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管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管控.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管控一、贸易融资业务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应该讲,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对操作风险管理的日益重视,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对操作风险防备的手段和工具日趋先进,随着业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改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水平十分是在国际贸易融资领域的管理能力,确实有了显著的提高,如建立了构造明晰的贸易融资操作风险管理架构、以风险关键指标检测为基础加强了操作风险实时性监督、强化和落实了操作风险事故报告制度、集中进行了操作、管理、监督三条防线的建设、建立了针对业务流程的事后监督机制、构建了系统瘫痪和软硬件故障的应急系统。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随着国际金融市场和贸易市场的发展
2、不断呈现新的内容和形式,其对银行内部业务管理,十分是操作风险管理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同时现存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还远未成熟,因此现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存在众多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1操作风险的标准化管理不能完全反映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特征目前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和标准化内部控制机制,实际是针对银行所有业务而设计的,因此更多的提炼了各业务种类的共性环节施加风险管理,其固然易于推广和统一,但也存在对详细业务特征反映缺乏,进而无法对实际业务特殊和详细的操作隐患实现有效监督的问题,具有详细业务特征的操作风险的识别与控制能力还显缺乏。例如,操作风险指标监测中,国际结算过失
3、率、单证相符率与储蓄环节的补打储蓄凭证交易数量、异地通存通兑冲正交易数量等指标等权重纳入到各分行操作风险管理水平评估中,而实际上,相对后者而言,国际贸易融资领域的监测指标可能具有更高的隐性损失和资金风险可能,且从性质上看,其错误也往往难以有效修正和弥补。此外,相对一般信贷业务而言,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具有更高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资信审核、担保和质押及第二还款源管理难度较高,因此容易出现较高的过失率和违约风险,将之与一般信贷业务在一样标准上进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比拟,也不利于相关业务人员的管理和鼓励。2国际贸易融资操作事故的责任追查机制有待健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作为多部门、多流程的业务门类,较易出现操作风险
4、和事责后移的情况。这往往使得一旦出现操作事故或者操作风险暴露,难以明晰的进行责任倒究,使得事后惩戒流于形式,又或者仅根据操作规范能否被违犯而处罚当前经办人员,构成了责任认定不清,最终影响到银行内部团结和管理效率。例如,融资业务由于伴生着丰厚的结算收益,且风险较小,贷前授信部门往往倾向于过度宽松授信,进而将风险转移到贷后管理环节,在风险转移的同时也伴随了责任的转移,最终影响业务流程的有效衔接。固然银行业为克制前后台推诿和权责不清,普遍采取了责任上移即上级审批制,但仍然难以克制在国际贸易融资领域的责任认定和操作风险管理难度。3缺乏高效和分工明确的操作风险管理架构目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架构虽已表现
5、出较好的管理效应,但在部门间风险信息传递、风险管理协作等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其主要表如今部门及机构间操作风险管理职责分散,固然有操作风险管理委员会进行统筹管理,但其仅仅局限在重大事件处理和基础的管理措施及方针确定,大量的微小或日常风险管理内容仍主要集中在各业务部门和支行,缺乏负责统一协调。操作风险有人员、系统、流程和外部事件等四类因素引起,几乎涉及到银行的各个职能部门。从目前管理来看,不同类型的操作风险由不同的部门负责,比方安全保卫部门负责安全保卫方面和外部人欺诈的操作风险,内控部门负责常规业务操作性风险和内部人管理,科技部门负责系统及软硬件方面的风险管理。但在实际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管理中
6、,有时又需要按照业务流程而非风险因子来进行风险管理职能划分,像贷前和贷中风险归入信贷部门,结算环节风险隐患属于国际业务部和结算中心,贷后管理又更多的应纳入到会计部门,这种条块分割的业务管理需求造成了部门间职能重叠或者空白,也导致不同职能部门之间难以进行明确的责任划分和有效的沟通,进而产生致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的混乱管理局面,使操作风险管理制度缺乏整体性和协调性。二、国际贸易融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优化的对策和建议下面对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一些建议,期望能够对提高商业银行融资业务风险管理水平,保证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和有价值的启示。1构建业务导向的国际贸易融资操作风险
7、专有管理架构目前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构造,固然能够发挥管理成本低、信息传递通畅、管理体系成熟的优势,但在涉及多部门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领域,也突出暴露了其职能边界不清、管理存在空当、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因而有必要成立一个专门针对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的部门,打破目前层级管理构造,构筑垂直的、报告线路明晰的操作风险监控组织构造。其要独立于当前的风险管理部门构造,并独立的领导及控制涉及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全部风险管理及审计活动。这种独立性详细应体如今对人员的垂直管理和资源的统一配置上,同时体如今报告线路的通畅无阻上。可考虑由总会计师或审计总监任融资业务风险管理主席,在现有职权范围内能够越过实际业务部门领导
8、直接实现融资业务的操作风险管理与监控。下辖的专职风险管理人员有权进驻主要业务领域与客户经理“双向作业,体现风险管理对业务经过的“全程浸透及跟进,这样可有利于决策层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经营真实信息的获取,并能够及时制定和调整对重大风险隐患的控制措施。2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风险管理的相关考核机制科学合理的业绩考核和风险管理机制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支撑。为此,融资业务部门必须切实转变观念,在对部门员工的考核上,结合融资业务的详细特征,积极推进使用经过风险调整后的利润或收益指标,处理好适度压力与科学有效的规则设定的关系,科学设置规范合规与操作风险考核内容在业绩考核体系中的权重,正确处理业务拓展、业务熟练
9、、业务量与风险防备之间的关系,寻找发展与风险的平衡点,消除因绩效考核办法的不合理和扭曲的鼓励机制所产生的风险隐患。积极推行融资风险管理、合规业务行为与员工绩效考核挂钩的鼓励方案,对发现重大操作隐患或重大违规行为、成功堵截案件以及对完善案件防控机制建设有重要奉献的员工,应在考核中予以体现。通过科学的鼓励约束机制使各级员工克制重业务、轻管理的思想束缚,从思想上端正经营考核与风险防控的辩证关系,在行动上推动制度从墙上或手册中走出来,变为岗位强迫性的约束力。3进一步加强操作风险监测管理进一步完善操作风险监测指标体系,集中资源进行操作风险指标监测的上传下达传递渠道建设,简化上报手续,优化报送效率,努力做
10、到基层业务单位出现操作违规和操作风险指标异常,能够在一个工作日内,报告到风险管理委员会的最高管理层面上,同时努力提高操作风险管理报告质量,做到不隐瞒、不夸张,在分行内部成立专门的操作风险量化指标监测部门,加强对操作风险的自我监测预警和量化分析,密切关注行内操作风险管理动态,注重执行层面的风险识别、评估、分析和上报汇总。做到对相关风险点进行全面评估,识别风险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形式,识别每一重要业务活动目的所面临的风险,估计风险的概率、频率、重要性、可能性及风险所造成的危害。力争实现能够在业务开展前,就测定出预期和隐性风险指标,并能够在业务发生后对风险进行监测。进而以此为基础强化控制措施,有效防控各
11、类操作风险及案件事故的发生。4努力实现后台集中化处理根据“机构扁平化、业务垂直化的管理思路,针对国际贸易融资的业务和风险管理特征,将有条件的业务和流程管理剥离和集中到中后台处理。以实现“两个集中,即远程集中监控,后台集中对账。远程集中监控。包括集中业务受权、集中录像监控、重点风险指标的集中监控。集中业务受权是以分行为单位设立一个统一的业务受权中心,负责重点业务和高风险度业务的集中受权和集中管理;集中录像监控是对一些重点部位和一些重点时段,通过监控录像施行监控,力争实现对前台经办业务“日常随机,定期覆盖抽查;重点风险指标的集中监控是指运用操作风险关键风险指标KeyRiskIndicatorKRI
12、方法,设立关键风险指标例如:业务过失率、单证相符率等。由分行集中进行定性或定量持续跟踪监测和早期预警,加强事前预防。后台集中对账。主要指银行与外部公司客户对账银企对账。后台集中对账是在大连分行下设立一个外部客户对账中心,实现授信、账务核算、金融交易与对账相分离,上门对账与所经办业务相分离,对未达账和账款过失的查核工作不返原岗处理。4完善融资业务的信息与沟通机制,实现协防协治由于操作风险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内生性和难以度量性,各类案件往往以不经常发生的离散事件或偶尔事件等形式出现,因而前台经办、事后监督、专职稽察人员、部门负责人及相关部门等风险管理的覆盖环节要建立顺畅有效的协调机制和信息沟通、分享
13、平台。通过此平台,各监控环节密切配合,联动、联防,实现信息及时分享和充分利用,提高管理资源利用效率和有效性。包括信息上报、信息下达及机构内部信息的横向流动。能够考虑依托融资业务风险管理委员会的架构优势,打破部门障碍和信息沟通障碍,努力提高各业务部门信息分享的意愿。详细可采取通过稽察专员轮岗、定期风险信息沟通、每月联席会议制度、日常沟通联络制度、沟通报告制度、健全举报奖励制度,工作计划的协调机制、检查工作协调机制、统一标准及分享信息机制、培训机制、定期召开业务研讨会、座谈会等。此外,信息分享的下一步就是在完善的信息框架下进行综合与全面的过失整改,商业银行要加速扭转在风险防控中重结果,轻经过的认识误区,将注意力从关注过失数量上,转到对贸易融资业务经过的控制上,同时要建立常态化的响应和传导机制,对上级行通过各种渠道的各种有关操作风险的信息快速反响,及时对发现的各类过失进行汇总、归纳,总结出融资业务操作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查找管理漏洞,有的放矢,改良操作规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