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精品文档 (2).docx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精品文档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精品文档 (2).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现状摘要:本文主要从心理健康角度来讨论分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几个层面。分别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特点、须知、影响以及把握一定的家庭教育理念来展开。相信把握一定的家庭教育理念,成长了孩子,也成长了家长。关键词:家庭教育;学前儿童;成长文:童话中的美妙目前,多数家庭教育专家以为,家庭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互相施行的一种教育;狭义的家庭教育,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家庭里的长者主要是父母对子女及其他年幼者施行的教育和影响。家庭教育作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之一,有其他两种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家庭教育在注重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2、并促进其社会适应。教育往往是互动的,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成长了家长,即家庭教育是家长和孩子的共同成长。学前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假如讲3岁前我们更多关注了孩子的身体健康,那么3岁后根据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他们还需要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让我们关注孩子,了解学前儿童的一些现状和特点,从知道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开场,关注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关注家庭教育会有何种影响,把握一定的家庭教育理念。一、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一家庭教育误区目前学期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误区:1、儿童观落后。如很多父母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缺乏了解、教育科学知识缺乏、孩子是附属品、个人愿望强加于孩子、天才教育大力宣传,而
3、出现欲速不达现象。2、教育目的失衡。如家长过高的文化期望、职业期望、心理预期;重智力第一,加上早期教育思潮,忽视儿童心理发展经过,入校后厌学、逃学现象时有发生;轻能力,以为孩子太小啥也不懂,生活自理能力差;重身体,一味知足吃穿;轻心理健康,这么小,以为他们不需要或漠视忽略了。3、教育方式不科学。不恰当的教养态度,如以为孩子小或是本人忙,造成教养分离;极端的教育方式,如对孩子过分亲昵、照顾、纵容、包办、甚至不适当的知足一切需要,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会起适得其反作用。4、与托幼机构教育相脱节。如家长让孩子死记硬背,而教师则支持在游戏中学习;父母从本人愿望出发,让孩子上各种特长班,而教师则孩子自由
4、发展。教育内容偏差,导致教育力衰弱。二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纵观以上,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教育中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要看到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急剧变革,家庭构造、父母价值观等发生了明显变化,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1、大教育观由狭义的家庭教育向广义的家庭教育发展。以往人们把家庭教育单纯的理解为关心孩子的学习,如今更多的家庭关注孩子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等,注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单向的家长向孩子施行教育走向双向的家长和孩子互相教育;关注家庭构造、父母婚姻关系、家庭人际关系等家庭生态因素对孩子成长带来的潜在影响;从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生态学等多种角度来考察儿童家庭教育等
5、等,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逐步丰富起来。2、重视对家庭教育的主要施行者家长的教育。家长是家庭教育中的关键因素。很多家庭教育工作者呼吁,家庭教育的中心不是研究孩子的教育,而是研究家长的教育,他们发现家庭教育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家长。近年来,家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日益提高,家长学校的兴起、家长刊物的创办、家教经历的沟通等为家长的学习与成长提高了平台。3、走向学习型家庭。建设学习化社会,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主旋律,创立学习型家庭是每个家庭开启21世纪大门的钥匙。学习型家庭是一种较理想的家庭教育形式。在学习型家庭中,儿童和家长都能够遭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每个学期儿童都是家庭的活跃因素,他们与家长共同学习、共同
6、成长,互相共享,促使家庭持续地、生态地发展。二、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特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有下面几点:1、启蒙性。教给孩子的东西,必须是他们周围生活中能接触到的、详细的、形象的、初步的、粗浅的。2、复杂性。家长不但要抚养孩子,还要促其德、智体、美、诸方面和谐发展,注意他们的身体健康,并促其社会适应。3、亲情性。家庭的感染作用,遭到父母与子女之间感情亲密度的制约,孩子越小感染越大,效果越显著。4、生活性。由于思维幼儿的直接行动性和详细形象性。决定他们是从生活中的父母和家人身上学习的,必须关注本身的形象。5、细致性。大事因小事,家长应给予孩子细致的照顾和教育,切不可粗心大意。6、权威性。由于
7、处于学前期的儿童,需依附与家长,家长在家庭中这种独特的作用决定崇高威信。7、个性性。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需给予幼儿相适应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即因材施教。三、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须知一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学前儿童是指三岁至六七岁这一时期,由于是儿童正式进入学校以前的时期。又由于这是儿童进入幼儿园时期所以又叫幼儿期。主要有下面几个特点:1、神经系统方面。脑重量的增加,3岁儿童的脑重约1011克,相当于成人的75%,7岁儿童的脑重约1280克,基本已接近于成人的脑重量(成人平均为1400克);大脑皮层构造日趋复杂化;脑电波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56岁左右是脑电发展的第一个明显加速时期;约
8、4岁起由于神经系统构造的发展,内抑制开场蓬勃发展起来;清醒时间相对延长,3岁儿童睡眠时间为1213小时,57岁只需1112小时。2、幼儿的游戏方面。游戏是学前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游戏主要有:创造性游戏、教学游戏和活动性游戏。创造性游戏,是由儿童本人想出来的游戏,目的是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游戏是结合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编制的游戏;活动性游戏是发展儿童体力的一种游戏,如爬、跳等。3、言语的发展方面。幼儿期是一种一生中词汇数量增加最快的时期,其34岁词汇数量的年增长率最快,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词汇内容丰富和深化,词类范围先把握实词后把握虚词,积极词汇较婴儿期大大增长;语法的把握从简单句到复合句、
9、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4、认知的发展方面。随着言语的发展,记忆在不断的发展,与婴儿期相比,幼儿的信息储存容量相对增长,对信息的接受和编码也在不断的改良,记忆的策略和元记忆初步构成;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场萌芽,言语在幼儿思维中的作用日益加强,最初实物、数和类的把握,抽象逻辑思维的初步发展。5、个性的初步构成和社会性发展方面。个性的初步构成是从幼儿期开场,社会性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此中自尊感稳定与学年初期,应着重培养。自我意识发展总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思维发展成为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倾犯行为和社会行为最早出如今此期,在儿童社会化的经过中,由于社会的要求,儿童逐步学
10、会控制侵犯行为和发展亲社会行为的同伴关系,并促进其社会性发展。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总概括为:第一,游戏是学前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形式;第二,脑重量已接近成人水平;第三,是口头言语熟练把握的关键时期;第四,认知是儿童发展的中心课题;第五,同伴关系尤在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经过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第六,品德发展成为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第七,自尊感稳定于学前期。二了解家庭气氛中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1、家庭寓居条件。寓居条件的好坏,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休息的质量,也影响着身心的发展。如随着城市独门独户的增加,给孩子的同伴交往带来减少问题应引起注意。2、家庭物质条件。为孩子
11、提供物质条件,家长不会吝惜,但应注意理智。3、家庭构造。父母应尽量给孩子提供好的家庭教育理念,也要保持完好的家庭,有益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4、家庭气氛。气氛是一种精神环境。家庭气氛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指标。父母要为孩子营造健康的家庭氛围:营造和谐、平等、开放、快乐的家庭气氛。四、家庭教育的影响一正影响例子一个男孩子懂得“一个有良心的孩子都要回报养育之恩的道理后,过生日时,不在吵着向父母要好吃好玩的,而是去问妈妈:“我是如何长大的?妈妈告诉他:“你小时候我的工作很忙,是姥姥把你养大的。男孩很感动,当他听讲姥姥60岁生日快到了,便利用课余时间悄悄地折了60只纸鹤。姥姥生日那天,待全家人的生日礼物都送
12、完后,他把纸鹤窜起的花环戴到姥姥的脖颈上,并轻吻了姥姥。姥姥感动得哭了,她讲,这是她今天得到的最好的礼物。二负影响例子六岁女孩被祖母关进鸡笼致手脚退化,并失语。她未被关进鸡笼时,会讲话,活蹦乱跳;他在竹块编制的鸡笼里生活了一年多,春夏秋冬没衣服穿,饿哭时靠邻居丢点土豆或红薯进鸡笼充饥,且鸡笼里没碗;他的妈妈已死,爸爸出门打工去了。他的祖母63岁,他讲:“我不但靠不住竹子指女孩父亲,更想不到笋子指女孩的福。他的祖母由于伴侣已死去在和别人谈恋爱、她只关心她会本人不会坐牢、她还嫌给女孩洗衣服费事。无论从家庭构造、家庭气氛、健康方面来选择,什么样的家庭教育让我们觉得舒心,无疑是正面影响的家庭教育。家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精品文档 2 学前 儿童 家庭教育 现状 精品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