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动力.docx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动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动力.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动力(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年第七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所反映的某种理念和观念,或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所表现的形式、表达的内容及起决定或支配这种活动的规范等1。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源远流长,既是中国传统体育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传统体育与民族文化互动的结果;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体育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和所有的文化类型一样,作为社会运行的内在机理和图式之一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与变迁亦是一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尤其是近代以来,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变迁迅急导致的内源影响与来自奥林匹克文化全球化、西方当代体育形式的强势登陆等所造成的外
2、源影响都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生了宏大的冲击,把其置于“文化冲突的风口浪尖,给人一种精神上“不在家的迷茫和痛苦,甚至使得这种持续千年的文化出现撕裂与流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美国学者奥格本(Ogburn,18861959)把这种现象解释为“文化坠距(Cultural-lag),他以为“物质文化的变迁总是先于和快于适应文化的变迁,假如两者的变化差距较大,不能保持原有的关系,就会导致两者关系失调,就会发生文化坠距3。但我们也不必为这种失调过于焦虑,由于当一种文化中的个体通过交往或迁移而生活于另一种文化之中时,它必须经历痛苦的文化适应问题,即个体赖以生存的文化形式
3、的转换问题4。所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目前所遭遇的危机能够讲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只要我们能正确的认识它,并给予有效的引导和助力是能够度过适应经过中的阵痛时期的。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本文以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以社会学的构造行动学讲为理论基础,探究推动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变迁的理想动力类型。1.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主题的需要,阅读了相关社会学、文化学及文化哲学著作十余部;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变迁动力“历史分期“构造行动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等文献平台,查阅从2000年至今的相关文献267篇,并通
4、过挑选精读了其中的46篇文献,为本研究最后成文提供了资料和思路借鉴。2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变迁及其作为构造的存在2.1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的历史分期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历史分期问题。有关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历史分期,在方法上和学校体育研究、农村体育研究、体育电影研究及体育科技期刊研究中的历史分期一样,通常都采用“历时方法和史学对当代史分期划分的方法:第一阶段的萌芽草创期(新中国建国之前),第二阶段的初步发展期(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初),第三阶段的停滞倒退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第四阶段的全面发展期(20年代80年代初期至今)5。这样借用通行历史
5、分期的方法,乍一看来似乎遵循了科学史的外史发展道路(科学史通常被分为内史与外史。内史指的是科学本身的发展历史;外史指的科学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之间的历史),但是,笔者以为这样的做法忽略了不同体育研究领域历史发展的特殊性。纵观历史能够发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一方面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它又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根据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变化及其生存环境的变迁而做相应的演变,只是这种演变既可能会产生正面的影响可以能产生负面的影响,负面的影响累计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文化危机,文化危机深化到一定程度就必然引起深入的文化转型6。因而笔者根据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的剧烈程度将其发展的历史阶段分为
6、:平缓期(新文化运动之前),剧变期(20世纪上半叶的新文化运动)及转型期(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今)。新中国建国之前,我国总体上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状态,社会经济及文化制度都相对稳定,所以这个阶段的民族传统体育也基本保持原生态的形式,主要出如今宗教祭祖仪式和节庆上,用以维系以宗法血缘为基础的民间制度文化及乡风民俗和促进族群认同。到了20世纪初,由于遭到西方理性主义新文化精神强有力的挑战,中西文化发生了剧烈的冲突,几千年来一直稳固支撑着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柱的传统自然主义和经历主义的文化形式开场遭到撼动。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因其“弱竞争性、伦理性、模糊性、封闭性等特点不能与传统向
7、当代的社会转型、生产和生活方式当代性的变迁同步7也同样面临着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挑战,发展举步维艰。于是,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导思想下,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开场了一系列的变革,比方人们开场从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礼教、娱乐、宗亲联络等方面的认知转向挖掘其强身健体、表演竞赛和教育娱乐方面的价值与功能。但是与第三阶段的变迁不同,受政治的影响,这个时期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变革并非是主动的,占主导地位的对这种变革的“社会等待不是对新东西的渴望,而是对失去原有体育文化的无知,是被动无奈的选择。从1980年代开场,中国社会开启了史无前例的转型,城乡二元社会构造解体,社会流动加速,经济迅猛发展,当代交通及信
8、息技术日益发达,文化传播构成了全方位的覆盖。群众层面的精神文化和话语不再直接被政治干扰,而是在消费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引导下相对独立地、自律地和多元地发展。并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需求、利益和价值的多元化,普通民众也进一步介入到很多具有功利性的活动之中。这一切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宏大的影响。比方在这个时期大多数的民族传统体育所生存的环境也正处于从村落经济生产形式由农耕经济向旅游经济转型的经过中,民族传统体育变成了文化消费产品,人们参加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目的出现世俗化与功利化的趋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发经过中出现失范现象89。2.2作为构造存在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构造一词源于
9、拉丁文Structura,原意为“构成“建造。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nanddeSaus-sure,18571913)首先在语言学研究中提出“构造的理论,以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由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构成。20世纪60年代,法国哲学家莱维施特劳斯把构造的观点应用于人类学研究,创立了构造主义人类学。他以为一切文化和社会现象背后都深藏着一种内在的、支配外表现象的基本构造,文化科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揭示出这种内在构造,也就是要“以要素为中心的世界,来探究“关系的世界。此后,作为构造主义的哲学思潮便开场流行起来。在构造理论中,“要素至关重要,由于要素的存在,是构造得以构成的最为关键的因
10、素,或者讲,构造就是其构成要素规则的互相关系的动态联合10。构造通常具有3个特征:整体性,即构造是按一定组合规则构成的整体;转换性或同构性,即构造中各个成分可根据一定的规则相互替换,而不改变构造本身;本身调整性,即组成构造的各个成分都相对制约,互为条件而不受任何外部因素的影响。综合以上的陈述和分析能够看出,在文化研究中的构造就是指文化体系内部各要素及其组成的子体系互相联络、互相作用的方式和秩序,是文化体系能够在发展经过中保持整体性并发挥宏大功能的内在根据。文化构造决定着文化体系的类型、性质、特征和功能。根据以往研究和实地考察,本文把我国传统体育文化视为一种构造的存在进行研究,以为其组成要素包括
11、物质、观念、组织、行为和制度5大要素,它的发展与变迁也正是基于这5大要素的排列次序和构架关系而进行的。2.2.1物质要素物质要素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物质构成要件,主要包括场域(民族传统体育演练的地点,如祠堂、庙会、舞台、公共活动场地等)、器具(民族传统体育演练中所需要的器具,如刀、剑、棍、棒、鼓、法器等)、以及其它相关的物质条件,比方宗祠、族产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以展示和传承是需要物质作为基础的,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传统体育文化也是通过其所需要和具备的物质要素的选择和用处的差异才得以显现的,所以物质要素通常能够用来直接描绘不同民族传统体育的显性差异。2.2.2观念要素也称思想要素,它即左右
12、乡民的三观,也被乡民的三观左右。随着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发展,乡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不断改变与发展。比方,随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的不断变迁,村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也在不断改变,从原来单纯的祭祀、娱神、增加族群凝聚力和认同感转变为追求娱乐,追求经济效益,这些都表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构造中的观念因素在制约着村民的思维,并外化的表现为村民不断变化的介入目的。2.2.3组织要素组织在这里指的是根据一定目的、任务和形式集合起来的社会群体。通常,参加传统体育活动的村民都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特定的有组织性的群体,所以社会群体(村民)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构建、展示和承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个传统体育
13、项目都是通过特定区域内的特定群体的集体认同与反复实践的产物。比方,摆手舞、毛骨斯舞是土家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整个族群都是活动的组织承载者。在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还存在着大量其他的传统体育形式,这些体育活动能够流传至今正是由于当地群众和团体的倡导、组织、介入和支持。2.2.4行动要素行动要素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实现变迁与传承的关键因素和重要载体,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详细内容、地方特色都是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的。作为一种文化,一旦产生,它的规则和资源就会被民众认同与遵守,对民众的观念产生影响,对民众进行指导和约束。于是,民众在经年累月中通过详细的行动反复的实践着这种文化,于是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容、形式和特色才
14、得以不断展示。而且它和物质要素一样,具有显性的特征。2.2.5制度要素制度是一定领域的人们通过长期的社会互动,根据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所构成、用以约束和支持人们的行动,并为此特定领域的大部分人们所遵循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11。制度有正式也有非正式的,非正式的制度要素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日常生活都需要制度来约束。具有悠长历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长期的发展经过中,已经约定俗成了某种内涵的制度性规则,并且这些规则已经浸透到了其所在区域的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社会成员也在其成长经过中接受了这些规范,并且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情况下根据这些规范限定本人思维和行动。比方,传统体育项目
15、通常和时节有关,这就决定了人们在相应的时节从事相应的活动,并且有的体育项目对参加人员的性别、服装、和道具也有要求,这些都需要社会成员的遵从。总的来讲,把观念、物质、组织、行动和制度这5大要素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构成基础主要是由于它们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存在的基础,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言,具有不可或缺性和普遍存在性,能够用来定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性质。其中物质要素、行动要素具显性的特质,观念要素、组织要素和制度要素具有潜性的特质。并且这5大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作为一个系统存在的,除了互相影响、互相关联以外,还互相牵制;除了具有构造整体的惯性以外还有构造变迁的可重构性。3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族传统 体育 文化 变迁 动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