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中物理必修一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题型完美总结.docx
《【精品】高中物理必修一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题型完美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中物理必修一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题型完美总结.docx(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题型完美总结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王若彬一课前自主回首知识点1:从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亚里士多德把地面上的运动分为天然运动和受迫运动两类,他以为天然运动不需要力的维持,如气、火等轻的东西向上运动,重的东西向下运动;受迫运动需要力的维持,如拉动水平面上的桌子和推动桌子上的书,有外力推它,才能运动,外力消失,受迫运动也就停止。2伽利略的观点在地面上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由于摩擦力的缘故。3.伽利略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研究(1)理想实验:如下图,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状态开场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假如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
2、到原来的高度,减小右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到达同一高度,但这时它要滚得远些,继续减小右斜面的倾角,球到达同一高度时就会运动的更远。于是他想到:若将右斜面放平,小球将会永远运动下去。 (2)实验结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例1】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讲明()A能够不必详细做实验,只通过抽象分析就能得出结论B亚里士多德的运动和力的关系是错误的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知识点2: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状态或状态,直到有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惯性的概念物体本身要保持不变的性质。【注意】:1.怎样理解牛顿第一定律?上一页下一页(1)明确了
3、惯性的概念:定律的前半句话“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揭示了物体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的属性惯性,即物体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因而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2)确定了力的含义:定律的后半句话“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实际上是力的定义,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点要切实理解。(3)定性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它描绘的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而实际中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其效果跟不受外力的作用一样。因而,我们
4、能够把“不受外力作用理解为“合外力为零。(4)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它是在理想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2对惯性的理解(1)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2)物体的惯性是由物体的决定的,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3)惯性的表现形式: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的情况,惯性表现为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即原来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以原来的速度继续运动下去。物体遭到外力作用时,惯性表现为改变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物体的质量越小,惯性越小,运动状态越易改变。(4)惯性不是力,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是物体本身的属性
5、,而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互相作用。【例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讲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讲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惯性定律与惯性的本质是一样的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例3】关于惯性,下列讲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只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B速度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C已知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1/6,故一个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惯性减小为1/6D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例4】如下图,在一辆外表光滑的足够长的小车上,有上一页下一页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m1m2),两个小球原来随车一起运动,当车忽然停止时,如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小球()A一定相碰B
6、一定不相碰C不一定相碰D无法确定知识点3:牛顿第二定律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力成,跟物体的质量成,加速度的方向跟方向一样。2.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1)公式中的F为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即合外力,而不是物体遭到的某一个力或某个力的分力。(2)公式中的a为物体实际运动的加速度,即合加速度。【注意】:怎样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矢量性公式Fma是矢量式,式中F和a都是矢量,且它们在任何时刻方向都一样,当F方向变化时,a的方向同时变化瞬时性牛顿第二定律表明了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瞬时对应关系,a为某一时刻的加速度,F为该时刻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同一性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加速度a相对
7、同一惯性系(一般指地球),二是指Fma中F、m、a必须对应同一物体或同一个系统独立性作用于物体上的每一个力各自产生的加速度都遵从牛顿第二定律,而物体的实际加速度则是每个力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分力和加速度在各个方向上的分量关系也遵从牛顿第二定律,即:Fxmax,Fymay相对性物体的加速度必须是对相对于地球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而言的【例5】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力的关系,下列讲法中错误的是()A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遭到水平推力的霎时,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B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总是一致的,但与速度的方向可能一样,可以能不同C在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加速度与合力的方向
8、总是一致的D合力变小,物体的速度一定变小上一页下一页【例5】图中小球m处于静止状态,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烧断BO绳的霎时,试求小球m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思路点拨求解该题可按如下思路分析:分析烧断绳前后小球m的受力求烧断绳后小球的合力求出小球的瞬时加速度【例6】一个质量为20kg的物体,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匀加速滑下,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斜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37。求物体从斜面下滑经过中的加速度。(g取10m/s2)知识点4:牛顿第三定律1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F)和反作用力(F)总是大小相等、方向,且作用在。2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达式FF,其中F、F分别表示作用
9、力与反作用力,“负号表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方向相反。【注意】:1对牛顿第三定律的进一步理解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关键是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其关系如下:(1)同时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没有先后之分。不能以为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2)同性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性质一样的力,如作用力是弹力,反作用力也是弹力;作用力是摩擦力,反作用力也是摩擦力。(3)独立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在两个物体上各自产生作用效果,这两个作用效果不能互相抵消。上一页下一页(4)反向性: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反映了力的矢量性
10、,也反映了力的作用是互相的。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跟平衡力的区别与联络一对平衡力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同点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分别作用在两个互相作用的物体上力的性质不一定一样两个力的性质一定一样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互相依存,不会单独存在,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互相抵消各有各的作用效果,不能互相抵消【例7】关于两物体间的互相作用,下列讲法中正确的是()A马拉车时,只要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时才能前进B物体A静止在物体B上,A的质量是B的质量的10倍,所以A作用于B的力大于B作用于A的力C轮船的螺旋桨旋转时向后推水,水同时给螺旋桨一个作用力D发射火箭时,燃料
11、点燃后,喷出的气体给空气一个作用力,空气施加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前进【例8】如下图,吊于电梯天花板上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讲法中正确的是()A绳对物体的拉力和物体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物体的重力和物体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物体的重力与绳对物体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物体的重力的反作用力作用在绳上【例9】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加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13g,g为重力加速度。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大小为()A.13mgB2mgCmgD.43mg知识点5:超重和失重超重和失重的概念(1)超重: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2)失重: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精品】高中物理必修一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题型完美总结 高中物理 必修 牛顿 运动 定律 知识点 题型 完美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