题,确保项目顺利
14、施行。责任单位:区发改委。三强化企业培育,促进转型升级规模发展。重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资金、技术、人才、项目、信息等优质生产要素向龙头骨干企业集聚,培育充满生机活力的市场主体。1、做强做大领军企业。深化施行规模企业培育计划,积极培育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产业辐射、技术创新和在销售网络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鼓励通过兼并、联合、重组、上市等形式,促使一批规模效益好、技术含量高、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和成长潜力大的企业裂变发展,努力培育一批在企业规模、财税奉献、节能减排、科技进步等方面成效突出的转型升级示范企业,加快构成“百亿航母、十亿板块、亿元群体的梯状发展格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构造加速活动工作意见-精品文档 2 经济 构造 加速 活动 工作 意见 精品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