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扩大内需的建议.docx
《城镇化扩大内需的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镇化扩大内需的建议.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城镇化扩大内需的建议(学习月刊杂志)2014年第十三期一、湖北县域城镇化与扩大内需不协调的原因一公共服务领域进入门槛过高,民间资本投资空间有限。在当前市场普遍供大于求的格局下,传统投资领域回报率低,绝大多数企业创新能力缺乏,市场没有新的利润增长点,社会自发性投资的意愿下降,这是当前民间投资难以启动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基础设施(如铁路)、金融、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进入壁垒过高,民间资本投资的空间有限。二城乡居民收入偏低,影响即期消费的实现。2012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840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低3725元。2012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7852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低65元
2、。湖北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我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目的和要求并不相称。城乡居民收入偏低的结果必然影响了即期消费的实现。三收入分布不平衡,中坚气力难发挥。近几年,尽管全省国民经济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却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详细表如今:一是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村为1由2000年的2.44:1扩大到2012年的2.65:1。二是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地区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与最低之比,由2001年为1.56:1扩大到2012年1.99:1;农村人均纯收入最高与最低之比由2001年的2.33:1扩大到2012年的2.45:1。三是居民内部收
3、入愈加不平衡,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与最低之比由2001年的3.66:1扩大到2012年的6.45:1。60%的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在平均数之下。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对居民消费构成严重制约。必须通过顶层设计使分配格局重构,才能提高居民消费倾向,提振消费。四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消费实力缺乏。目前,农民收入水平比城市居民收入水平落后10年,消费水平落后于城市居民消费水平13年左右,湖北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仅相当于城镇居民的三分之一。2000年农村居民消费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为14.9%,到2012年进一步降低到10%下面。近20年来,全省农村居民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
4、58.4%,下降到2012年的30%。这讲明占全省人口超过50%强的农村居民消费萎缩。长期的“二元构造使农民低收入、低消费的状况很难改变,成为制约湖北内需的一个重要因素。五社会保障水平不高,即期消费难提升。近年来,全省各级政府重视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规范制度建设,完善社会服务,各项社会保障事业获得显著成效,但总体上仍存在保障水平低、服务滞后等问题,尤其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健全,农民要承当的支出重,削弱了消费能力。随着住房、教育、医疗价格高企,在收入难以大幅提高以及社会保障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居民储蓄用于防老、养病、子女教育等意愿加强,当期消费遭到抑制,平均消费倾向总体下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镇 扩大内需 建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