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功能性便秘中医证治讨论.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儿功能性便秘中医证治讨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功能性便秘中医证治讨论.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儿功能性便秘中医证治讨论摘要:小儿便秘是一种非经常见的儿科消化系统疾病,长期便秘会对儿童健康和精神情绪产生不良影响。通过系统阐述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以及结合当代临床的应用情况,以为中医诊治小儿功能性便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对中医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提出了分类及治疗建议。关键词:小儿功能性便秘;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症1。小儿便秘与成人便秘的定义是一致的。便秘作为某些疾病中的一个伴随症状的情况甚多,此文仅讨论便秘作为独立的一个疾病的情况。希望对小儿功能性便秘的源流探析,
2、得出一套适宜的诊治方法。1便秘命名从(黄帝内经)开场,古代医家喜欢以大便难来称呼便秘,后世医家除了沿用大便难,还用不大便、脾约、大便秘结等。而从(诸病源候论)2起,便秘被称作大便不通,后世医家更喜欢用大便不通来形容便秘。真正开场用便秘作为疾病病名的是清吴谦的(医宗金鉴)3,并沿用至今。2病因病机2.1病位病性:古代医家以为便秘的病位在肠胃。(儒门事亲)4中有“胃为水谷之海,日受其新,以易其陈,一日一便乃常度也。(素问灵兰秘典论篇):“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饮食入胃,经过脾胃运化其精微,吸收其精华后,所剩糟粕由大肠传送出去,成为大便。假如胃肠功能正常,则大便通畅,不至发生便秘。若胃肠受病,
3、则可发生便秘。2.2便秘与五脏六腑的关系:中医学以为,便秘的发生与人体五脏六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均有关。2.2.1便秘与肠胃:便秘与胃、肠关系密切。(诸病源候论)中“将适失宜,犯温过度,散势不宣,热气积在肠胃,故大便秘难也。表明胃肠积热是导致便秘的直接原因。(小儿卫生总微论方)5中亦讲“小儿大便有秘涩者,有不通者,皆由腑脏有热,乘于肠胃,胃热则津液少,少则粪燥结实而硬,大便难下,则为秘涩,甚者则不能便,乃为不通也。小儿便秘都是由于肠胃有热而致津液少,津液少则便坚实而燥结,大便则难下。2.2.2便秘与肺:便秘与肺关系密切。(婴童百问)6中大便不通篇提到“小儿大肠热,乃是肺家有热在里,流入大肠,
4、以致秘结不通,乃实热也。小儿的便秘,是由于大肠有热,而大肠有热则是由于肺家先有热,肺与大肠互通,进而导致大便秘结不通。同样强调了便秘与肺、大肠有热津少相关的还有(幼科铁镜)7中的“肺与大肠有热热则津液少而便闭。肺与大肠热盛津少,大便闭塞。(血证论)8载:“肺移热于大肠则便结,肺津不润则便结,肺气不降则便结。可见肺之实热、阴虚、宣肃渎职均可引起便秘的发生。2.2.3便秘与肝:便秘与肝关系密切。(医经精义脏腑通治)载:“肝与大肠通,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为主。肝主藏血,调节全身血液,血液充盈肠道,肠道濡润,糟粕顺利排出;肝主疏泄,调节全身气机的运转,气机升降有序,在气机的推导下肠道糟粕排出。
5、肝的疏泄正常,则胆汁能正常地分泌和排泄,促进脾胃的健康运行功能。若肝之疏泄失常,则胆汁分泌和排泄不利,进而影响脾胃的功能,出现运化水谷精微失利,继而引起大便秘结的病机变化。疏泄功能异常,气机升降无序,则大肠传导功能失司而出现便秘。2.2.4便秘与肾:便秘与肾关系密切。肾为先天之本,是生命的原动力,有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液代谢等作用。(景岳全书)9载:“肾为胃之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若肾阳虚,不能温煦大肠,大肠寒凝聚结,传导功能渎职、大便不通则可发生便秘;肾阴虚,阴虚生内热,或阴虚火旺,炽热之邪,煎熬津液,津液亏虚,大肠失润,则便秘。肾主二窍司二阴,又主五液,故津液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儿 功能 便秘 中医 讨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