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芦笙舞的现代传承.docx
《苗族芦笙舞的现代传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苗族芦笙舞的现代传承.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苗族芦笙舞的现代传承(贵州民族研究杂志)2014年第六期一、贵州苗族芦笙舞的发展现状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今天,尽管原始芦笙与芦笙舞的地位与传统仍在,但青年一代对其厚重的情感与心理却在逐步向社会生活的边缘滑落。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未得两全,怎样应对外来事物,怎样在时展中传承民族艺术,怎样处理与其他民族文化的沟通互动,是一项困难却必须解决的课题与责任。作为苗族传统文化的芦笙舞,既源于苗家生活又是苗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受众多当代因素的影响,以致苗家芦笙舞逐步进入了一个时代的两难境地。首先是外部大环境的冲击,包括国民经济条件的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发生,以及当代媒体对传统生活形式的侵入,人们的生活发
2、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视电脑、互联网、手机媒体等各种当代化物品的出现,不仅吸引了老一辈人的眼球,也使得新一代群体沉迷于此。通过当代通讯进行的情感沟通与人际交往逐步取代了传统广场式与节日礼仪性的活动,使得通过芦笙舞到达沟通互动的生活形式,远远落后于当代网络通讯,也逐步在青年一代心中构成芦笙舞无趣的潜在意识。十分是部分村寨随着留守老人、儿童数量的逐年递增,青年一代包括一些芦笙传习人都在城市做工,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得大家逐步淡化了对传统技艺的重视、学习与精进。这些都是大环境的改变,与过去芦笙舞多发生与活动在相对封闭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其次是中间传承层面的脱节,贵州苗族没有文字,传统芦笙
3、艺术的传承在快节拍的生活中未能实现有保障、有质有量的传承、保护与教学。在当代文明的冲击下,一方面青少年对于芦笙舞的热忱在递减,包括很多民间艺人的后代,有的在城里务工,有的在接受当代学校教育,这与过去千百年来芦笙舞口传身授的传统环境大相径庭。有的村落即便办了芦笙舞学习班,可是孩子们既要搞好文化课,又要帮助家里忙农活,假如没有固定的时间、场合及师资,是很难把这门艺术继续完好地传承下去的。另一方面已经怀有芦笙技艺的人们要么也在城市务工,要么没有“生源,传承方式的单一化留不住学习者,而过去那种家庭与村落式的教授也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与施行,导致教与学、传与承、老与少之间的断层。再次是微环境中接受群体的心理
4、在发生变化,对芦笙艺术的积极主动性在逐步萎缩与退化。在没有来得及理解、吸收与承继本体文化与传统的同时,即迅速地汲取外来文明,外国的月亮是圆的,外来的文化是先进的,盲目地接收无益于培养青年一代对本民族文化及传统的自自信心与自豪感。而部分领导也在不断呼吁要创新芦笙艺术、改革芦笙舞,殊不知民族的即是世界的,继承与发展本为两种指标,是国家在制定文化政策时的整体方向,在一个舞种或是一个剧目中,既要发展又要继承,结局只能是四不像。原始崇拜与巫教文化在芦笙舞中留下了较深的印记,这恰是苗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当今社会中仅存的为数不多的原生态歌舞艺术,对世人具有强大的震撼与吸引力。因而继承与保护才是根,只要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苗族 芦笙 现代 传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