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评议报告范文-精品文档 (2).docx
《人大评议报告范文-精品文档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大评议报告范文-精品文档 (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大评议报告范文评议,是改革开放以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创造的一种行使权利机关监督权的新形式,是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勤政廉政的一种有效手段,拓展了监督渠道,加强了监督力度。但各地在认识上和详细运用上不尽一致,影响到评议工作的严肃性。要提高人大评议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就必须促其进一步规范化、法制化。为此,本专题报告就人大评议工作各个环节上的主要问题进行介绍和讨论。人大评议产生和发展情况及其特点、法律意义评议的构成和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人大制度的不断完善和落实,经历了一个由点到面、由下到上、逐步扩大、逐级推进的经过。早在世纪年代初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上海市普陀区真如镇等地人大就
2、开场组织代表对政府、两院的工作进行评议。上世纪年代初期,全国各地的乡镇人大普遍开展了评议乡镇“七所八站工作的活动,并逐步向县级延伸,年代中期以后,各地评议的层次由乡、县向地市、省级推进。我省建省以后,评议“一府两院的工作从年初起在海口、琼海、澄迈等市县先行试点,并以点带面逐步推开,省人大于年起先后进行的评议海南中级人民法院、海南检察分院、省高级人民法院、省公安厅等监督活动,是当时效果最为明显、社会影响最大的监督活动。随着组织人大代表评议“一府两院工作的深化发展,组织“一府两院干部向人大常委会述职并进行评议的活动应运而生。到上世纪年代初期,述职评议在各地逐步铺开,发展成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展监
3、督工作时运用频率较高的“重头戏。多年来,人大评议工作不断发展,评议的主体、对象、内容、层次等发生了较大变化。评议的主体,由主要以乡镇人大组织代表开展评议,发展到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组织常委会委员和代表进行评议;评议的对象,由乡镇“七所八站,发展到县和县以上“一府两院及其所属部门和人大选举、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副省级干部;评议的形式,由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进行评议,发展到在人代会和常委会会议上进行评议;评议的根据,由模拟借鉴,发展到在地方性法规中作出规定,向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迈进;评议的内容,由对“一府两院常规性工作的评议,发展到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专题、专项评议;评
4、议的组织,由个别地方不定期开展评议,发展到有组织、有计划、多方配合、上下联动式的评议。评议这种监督形式之所以能够自发地呈现出上述强劲扩延之势,根源在于它体现人民主权的原则,顺应民主的根本要求。它具有下面特点:第一,它是权利授予主体对权利接受主体实行的直接的监控,落实了权利授予者对权利接受者的监督权,实现了对权利行使情况的评判、催促改良。第二,这种监督是有力的。第三,这种监督是规范有序的。第四,监督的层级分明。其法律意义深远在于评议有利于加强监督对象的民主法制意识;它是详细的法治实践,是对行政和司法机关及其干部的职务行为进行直接监督,能够保证其职权的行使符合宪法法律的规定,防止其权利膨胀和滥用;
5、它是监督法律施行的有效措施,通过评议加强对各个执法部门及其领导干部的监督,催促其严格依法办事,能较好地消除执法不严、执法犯法、贪赃枉法、依权压法、以言代法的问题,进而有力地促进法律的贯彻施行;它是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的创造。关于评议的主体评议主体确实定,直接涉及到评议的性质和评议的法律效力。究竟如何确认工作评议的主体?从性质上看,工作评议作为人大行使监督权的一种形式,有别于代表的一般监督活动,评议具备了了解广泛调查,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处理构成整改意见,交被评单位落实、制裁对违法违纪人员或整改不力的单位负责同志有权罢免等监督权必备的三大要素,体现了国家权利机关监督的特征;从效力上看,代表进
6、行的调查、所提的意见,只是一种个人的行为,必须经过常委会或人民代表大会的审议,才能变为集体的意见,才能使评议意见具有强迫力,到达催促被评单位必须完成整改要求的目的。因而,工作评议的主体只能是人大常委会人民代表大会。与此相适应,目前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在评议中的一些做法应作较大的改良。如面对面的工作评议就应当安排在人大常委会会议上进行,若以评议领导小组名义召集举行专门的评议大会,应经常委会受权;根据委员、代表发言而构成的整改意见,必须经常委会表决方可提交被评单位整改,而不是由评议领导小组汇总交办等等,这样才能使人大的评议工作更具权威、更为有效。述职评议的主体比拟明确,主要是地方人大常委会组成人
7、员,可以以邀请部分人大代表参加。但对不同的述职评议对象,评议主体应有所不同。人大常委会任命的“一府两院所有干部,其评议主体应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代会选举的所有干部,其评议主体应为选举他们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评议是由法定的机关人大常委会组织法定的主体人大代表或常委会组成人员在法定的场合评议会议或常委会会议对法定的对象“一府两院及其组成人员进行监督,因而,它是一种代表人民意志、行使国家权利的行为。评议者和被评议者都应当充分认识其严肃性。关于评议的对象各地普遍将工作评议的对象确定为同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将述职评议的对象规定为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的行政、审讯、检察
8、机关的工作人员。关于述职评议的对象,细分起来,各地大体上有四种不同的做法。一是以人大常委会任命的政府各委、办、局负责人和法院、检察院副职为对象;二是以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和任命的政府和“两院正副职负责人和政府各委、办、局负责人为对象;三是以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和任命的所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对象;四是有的地方述职对象还包括政府各部门的副职领导人。这里,有这样几个问题值得讨论和规范:一是对人大选举产生的干部可否评议。我们以为人大选举的政府和“两院的领导人是同级“一府两院的重要组成人员,属法定监督范围。假如把他们置于述职评议范围之外,不利于全面贯彻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进行监督的法律原则,会出现“评
9、小不评大的情况。但这不等于对每一位选举产生的干部在任期内都必须进行评议,应视需要和条件成熟与否而定;在对他们进行评议时,评议主体则应定为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受权人大常委会组织施行。二是关于政府各部门的副职领导人能否应进行评议。由于这部分人不是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和任命的人员,应不在评议范围之内,对他们的评议使人大常委会有越权之嫌,也不利于集中气力搞好对“一府两院组成人员的监督。三是从理论上看,述职评议的对象应包括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和任命的所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即除上述第二种规定的对象之外,还应包括审讯机关正副庭长、审讯委员会委员,审讯员和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这样做符合法律精神,也是
10、一种必然趋势,但过于广泛,以目前地方人大的气力还难以做到。关于规范评议内容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评议不可能面面俱到,工作评议一般应突出如下重点:一是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二是被评议单位的主要问题,即群众普遍关心的热门、难点问题和带有倾向性、全局性的问题。述职评议的重点内容应有两方面:一是述职人员的依法行政情况;二是述职人员的勤政廉政情况。加强报告内容的针对性,是当前提高评议质量的关键所在。在实践中,很多述职干部将述职报告的内容混淆于本单位的工作汇报,这种状况,是造成述职评议走过场的主要原因。为此,应明确规定述职报告的内容范围。要明确要求述职人的角色由“我们向“我转变,不仅要报告本单位的工作,而且
11、要报告个人在各项工作中所起的详细作用。述职报告的重点应是述职人员履行本人岗位职责的情况,包括学习贯彻党的道路、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情况和廉洁自律情况;在加强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机关管理方面发挥的作用及其效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改良措施等。十分是要突出向人大述职的特点,以依法行政为主要内容,围绕法律法规的要求,总结和回首本人的工作。关于评议的运行程序实现运行程序的规范化,是评议顺利、有效进行的保证。目前,各地存在着因开展评议的程序不同而导致评议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的现象。评议任务重、要求高,若时间把握得不好,势必会影响到评议质量和效果。时间安排得太短,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大评议报告范文-精品文档 2 人大 评议 报告 范文 精品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