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生物业发展规划-精品文档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市生物业发展规划-精品文档 (2).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省市生物业发展规划加快发展生物产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宏观领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规划,做好顶层设计;需要进一步发动全省各族人民,继续发扬艰辛创业精神,举全省之力,努力将生物产业打造为最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为此,根据省“十一五规划纲要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特制订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本规划中的生物产业烟草产业除外指的是从事生物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和生物技术服务的产业,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轻工、化工、生物能源、生物服务业等。本规划纲要规划期为年2020年,重点是“十一五时期。一、生物产业发展的思路、原则和目的紧紧捉住国家施行“生物经济强国和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机遇,围绕把我省建成绿色经
2、济强省的战略目的,施行“生物经济强省战略。立足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充分发挥生物产业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性带动作用,正确处理好资源、环境保护与加快产业发展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宏观指导,优化产业政策环境,促进投融资市场的发育,强化创新体系建设,构建优质服务体系,大力培养和集聚优秀人才;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基础、科技为支撑、企业为依托、效益为中心、制度为保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调整构造,合理布局,鼓励创新,激活机制,坚持走“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强化原料基地建设、品牌培育、市场开拓,延伸生物产业链;着力围绕五大主要任务、九大发展重点
3、,积极组织开展六个行动计划和施行两个专项工程,举全省之力,做大做强我省生物产业,促进我省由生物资源大省向生物经济强省的根本性转变,构成具有特色的产业竞争优势,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的作出重要奉献。二基本原则1、科技先导,创新先行。以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为重点,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辅助,构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品和技术为核心、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重点解决产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工程化和系统集成,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产品的产业集群;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生物技术与特色生物资源的有机结合,实现对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我省生物产业的整
4、体水安然平静综合竞争实力。2、发挥优势,突出重点。积极拓展市场空间,充分发挥市场对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着眼长远发展,超前谋划,发挥比拟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准产业发展突破口和关键环节,突出抓好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有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产业和产品,努力在重点领域实现产业或产品产业化、规模化大发展的突破性进展。3、开放合作,集聚发展。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介入国际国内合作,提高我省生物产业的国际化、当代化水平。借鉴国内外生物产业发展的成功经历,整合生物产业资源,避免产业同构和恶性竞争;在重点区域营造生物产业发展的适宜环境,集中投入,通过政府引导和市
5、场选择,构成若干个各具特色,以大企业集团为核心,专业化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产业集群;充分发挥生物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的辐射示范作用,促进全省生物产业的跨越式发展。4、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利用市场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加快生物产业发展;强化政府在统筹规划、营造产业政策环境、完善投融资体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在创新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示范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和推动力度;积极构建政府引导,企业和中介机构、服务组织介入,精简、高效的市场化服务体系。5、有效保护,持续利用。加强我省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强化对具有商品化开发潜力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监督管理,避免掠夺式开
6、发;探索合理的野生动植物驯化和产业化发展道路。重视种质资源开掘、保存与新品种定向培育,对特有、濒危生物资源施行抢救性保护、人工培育或扩繁,实现对生物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加大对外来有害生物物种的监测和防治,加快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重建,为我省生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6、统筹规划,协同发展。着眼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和构建循环经济的战略需求,加强传统生物产业的龙头企业与原料基地一体化建设,依靠科技进步,推进传统生物产业优化升级;将当代生物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超前谋划、合理布局,力争在重点领域获得突破。实现传统生物产业和当代生物产业的协同发展三发展目的将来15年发展的战略目的
7、是:立足我省特色和比拟优势,加大科技创新,调整优化生物产业、产品构造和区域布局,延伸拓展产业链,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基本实现我省生物产业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构建适应生物产业发展需求的产业研发体系、原料生产体系、加工制造体系和专业化服务体系,构成优势互补、互促共进的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构成若干知名品牌和一批大型龙头骨干企业集团,生物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明显提高,努力把我省生物产业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在部分领域具有知识产权优势的支柱产业。1、最近目的到年初步构成若干个具有较强国际国内竞争力的产业链群,做精做优传统优势生物产业,做大做强新兴生物产业。到年,生物产业九个重点发
8、展领域总产值超过1870亿元,增加值占全省GDP的7以上;生物加工制造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平均到达24;培育年产值20亿以上的企业35家,10亿元以上的58家,生物产业出口额达7亿美元左右。2、远期目的到2020年到2020年,把我省生物产业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在部分领域具有知识产权优势的支柱产业。生物产业的规模效应、集群效应、辐射效应和在建设绿色经济强省中的突破性带动效应得以充分体现,生物资源保护和受损生态环境的修复获得显著成效,节能降耗总体水平进一步提高,我省在全国生物产业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充分显现,部分领域技术水平步入国际先进行列。二、主要任务、发展重点和布局一主要任务1、做精做
9、优传统生物产业发挥我省气候类型多样、物种资源丰富等优势,统筹规划,加强原料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林产业、畜牧产业以及特色优势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提升糖茶胶等产品的精深加工水平,实现规模化经营、集约式增长,加强产业竞争力,稳固提升传统生物产业在我省经济中的地位。2、做大做强新兴生物产业充分利用生命科学和当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研究成果,促进生物技术与特色生物资源的有机结合,面向健康、农业、环保、能源和材料等领域的重大需求,努力实现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研制的新突破。重点发展关系国计民生的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特色生物资源深度开发、生物服务、生物能源等产业。以建设“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国家生物产
10、业基地为契机,构成优势资源链、科技链、产业链,将的生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从生物资源大省向生物经济强省的转化,争取在国际、国内当代生物产业领域分工中构成较高战略占位。3、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施行生物产业重大创新工程,推进生物产业创新体系建设获得突破性进展,生物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显著加强;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明显提高;初步构成布局合理、资源分享、运转高效的生物领域创新能力基础设施架构;培养和集聚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层次生物科技人才;在重要产业领域,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工艺瓶颈,努力构成技术链与资源链、产业链的协调发展。4、推进生物产业的聚集式发展以科技为支撑,立
11、足市场需求,以优质化、专用化、品牌化为主攻方向,加强产业规划和政策引导;依托生物产业基地、当代农业示范基地、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建设,构成生物产业的合理布局;延伸产业链,壮大做强生物骨干企业,促进中小型生物企业向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推进生物产业的聚集式发展。5、实现生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护已经耗尽和接近丧失的野生生物物种资源;加大优良物种的开发利用和规模化人工原料基地建设,构建生物产业标准化体系,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好现有资源。探索一条保护和开发并重,实现生物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二发展重点1、生物医药以道地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为基础,加强中药、天然药物
12、关键生产技术研究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加快药品质量控制体系建设,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到年人工种植药材达120万亩左右,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100亿元以上,增加值40亿元左右。加强中药资源普查,支持道地药材GAP种植基地建设和原产地申报认证工作、濒危药用动植物的人工保护与驯化,以及拟生态条件的规模化生产;支持中药技术标准、疗效评价体系和安全用药保障体系的建设。以动植物、微生物药用资源为基础,应用先进技术开掘天然活性物质有效活性部位和有效成分,在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的同时,构建具有特色的原料药和药物中间体产业。最近重点产品:甾体激素类药物原
13、料、辅酶Q10、紫杉醇、三七总皂甙、灯盏花素、大黄藤素、龙血竭等。在对具有显著疗效的复方中药和彝药、傣药和藏药为重点的名药名方二次开发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具有新疗效、新剂型的地方传统名药和民族药新品种。最近重点产品是:白药系列、三七系列、天麻系列、灯盏花系列、叶下珠系列、灯台叶系列、薯蓣系列、山海棠系列等。支持以抗艾滋病、心脑血管病、肿瘤、结核、免疫缺陷重大急性传染病和慢性疾病,以及戒毒等为重点的新药创制;针对肝炎、艾滋病、脊髓灰质炎、脑膜炎、流感等严重传染病和突发性疾病,大力发展新型预防性和治疗性疫苗;针对血液传染病、泌尿生殖道感染等疾病,发展新型诊断试剂和产品;以重大跨国动物疫病、危害公共卫
14、生安全和人类健康的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有害生物物种入侵的安全性评价及食品安全为重点,开发方便快速的检测技术和相关产品。2、糖、茶和天然橡胶蔗糖。继续保持糖业基地在全国的地位,加强蔗区基础设施建设,稳定种植面积,引导基地向宜种区域集中,减少陡坡地种植,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栽培技术,提高单产和含糖量;开发和引进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进一步提高出糖率,开展蔗糖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努力降低吨糖成本,开发天然糖和有机糖等多元糖产品,发展深加工,知足市场需求;切实提高综合经济效益;进一步整合资源,发展壮大企业,提高行业集中度和竞争力。到年,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400万亩左右,糖产量达250万吨,总产值105亿元
15、以上,其中农业总产值超过35亿元,工业总产值70亿元以上。茶叶。推进基地建设规范化、产品加工标准化、品牌打造国际化。加快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大力改造现有中低产茶园,建设无公害含有机茶园。强化普洱茶原产地保护和品牌保护,加快普洱茶质量技术标准的制定和认证工作,推进清洁生产,规范行业管理,打造世界著名的普洱茶品牌。积极开发茶叶新品种与深加工产品,进一步提高茶叶产业整体科技水平,做精做专红茶、绿茶。以大企业、大品牌为龙头,加强我省茶叶在国外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开展茶资源综合利用,采用高新技术提取茶多酚、茶色素、茶皂素、茶多糖等功能性成分。到年,全省茶园面积发展到400万亩左右含150万亩无性
16、系良种茶园,茶叶产量到达20万吨,农业总产值6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100亿元左右。天然橡胶。稳定省内现有橡胶种植面积,强化品种选育,进一步提高种植、管理水平,建成中国最好的天然橡胶原料基地;积极寻求与周边地区的产业互补,拓宽原料;;调整天然橡胶产品构造,适当压缩SCR5标准胶的生产,增加SCR10、SCR20标准胶及浓缩乳胶生产,加快扩大子午线轮胎专用胶和航空专用、低蛋白浓乳等产品的产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天然橡胶的综合利用。到年,省内天然橡胶种植面积稳定在450万亩左右,年产干胶32万吨,力争工农业总产值到达80亿元左右。3、生物化工提高酶工程和代谢工程的研发能力,加强新菌种的挑选和对现有
17、重要酶种、生产菌种的改造和提升,重点发展:重要工业用酶制剂,以天然香料为主的香料加工,以松节油和脂松香为重点的林化工产品深度开发,以印楝、除虫菊和微生物农药、微生物肥料为代表的生物农药与生物肥料,以薯蓣、番麻皂素深加工为代表的药物中间体及甾体激素,以烟草综合利用为重点的高附加值生物化工原料及产品,以及具有比拟优势的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等产品。重点扶持一批有市场前景,能拉动产业发展的生物化工高新技术产品开发项目。年,工业总产值达20亿元左右,工业增加值8亿元。4、林纸根据建成全国重要的林纸一体化产业基地的目的,以木纤维原料制浆造纸为重点,积极发展竹、蔗渣、麻等非木材纤维制浆造纸。大
18、力推进林纸一体化,合理分区布局,集中建设基地;依靠科技,创新机制,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大规模、高起点,加快我省林纸产业的发展。到年,制浆生产能力到达150万吨,造纸能力到达120万吨,配套造纸林基地82万公顷,工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40亿元左右。5、花卉园艺通过花卉新品种引进与选育、野生花卉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加快新品种研发,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优势花卉品种,建立花卉、绿化植物种子、种苗及种球的繁育体系,逐步替代进口。强化种植、病虫害防治、采后处理等技术的集成应用。以鲜切花为重点,拓展延伸产业链,积极发展鲜花、干花生产,花卉种业,绿化苗木,观赏植物培育,加
19、工储运、物流配送,构成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花卉、绿化园艺生产企业群和花农合作组织联合体,不断提升花产业综合竞争力,努力将打造成为亚洲最大的花卉生产出口基地、种苗种球繁育基地和交易中心。到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到达43万亩,总产值约140亿元,力争鲜切花产品出口率到达30以上。6、丝、麻捉住“东桑蚕西移的发展机遇,以市场为导向,技术为支撑,培育和推广优质蚕、桑品种,加快优质原料基地的建设步伐。调整茧丝绸产业构造,解决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有效延伸加工产业链,提升产品质量和产品档次,加强市场竞争力。到年,确保全省有效桑园面积150万亩,年产鲜蚕10万吨以上,总产值35亿元左右,其中
20、农业总产值15亿元左右,工业总产值10亿元左右。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构建安全、可控的工业用大麻良种繁育为支撑,速生、高产种植为基础,麻全秆清洁型制纸浆造纸、麻纤维原料加工、麻籽仁油脂与蛋白加工、药用标准提取物等五大序列产品加工业为龙头,营造环境,培育龙头企业,带动高档纸、纺织与技术纤维、油脂化工、保健食品、生物药等后续深加工产业群快速发展,力争把工业用大麻产业培育成为我省具有较长产业链和宏大市场发展空间的新兴产业;重点解决适应冬季小春种植的亚麻品种、种植技术规程和清洁生产技术,利用冬季闲田在适宜区施行亚麻规模化种植和初加工,提高亚麻纤维质量和档次。到年,麻类种植基地发展到150万亩左右,
21、农业总产值超过15亿元,工业总产值超过25亿元,工业增加值10亿元左右。7、生物质能源积极争取列入国家试点省区布局,并结合实际制定施行方案。着力解决生物质能源植物的规模化种植、低成本生产加工和综合利用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逐步降低生物能源产品的生产成本,促使非粮原料生物质能源实现规模化工业生产。以燃料乙醇为突破口,支持以发展薯类、糖蜜等非粮食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以生物柴油为重点,积极发展小桐子、橡胶籽等木本油料植物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分别选育出35个适宜不同地区种植推广的速生、高产油料植物品种和甘蔗、薯类作物新品种,构成2030万吨燃料乙醇、510万吨生物柴油示范生产线及其配套的
22、原料基地,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生物质能源试验示范基地和良种选育基地。年,力争实现总产值25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0亿元左右,工业总产值15亿元左右。8、生物服务立足,充分利用西南地区、乃至周边国家生物多样性的资源优势,致力于生物多样性构成机制、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深化研究,着力强化濒危物种、特有物种抢救性保护和可再生性开发,依托中国西南野生种质资源库、民族药、天然药种质资源库及化学标准品库、生物基因库、GLP和GCP实验室等,积极培育基因档案服务、生物信息服务、生物技术合同研究等生物服务业。与此同时,加快野生灵长类动物、高度近交版纳微型猪等实验动物材料、动物模型及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到年,力争总产
23、值达10亿元,基本构成以创造知识或提供科技服务为产品形式,面向国际、国内的特色鲜明的生物服务产业。9、其他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重点发展果蔬、食用菌、畜产品和马铃薯加工等具有比拟优势的农副产品加工精深加工。果蔬。支持骨干企业依托资源优势,加强种子基地建设,通过“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等多种形式,加快开发热带、亚热带果品、小粒咖啡及精细蔬菜、反季蔬菜、野生蔬菜等特色果蔬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及其精深加工,提高综合利用水平,扩大国外和省外市场份额。积极开发果蔬汁、果蔬粉、切割蔬菜、脱水蔬菜、速冻蔬菜、果蔬脆片、干果等新产品及其果蔬皮渣的综合利用。到年,总产值达200亿元以上,其中农业总产值170亿元左右,
24、工业总产值30亿元左右,使我省成为全国重要的无公害果蔬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食用菌产业。加强野生菌资源的调查和保护,推广封山育林育菇,大力推进野生食用菌人工促繁基地建设,确保野生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广冻干技术,改良野生食用菌加工工艺,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产品品质;积极发展特色人工食用菌;建立和完善以冷链为核心的省食用菌专业化物流体系;大力发展以食用菌为原料的功能性食品、保健品,扩大出口创汇。到年,全省食用菌产量达15万吨,总产值50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达40亿元左右,工业总产值10亿元左右。畜产品。稳定发展生猪生产,加快发展以草食家畜为主的商品型、外向型、常绿型草地畜牧业,突出畜产品的深加工
25、和商品率,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走以加工带养殖、连市场的路子,重点建设标准化、无公害、外向型畜产品生产及加工基地。在稳步发展地方特有品种专用型和适应商品肉类市场发展需求的猪肉深加工的同时,抓好肉牛、肉羊的深加工;大力发展冷却肉、分割肉和直接食用的各类熟肉精制品;提高机械化屠宰比重,建立和完善肉类生产全经过的安全质量保障体系,全面开展质量体系认证,保障肉类产品的安全与卫生,加强市场竞争力。加快奶牛、奶水牛、奶山羊养殖基地建设,采取集团化生产经营形式,构成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积极发展消毒鲜奶、液体奶、酸奶、风味奶、奶粉、乳饼、乳酪等产品,努力开拓周边国家及省份市场。使畜产品人均占有量到达全国先进水
26、平,成为全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到年,肉类总产量到达450万吨,奶产量到达50万吨,禽蛋产量达25万吨;畜牧养殖业产值500亿元左右,畜产品肉制品、乳制品、禽肉制品、蛋奶制品、皮革制品加工工业总产值200亿元左右。马铃薯。加强优质、高产、抗逆等专用马铃薯品种的选育,培育高淀粉型、食品加工型、高蛋白型等专用加工品种;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力争在种薯生产、原料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及市场开拓等方面获得突破,重点发展马铃薯全粉、精淀粉、专用淀粉、变性淀粉、薯类食品以及淀粉型可降解塑料等;建成亚洲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和加工基地。到年,马铃薯种植面积达800万亩,总产量1500万吨,总产值100亿元以上
27、,其中农业总产值65亿元以上,工业总产值35亿元以上。三发展布局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态势、以及生物优势资源、产业基础的地域分布,从构建产业链群的需要出发,统筹规划生物产业的加工基地、原料基地和生物服务业的发展布局。加工制造基地和服务业要充分体现聚集发展的原则,集中要素投入、加快发展;原料基地的建设要以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为依托,加工制造为保障,相对集中连片布局,构成以点带面、点状辐射与带状推移相结合的区域生物产业发展格局。即:以建设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为战略支点,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逐步构成“一个核心区、六个特色产业片区和一个生物质能源基地的发展布局,促进区域优势互补,产业联动发
28、展。一个核心区:发挥省会城市在生物产业发展中的辐射、引领作用,依托其人才、技术、资金、信息较为集中的优势和交通便捷的条件,构成生物技术研发、人才和技术成果聚集、国际信息的沟通中心,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等当代生物产业和生物服务产业,进一步强化和提升作为生物产业发展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六个特色产业片区:中片区、玉溪、楚雄、曲靖大部,重点发展花卉、蔬菜、生物医药、畜牧、野生食用菌、绿色食品、干果、生物化工等产业,在此基础上,以为中心、玉溪、曲靖、楚雄等中城市群为依托,构建特色生物资源精深加工基地;东北片区昭通、曲靖宣威、富源和会泽,重点发展畜牧、天然药物、绿色食品、蚕桑;东南片区文山、红河,重点发展以三七
29、、灯盏花等为主的天然药物、优质水果及加工、畜牧、蔗糖、茶、麻等特色产业;西南片区版纳、临沧,重点发展林竹纸、茶、糖、胶、麻、热带亚热带花卉和果品及加工、南药、傣药、林化工;西北片区大理、丽江、迪庆、怒江,重点发展绿色和保健食品、草食畜及乳业、野生食用菌、特色花卉、民族药、蚕桑、干果;西片区保山、德宏,重点发展蔗糖、香料、绿色食品、非木浆纸、蚕桑、麻、畜牧、天然药。一个生物质能源基地建设:在南、西等重点产糖区和薯类适宜种植区集中布局燃料乙醇原料基地和酒精生产线,在成品油消费量大的地区集中进行脱水、变性生产燃料乙醇;在澜沧江、金沙江、南盘江、红河等四大流域的干热河谷地区布局以小桐子为重点的生物柴油
30、原料基地及油料初加工,在中布点精深加工。三、施行六个重大行动计划和二个专项一创新体系建设行动计划围绕生物产业发展目的、主要任务和重点,针对生物产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启动生物产业创新体系建设行动计划,依托我省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产业基地建设,施行重大创新工程,构建可支撑生物产业持续发展的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发体系、生物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服务体系;以开发产业核心技术为目的,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依托有一定实力和条件的高校、研究院所和大型企业,有重点地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生物工程技术中心和实验室。选择一批产业链关键环节中关联度大、能够构成自主知识产权、有利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大科技项目,组织施行
31、生物产业重大科技攻关计划,推动我省生物产业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针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间环节,组织施行重大产业化项目培育计划;通过鼓励和支持开展工业性试验中间试验、中试生产,介入国际、国家产业和产品标准制定等,着力帮助产业化的施行主体解决好生物领域重大应用成果产业化前期的关键技术、工艺、标准等问题,有效缩短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周期。进一步确立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科技成果转化力度。积极支持主业突出、技术能力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企业集团,建立国家级、省级的企业技术中心。力争到“十一五末,生物产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大多数科技攻关项目由企业提出,大多数技术成果由产学研的有效结合加
32、以实现,大多数研发经费来自企业,大多数新兴生物产业企业融入自主创新的活动中,促进我省专利技术转化施行率显著提高;推动企业介入制定一批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培养一批复合型创新人才;着力建设1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研究开发具有重大实用价值和市场价值的100个新药与100个专利新产品并实现产业化。二良种选育与推广行动计划利用我省低纬高原海拔跨度大,气候类型多样,生态多样性,动植物和微生物品种丰富的优势,结合转基因技术、分子定向育种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胚胎工程技术和传统遗传育种技术,重点选育、引进一批优质、多抗、专用的动植物新品种,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农经作物良种选
33、育基地;支持利用荒漠地、干热河谷、山坡地等边际性土地实现高产、高油生物质能植物的育种及新产品产业化。围绕省的优势和特色农经作物、林草、畜禽等,建立原原种、原种、生产种等多级良种快繁体系,组织施行良种产业化项目,培育具有竞争力的种子企业。加强对基地农民的适用技术培训,重视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三优质专用原料基地建设行动计划充分借鉴烟草产业打造第一车间的经历,从生物产业工业化大生产的需要出发,围绕生物产业九大发展重点,制订科学的优质高产种植、养殖规程,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加大原料基地的科技和资金投入,打破行政区划界线,作好优质专用原料基地建设区域布局,根据规模化、良种化、优质化、标准化、专用化
34、的要求,遵循生物适生性规律,在海拔高度相当、地缘相邻的地域集中布局建设各类生物产业原料基地;鼓励和引导各类企业,根据“公司+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产业化运作形式,介入标准化基地建设;进一步提高优势产区农民的科技素质,选择一批重点乡镇和标准化示范基地,推动标准入户和产地品牌的创立,建立完善以“绿色证书和“青年农民培训工程为主的农民技术培训教育体系。四特色产业链培育行动计划围绕产业链的培育,做好宏观规划与顶层设计。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为主要支撑,以推进特色资源的高起点、高水平开发和推进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构成、加快区域特色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选择产业关联度强、带动效应显著,对当地经济
35、发展具有全局性、重要性影响,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通过对其相关重要环节统筹设计,运用先进的发展理念和管理形式,促进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系统地解决产业链各环节发展的瓶颈问题,培育构成若干特色生物产业链。以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链延伸、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为目的,以关键技术的工程化集成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示范为主要内容,围绕生物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加快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产业化,力争在我省具有技术基础和优势的领域构成产业突破和跨越式发展。坚持“特色突出、重点突破、聚集示范的原则,发挥政府财政性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的引导作用,选择一批以当代生物技术为支撑的重大自主创新成果,组织施行
36、产业化示范工程,促进产学研结合,培育构成若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五生物资源保护和环境生物修复行动计划重点支持抢救性收集重要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人类遗传资源,做好生物资源的编目工作,建立资源调查数据库;建设原生境、种质库、种质圃、试管苗、DNA库、繁衍与评价试验基地等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设施;加大鉴定评价特异生物资源和“分子身份认证的工作力度。结合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大江大河流域防护林工程、经济林基地建设工程等,加强优良品种无性系快繁基地建设,与森林病虫害检测、预警及其综合防治体系建设相结合,构成造林生态修复森林健康良性互动。开展湖泊生物修复、退化草地恢
37、复等领域的配套技术集成和产业化。同时,以生态保护为中心,强化生态动力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集成,建设具有特色的生态植物园。六国际国内合作行动计划紧紧捉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及国家施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相关政策和有利条件,发挥生物产业基地、特色生物产业链等产业聚集及招商引资的平台作用,进一步促进我省生物产业发展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融入全球的分工与合作,积极组织介入重大国际合作计划或国际合作项目,推进中-美、中-欧生物技术沟通与合作,广开渠道,吸引国际、国内的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广泛介入生物产业的发展,提升生物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化水平。充分利用我省生物技术和人才
38、的比拟优势,以境外替代种植,发展替代经济为依托,重点推进中国老挝、中国缅甸边境地区示范工程建设;提高我省生物产业在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影响力和奉献度。七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专项根据“建成中国种质资源、基因资源保存与应用研究的重要基地,建成特色鲜明的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成中国西部地区生物产业发展的示范园区的三大功能定位,重点围绕生物医药、当代农业、生物资源精深加工和生物服务等领域,依托高新区及其周边的智密区,建设“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结合生物优势资源的地域分布,有选择地建设几个重点扩展区,构成“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和扩展区相结合的布局。到年,重点培育年产
39、值1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5家和与之配套的骨干企业,构成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当代生物产业实现年工业总产值500亿元以上,初步实现产业基地的规模效应、集群效应、辐射效应和带动效应。八当代农业科技创新园专项在“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规划的总体框架下,结合实际与发展需要,整合北郊茨坝片区的科技、教育、人才、土地资源,以先进技术应用为基础,以推动和促进优质农产品提质增效、充分挖掘农业资源潜力为目的,以当代化综合管理为手段,围绕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孵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高新精农产品深加工、农业科技成果及产品交易四大功能定位,搞好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当代农业生产示
40、范,构建当代农业科技创新园,建设农业科技支撑体系、人才培育体系、农资展示和交易中心,促进当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四、保障措施一加强宏观指导,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生物产业的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以省政府主要领导为召集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的生物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生物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构成推进生物产业发展的合力,确保我省生物产业发展的各项任务、目的、配套政策等得到全面落实。建立健全生物产业统计体系和相关工作机制,为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可靠根据;建立政府与国内大院、大所和大企业的联络沟通机制,提高生物产业的开放合作程度。制定全省生物产业九大
41、重点发展领域专项规划,定期和修订全省鼓励发展的重点产品目录,作为各级政府招商引资、产业布局、配套投资、政策倾斜的根据,真正把生物产业作为全省战略性产业予以重点扶持。加大对生物产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根据“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一批服务领域宽、组织化程度高、经营机制灵敏、带动能力强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产销协会,并在税收优惠、财政补助、金融支持等方面给予扶持,壮大各类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发挥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物资供给、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作用。二完善政策法规,营造良好环境进一步落实国家和我省已经出台的生物产业优惠政策,消除制约瓶颈,强化政策施行的组织措施,建立政
42、策执行的监督检查制度和信息反应机制,使已有政策真正落到实处。积极争取国家的优惠政策,不断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着力健全有利于促进生物技术发展和专利技术产业化的法规政策体系,强化以专利权、植物新品种为重点的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相关的奖励机制,规范流通秩序,健全市场机制,营造有利于生物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三创新投融资体制,拓宽融资渠道建立生物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科技平台建设资金和重点科技项目攻关资金,根据“限定投向、专款专用、确保重点、讲求效益的原则,安排使用好专项资金,探索建立资金滚动发展机制,重点支持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技术成果产业化,支持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发
43、挥各级财政投入的引导和整合作用,引导社会资金介入生物产业发展,尽快构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生物产业投入体制。建立完善企业内部信誉制度,健全社会信誉担保体系,加强银企合作,争取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积极推动从事生物产业的公司,通过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扩大融资比例。鼓励国内外风险投资机构、国际大公司、民营企业和社会资金,对生物产业进行投资。鼓励生物产业的科技人员,以无形资产入股,放宽对无形资产持股比例的要求,允许并鼓励生物企业或个人捐赠建立生物技术研究基金(捐款税前列支),允许专利技术(或可评价的技术)在银行抵押贷款、加速折旧等。积极构建产业风险保障机制。建立生物产业风险投资机制,
44、鼓励对生物产业的风险投资,由政府扶持,成立风险投资公司,设立风险投资基金。主要推行保护价订单收购,建立产业风险保障体系,有效降低产业基地的入市风险,确保产业健康发展。四发挥产业聚集效应,促进行业优化整合对重点生物产业基地进行统一规划,促进生产要素向最适宜区域的优势产业集中,不断优化产业构造。引进培育战略投资者,提高产业集中度,构成若干各具特色,以大公司、大企业集团为核心,专业化中小企业协调配套的产业集群,充分发挥生物产业的集聚和扩散效应。坚持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选择,加快重点行业整合步伐,推动优质资产向优势企业和优势地区集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采取股份制、联合、兼并、出售、合资、独资、租赁等多
45、种形式,支持、鼓励和引导企业进行联合重组,鼓励非生物企业对生物企业的战略投资,解决生物产业“散、小、弱的问题。五大力培育生物产业人才队伍根据发展生物产业和生物经济的要求,重点培养生物技术原始性创新、工程化开发、高级经营管理、产业技工等各类高技能人才;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为生物产业提供优质的学历或非学历教育资源,鼓励行业协会积极介入生物产业人才培养;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优化人才使用环境,为我省生物产业发展建设一支规模适当、质量上乘、构造合理的人才队伍。六施行生物技术标准战略,构建高效的生物产业配套服务体系施行生物技术标准战略,完善质量认证体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生物产品质量
46、标准和行业质量标准。优先建立优势农产品“绿色质量认证体系,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管理和监督网络,建设和完善一批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农业环境质量、药物残留等专业性或综合性监督检测中心、认证中心,提高检测水安然平静服务能力。大力发展为生物产业服务的中介机构,完善技术市场、产权交易中心、物流中心和劳动力市场,建立生物资源专利及知识产权信息开发应用公共服务平台。在科技成果评估、交易、仲裁、认证、公证,以及专利保护、信息的沟通与沟通等方面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和对生物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七施行名牌推进战略,创新市场营销形式以特色资源为依托,开发名牌特色产品,争取市场主导地
47、位。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被列为国家外贸重点支持的名牌出口商品的生物产业企业,由省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对获得省著名商标和省名牌产品的生物产业企业,由企业所在地(州、市)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通过鼓励施行名牌推进战略,培育和发展生物产业本身的名牌产品支撑体系。积极创新各种市场营销手段,鼓励在生物产品生产、加工集聚区建立大型销售市场和当代物流配送体系,促进电子商务体系建设,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构成从名优产品到优势产业链的整体效益。八注重生物产业宣传工作,努力构成发展共鸣充分利用媒体专栏、网络、会议会展等形式,加强生物产业宣传工作,在全社会树立“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是生物产业发展基础的观念,以及“具有雄厚的以生物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宏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将的生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任务和必由之路,也是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的共鸣,举全省之力把我省生物产业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在部分领域具有知识产权优势的支柱产业。同时,通过围绕生物产业发展政策、发展重点、主要任务、创新成果、创业成功经历等开展宣传,以及鼓励社会围绕生物产业发展献言献策构成良好的产业发展舆论气氛,提高生物产业的国际国内知名度,促进生物产业开放合作良好局面的构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