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教育课程体系-精品文档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师教育课程体系-精品文档 (2).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老师教育课程体系 摘要20世纪,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经历了由设置独立的“定向型师范体系向设置多元的“开放型老师培训体系的过渡,存在众多问题,如在课程设置上教育类课程比重较低;在课程教授方法上,重理论知识的教授和学习。在老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价值取向上,我们应该转向实用和技术取向;相应地,在课程构造、课程形式等方面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关键词老师教育;课程;改革目前,我国的老师教育主要由独立的师范大学、师范学院和教育学院承当,部分综合性大学也成立了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老师培训中心和进修中心,但由于起步晚,部分已介入老师培训和培养,部分还处于边缘化状态。固然在世纪初终于开场了由独立的“定向型师范体
2、系向多元的“开放型老师培训体系的过渡,但反对师范教育的呼声从未间断。怎样加强我国职前老师教育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一、我国师范类院校和非师范院校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我国存在着两类职前老师教育制度。一类是原有的各类师范院校创办的师范专业,这类学校是老师教育的主力军。另一类是部分综合性大学创办的教育学院或教育研究机构,部分承当老师教育的任务,与前者相比,这类学校的老师教育才起步。师范大学转型和教育学院的组建经过中会碰到一些普遍性的课程设置问题。主要表如今:其一,我国目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大学+教育学院的成功办学形式,眼下在综合大学组建的教育学院,还不能提供不同层次的老师教育模块课程。这些高校
3、大多对老师教育认识缺乏、重视不够,老师教育在整个学校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不高。尤其是合并类综合性大学,学校的兴奋点是在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在全国的综合排名上,因此建多少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多少博士点、硕士点等等,才是学校关注的重点。非师范院校创办的老师教育专业化特色淡化表如今课程安排上,教育类课程比重较低,大多高校教育类课程只占全部课程的10左右,而公共学科课程则占到全部课程的40左右,学科专业课程占50左右。其二,传统师范大学混合式的老师培养形式根深蒂固,师范性已经浸透在各个专业的办学理念和行为方式之中。各专业学院与老师教育分离,在短期内还难以适应。各类高等师范教育机构在盲目向综合大学看齐的价
4、值取向驱动下,课程存在着严重的窄、旧、杂、空的弊端,课程构造极不协调,其中学科专业课程比例过大,占72,而教育专业课仅占7,公共基础课程占21,教育实习仅为6周。其三,地方师范大学理应承当相当规模的高中老师的培养任务,新组建的教育学院还不能全部承当本科和教育硕士层次老师教育的任务。因而,地方师范大学的转型以及新的老师教育培养体系的建立还需要一个较长的经过。其四,有些由师专合校升格新建的地方综合高校,本能够利用合校的优势,秉承师范教育的优良传统,加强老师教育。然而这些高校对老师教育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在追高求大中出现了重将来轻历史的偏差,也没有利用老师教育的优良传统发展老师教育。其五,在课程教授方
5、法上,两类职前老师教育体系均侧重理论知识的教授和学习。有人在全国作了一项调查,其中对“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构造这一问题持赞同意见者,教育行政部门占83.3,部属师大占100,省属高师占81.1,师专占100,中师占87.5,综合平均为85.9。这讲明绝大多数师范教育部门都对现行的专业设置和课程构造特别不满,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二、老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价值取向课程体系的改革涉及面很广,包括课程目的、课程宗旨、构造与组织、教学科目、方法与时间分配等方面。老师教育课程从何而来,课程提出的根据是什么,这是老师教育课程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看法,直接影响老师教育课程目
6、的确实定和课程体系的构建。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有学者对老师教育的价值取向进行了分类,主要有五大类:(1)1学术取向:强调老师要清楚知道所教授的学科内容知识,注重准确的学科知识传递。(2)实用取向:强调老师应是具备熟练技术及艺术气质的从业人员,老师既是研究员又是从业人员。(3)技术取向:主张老师应着重教学知识与技能,老师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施教者能熟练地执行教学工作。(4)个人取向:强调老师在教育中能获得个人发展时机,老师教育课程注重培养老师个人心理发展,通过老师的个人修养、人格魅力、价值取向对教学产生影响。(5)社会批判取向:以为教育具有改造社会的功能,理想中的老师是具有反省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公
7、民。哈勃曼(Haberman)以为老师教育应具备一套完好及确定的知识和技能,这些都是教育工作者共同拥有的、非一般群众所拥有的常识。专业老师的知识都是由理论、研究、一套专业价值和职业操守所衍生出来的。舒尔曼(Shulman)把老师教育课程分为七大范畴:(1)内容知识:学科本位的知识基础,学生必须对所任教的学科有专业的和深入的认识。(2)学科教育学知识:教授这些知识所需要的教学技巧。(3)学习者的知识:认识学习理论和学习者的特征,如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学生辅导等。(4)一般教学法知识:针对课堂管理与组织的理念和策略。(5)课程知识:课程的基本理论以及对学校课程的认识。(6)教育脉络知识:了解老
8、师群体的文化特征,学校、社区及政府政策之间的关系。(7)目的、价值、哲学和社会背景知识:即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价值的知识。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系统研究比拟少见,他们更多是根据老师教育课程的问题。以及基础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而强调老师某一方面的知识或能力的重要性。比方,强调老师的反思批判能力,强调对教学经过和教学行为的自我监控能力,强调老师应具有立足校本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等等。我们综合各种观点,把老师的专业构造归纳为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伦理和自我专业意识等几个方面。综合国内外的研究,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我们以为,老师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改变过去的学术化取向,根
9、据时代的需要,采取实用取向,强调老师应是具备熟练技术及艺术气质的从业人员,老师既是研究员又是从业人员。同时,兼顾技术取向。老师应着重教学知识与技能,老师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施教者能熟练地执行教学工作。所以,应根据这种取向,在课程构造、课程形式、课程内容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变革。三、老师教育培养形式与课程改革对策老师教育涉及的问题很多,如老师专业化问题、定向制与非定向制的问题、师范性等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核心都牵涉到老师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是老师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出高水平的师资,必须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下面拟对老师教育的培养形式与课程体系作一扼要讨论。1优化课程构造学术性与师范性并重应扩大教育类课程比例。
10、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举办的老师教育与其他国家相比,教育类课程比例偏低,实习时间显得过短,师范生的能力训练未能到位。美国教育专业课程有基础教育理论(包括教育基础、教育导论、教育史、中等或初等教育原理)、教育方法与技能(包括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评价与测量、教材教法和视听教育)和教育实践活动组成,占总学分的11,教育实习平均为11学分。德国的教育专业课程有教育学、心理学、普通教学法和专业教学法等,占总学分的33.3,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后,即到基础学校和初中参加18个月的教育实习,并为参加第二次国家考试做准备。日本培养中小学老师的教育专业课程必须分为必修课和选修两种,必修课包括教育学、
11、心理学、道德教育、教育实践和研究方法,选修课包括教育史、教育哲学、教育制度学、教育社会学、社会教育学和职业指导学等,共占总课时的13,教育实习714周,占总课时的3。俄国的教育专业课程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史、学校卫生学、学科教学法,占总课时的15,教育实习1318周。英国的教育专业学科和教育实习共占总学分的25。与其他国家的课程设置相比,我国这种重学术、轻师范的课程体系已严重地滞后了师范教育的专业发展。师范教育是一个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它要求在一定的修业年限使学生的学科水安然平静教育专业水平都到达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所要求的程度,忽视任何一方都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师资。因此,提高教育专业课程
12、的比例迫在眉睫,将教育专业课程提高到20左右,主修专业课程为50,通识课程为20,实习占10,这样的课程分配将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进而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同时把握必备的教育理论。2改革课程形式多种体系并存各类院校可视情况创办不同老师教育课程形式。首先,对于独立定向的师范学院和师范大学,在暂时不改变定向性质的前提下,扩大教育学科课程的比例,并提高这些课程的质量以到达改革课程形式的目的。增加教育学科课程的比例存在一定的难度,这需要广大师范院校各学院的领导牵头进行改革。其次,对于非师范大学创办的老师教育,能够让学生采取多种途径选择老师教育课程,如让学生在本科四年之内选修老师教育课程,可获得相应的学
13、分,颁发老师资格;或者让有志于教育的本科毕业生,在拿到学士学位后,继续学习一至两年,即“4+1、“4+2形式,毕业时发教育硕士学位。据统计,美国已有55的中小学老师拥有硕士学位。综合性大学还能够招收获得学士学位的在职中小学老师。这些老师通过业余时间学至三年,完成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可获教育硕士学位。3改革课程内容贴近教育生活老师教育课程贴近学校的实际生活,这是时展的需要。不管是师范院校还是综合型大学的老师教育课程都存在着课程与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生活相脱节的情况,造成这种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原因则是承当教育理论课程的老师本身的研究远离了实践,对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的教育现状了解不够,缺乏现场的感
14、性认识。即便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了范例,那也是第二手的范例,老师本身对范例没有体悟,进而导致培养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面临专业理论与工作实践严重脱节的困惑,他们甚至发出“学无所用的感慨。要改变这种状况,唯有课程内容贴近一线的基础教育教学生活,让理论课老师亲身到现场去听课,让本人的研究关注实践。让课程走向实践,而不是灌输“知识,这样才能给教学带来源头活水。四、转识成智培养师范生的教学智慧教学智慧是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的必备智慧。当今的教育教育对师范生的实习不够重视,时间也过短。有经历的老师都知道,教学是一种智慧,没有必要的训练、指导和实际操练,学了再多的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知识都只是空谈。维果
15、茨基揭示了个体高级心理机能“由外部向内部的转化,由社会机能向个体机能的转化经过。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的构成物,它不可能由个体自我建构而获得,而只能来自人类社会构成的实践活动的“内化,即“行为向内部的转化。他以为所有人类活动都有其社会文化根源,内化有符号系统的支持。个体只能在社会传递下进行实践性的外部活动中,才能不断地内化为心理活动方式。他写道:“文化行为形式的基础是中介活动,就是用各种外部记号作为进一步发展行为的手段。一方面,高级的心理机能来源于外部动作的内化,这种内化不仅通过教学,也通过日常生活、游戏和劳动等来实现。另一方面,内在的智力行为也外化为实际的动作,使主观见之于客观。内化与外化的桥梁便是人的活动。假如外在的教育教学知识不能转化为个体的“个人知识(波兰尼语),实现知识的情景化,这种教育教学知识就只是作为知识被学生储存着,这种“惰性知识不能被个体所运用,教育教学知识的教授成了机械的记忆活动。要改变这种现状,这就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师范生的教学智慧,让学生到教学第一线去,亲临教学现场,与有经历的老师沟通沟通,通过长时间地介入教学实践,不断反思,将教学知识转化为个体的智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