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优化(精品).docx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优化(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优化(精品).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优化我国工程教育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宏大变革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历史性跨越,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构成多层次、多类型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不少问题与挑战1。针对工程教育快速发展经过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我国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主要措施包括:(1)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加强实践教学,深化人才培养形式改革与创新;(2)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3)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分享;(4)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构建我国工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2。其中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国际上很多国家已经开展,其对工
2、程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证明。因而建立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对于提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以及确保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2013年6月19日,我国被正式接纳为(华盛顿协议)预备会员,这对于我国提高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提升我国工程技术领域应对国际竞争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1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下课程体系改革发展大概情况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一般由八个指标构成,分别是学生、专业教育目的、学生成果、持续改良、课程体系、师资气力、教学设施、学校支持等。其中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课程设置,为了能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有企业或行
3、业专家介入。我国各高校在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经过中,发现课程体系设置能否科学、合理、会规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进而影响专业培养目的、毕业要求的可达性。因而各高校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要求,提出了各个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做法和经历。西北工业大学的张清江等通过调研我国工程教育与专业认证发展历程,对我国航空航天专业与其他已获得资格专业进行比照分析。并结合国际航空航天质量体系认证中的要求,从航空航天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必要性、专业特点、航空航天工程教育现状等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结合当代中国工程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针对航空航天类专业认证的新方式、新方法,并对航空航天工程教
4、育专业认证需要注意的特性进行讨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会强等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通过明确培养目的,解析培养要求,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毕业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课程体系改革探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任红卫等分析了我国工程教育的现状,并讨论了在工程教育专业背景下电气专业的教学改革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浙江工业大学姜理英等人基于对工程教育专业论证的国际比拟,结合环境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必要性,从培养计划的调整、课程体系的优化、实践教学的强化和师资队伍的提升四个方面,综合系统地提出了对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内容进行全面优化和提升的途径。张秋根等人根据环境工程专业规范
5、和认证标准要求,以南昌航空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对其核心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两方面进行了优化与规范的讨论。为了重视国际认证的引领作用,加强专业办学品牌建设,突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动专业的航空航天办学特色,紧跟国内能动专业人才需要,提升其人才培养质量与专业竞争力,进而拓宽本身生存发展空间,因而需要开展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能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2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下南航能动专业课程体系优化通过对国内外本科院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分析与研究,利用对中国近几年的专业认证与评估成果的调查与研究,对其进行梳理,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课程设置要求,根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能动专业建设相关内
6、容与特色,以培养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工程教育专业人才为目的,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动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以培养要求为基准,着手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并对本科培养大纲进行相应的修订,进而实现培养目的。确定能源与动力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修总学分数不能少于180学分。2.1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能源与动力专业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是指该专业学生必须把握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11学分、大学物理6.5学分、大学英语模块10学分、C+语言程序设计3学分等方面共六门课程,总共30.5个学分。因而能源与动力专业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约为17,到达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至少占总学分的15%的要求。2.
7、2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主要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该专业应用能力培养,而专业类课程主要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其中工程基础类课程主要包括电子电工技术5学分、理论力学3学分、材料力学3学分、工程图学4.5学分以及机械设计基础3学分等课程,总共为18.5个学分;专业基础类课程主要包括工程流体力学3学分、工程热力学3学分、传热学3学分和化学反响动力学基础2学分等课程,总共为11个学分。因而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必需要修满至少29.5个学分。对于专业类课程,由于能源与动力专业详细有两个培养方向:方向一为热能动力方向,主要陪养就业方向为航空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教育 专业 认证 课程 优化 精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