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微型企业发展中的地位(精品推荐).docx





《文化创意微型企业发展中的地位(精品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创意微型企业发展中的地位(精品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化创意微型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在我国“群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重庆市文化创意微型企业蓬勃发展,呈现出众多特征。高校作为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基地、创业项目孵化的摇篮、创业基地建设的主阵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辐射源、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起源地,在文化创意微型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重庆市文化创意微型企业的现状和优势表明,高校助推重庆市文化创意微型企业发展能够通过下面途径:一是通过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强众创空间建设和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整合学校资源;二是要对接好、利用好、宣传好政策措施,整合政策资源;三是通过“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多帮一联络带动,延伸政府职能;四是做好投融资服务,扩大宣传影响
2、,引入社会资源对接园区发展。关键词:高校;文化创意;微型企业;重庆市;群众创业;万众创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经济构造的战略性调整,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在我国“群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重庆市发展文化创意微型企业既是一个重要的区域发展战略举措,又是一个国家发展战略设想。自2010年9月重庆市在全国率先大力发展微型企业以来,逐步构成以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失业人员、军队复员人员等4类为重点人群,以科技创新、电子商务、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特色效益农业等5类产业为扶持对象的政策体系。重庆市通过出台一系列鼓励和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使文化创意微型企业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良好势
3、头。文化创意微型企业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主要从事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以及其他辅助服务(文化用品、设备、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等9大规模较小投入较少的行业。其主要特征为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和强融合性,雇员(含投资者)一般在20人下面,创业投资金额在10万元下面,产品或服务单一,经营规模较小1。高校在重庆市文化创意微型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高校是文化创意微型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依托,大学生是文化创意微型企业发展的主力军。文化创意微型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重庆市高校提供大批优
4、秀的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需要重庆市各高校面对文化创意微型企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面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提升服务社会及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在渝高校要在积极整合学校资源、对接政府政策、延伸政府职能、引入社会资源等方面,为助推重庆市文化创意微型企业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当前,重庆市高度重视文化创意微型企业发展,文化创意微型企业发展数量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明显,园区建设逐步构成规模,政策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创业群体不断扩大,文化创意微型企业发展呈现欣欣向荣的势头。怎样定位高校在文化创意微型企业发展中的地位,怎样发挥高校在助
5、推重庆市文化创意微型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一、高校在文化创意微型企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高校拥有助推文化创意微型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凸显,服务地区、产业、行业、微型企业的意识和能力也不断加强2。(一)高校是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基地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高校的角色地位决定了其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奉献。文化创意微型企业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人才3。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不仅是发展文化创意微型企业本身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高等教育办学思想、创新人才培
6、养形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达成立德树人目的的重要方式。当前,重庆拥有57所高等院校,逐步建立起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的整体方案,开展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在助推重庆市文化创意微型企业发展中起到了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二)高校是创业项目孵化的摇篮创业项目的孵化是发展文化创意微型企业的基础。高校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教育优势对创业项目的孵化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高校通过穿插学科的设置,能够衍生出具有创业价值的各种项目;高校通过创业项目的评选遴选,能够发现具有创业价值的项目;高校通过对创业项目的指导与服务,能够帮助其成长壮大,到达创业成功的目的。近年来,重
7、庆市开展的各级各类创业大赛达数十项,仅2015年开展的创业大赛,就包括了“创启将来国际青年科技创业大赛、全国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我是创客重庆创业大赛、“创将来重庆首届创业大赛、“第四届泛海扬帆杯青年创业创新大赛、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暨重庆市首届众创大赛(高新杯)等近10余项赛事。重庆市各个高校也积极依托各级各类大赛组织开展校内预选赛,或自行组织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逐步构成了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商业机构、高校广泛介入的创业大赛热潮,通过培育、孵化和指导创业团队、创业项目参加各级各类比赛,高校成了创业项目孵化的主体和摇篮,为重庆市文化创意微型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
8、)高校是创业基地建设的主阵地高校具有创立创业基地的动力和积极性。各个高校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革人才培养形式、促进就业的角度出发,把创业基地的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的手段和方式,为创业项目提供孵化的硬件条件,为人才培养提供实习实践的基地,具有建设创业基地的动力和积极性。高校具备创业基地建设的现实条件。高校具有较为充裕的资金支持和相对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以学校投资为主体,不以盈利为目的,能够为创业团队提供高效、优质、低廉的创业服务。高校在建设创业基地,推动重庆市文化创意微型企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重庆市各高校已经建立起的创业基地达20余个,首批由重庆市教委认定的创业示范基地就达10个,吸纳了
9、大批创业团队入驻。具有代表性的创业基地包括:四川美术学院大学生文化创业微型企业园。园区面向重庆大学城,以文化创意为园区特色项目,具有12万平方米的面积,成功创办微型企业131家,建设孵化团队80余个,创业带动就业1500余人,成为特色鲜明、成效突出的创业基地。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园区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器,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基地,已有100多家高科技企业进入园区,同时配套建设了“重庆大学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小微企业孵化基地。重庆市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园逐步构成互联网产业、电子信息、创意文化产业、创新型服务业、智力密集型产业5大主导创新产业集群。截至目前,科技园在孵企业119家,
10、其中学生企业83家,老师企业22家,师生企业共占在孵企业总数的88%。(四)高校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辐射源高校是实现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创意成果转化和服务创意经济的平台,是引导社会各界认识创意、体验创意、消费创意、享受创意的基础阵地,具有强大的创意资源聚合与创意辐射能力。十分是高校打造产学研一体平台,对聚集人才、带动产业、营造气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校已经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辐射源。以高校为依托,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体,以大学生作为建设主体、服务对象和消费群体,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逐步构成了研发设计创意产业、软件设计创意产业、建筑设计创意产业、文化传媒创意产业、咨询策划创意产业、时髦消费创意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 创意 微型 企业发展 中的 地位 精品 推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