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的SWOT分析-精品文档 (2).docx
《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的SWOT分析-精品文档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的SWOT分析-精品文档 (2).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的SWOT分析促进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当代化进程中民生工程的重要目的之一。民族院校通过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为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的奉献。据不完全统计,民族院校已经“累计为少数民族地区输送了大约20万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层次和类型需求发生了变化,民族院校毕业生遭遇了一些就业窘境:在就业分配政策调整以及市场经济对人才的挑选机制中,急剧增长的人力资源介入了日趋剧烈的市场竞争,导致竞争性失业、构造性失业等。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运用系统科学分析,将民
2、族院校毕业生就业视为一个生态组织,并对组织内外部的就业生态环境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即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和threats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并对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进行态势预测,为促进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制定有效策略。一、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优势一具有比拟优势的社会文化资本民族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文化人才,不仅应该要具备将来科学探究的精神,而且应该具备较高的综合文化素质2。相较于普通高等教育学校而言,民族院校的学生具有跨文化背景;相较于普通高校的毕业生,民族院校的毕业生具备更好的跨文化能力,积累更多的文化资本。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基本在60%
3、以上,各族学生在多元文化共存的场域中学习生活,不仅习得了孕育本身的本民族的文化,同时也习得主流社会的文化知识及其他民族文化,积累了丰富的多元文化知识,培养了一种当今多样化世界尤为需要的文化相对主义的思维范式和跨文化交往能力。在与其他民族文化接触沟通中,该群体毕业生更擅长理解、尊重和包涵其他民族文化。这些素养正是当前能力社会所强调和需要的,尤其是多语言的交往和沟通能力,已然成为了众多工作单位选拔人才的重要参照指标。二独特而专深的专业知识民族院校学生所学专业集中于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文学、民族传统体育、舞蹈、音乐、宗教、艺术、医学等具有“民族性的专业领域,这些学科专业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在全国各
4、高校开设得并不广泛,而且生源主要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这在为就业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的同时,也提升了这些专业领域的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这些专业领域的学生经过大学四年或更高层次教育的学习,把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最终成为了国家以及民族共同体社会中的精英阶层。民族院校的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以前,通过家庭和社会环境习得了一定的文化知识能力和基础,因而更容易熟悉这些人文社会学科,尤其是少数民族艺术、宗教学和文学等。随着我国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发展成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相较于我国刚走上当代化之路之初,对工业经济的迫切需要远远高于对人们文化精神生活的需求;但是,当下正是人们处
5、于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快速增长的时期,民族院校在大力培养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以外,也主动担当起繁荣民族文化的责任。“只要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院校大学生作为各民族共同体中的知识精英,在这个转型的时代,正是他们对民族文化知识学以致用的时候。与此同时,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得到大力推进,为少数民族人文艺术的发展带来时机,同时也为这些学科领域的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三民族地区大学生基本能够实现本地就业根据对西藏高校的调查发现,地方的民族院校毕业生基本能实现本地就业。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相应地于20世纪末作了重大调整,实现了大学生就业的分配到市场化的转变。大学生与就业单位作为相
6、互独立的主体,在国家就业政策和市场调控下,根据本身和岗位的需要进行双向选择,灵敏就业。为缓解民族院校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部分民族地区的大学生仍享受“分配的“福利,但近年来已逐步取消。民族院校的毕业生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一样,介入到市场化的就业竞争中,就业选择的取向变得多元化。整体上看,大学生的就业取向与实际就业,主要还是以实现本地就业为主。大多数民族院校毕业生包括民族地区的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基本实现了本地就业,即毕业后大多数进入了学校所在地区的相关单位,其中主要以地方行政事业单位为主,包括公务员和中小学老师行列。国家对于西藏大学生就业政策的要求是:应届生全部就业,往届生基本就业。西藏的大学生大约80
7、%的学生进入公务员岗位或者事业单位,少部分进入企业或者自主创业,基本能实现本地就业。从西藏大学农牧学院近三年来平均就业率来看,其中公务员行列、事业单位包容92%,企业占6%共22名毕业生,主要去向为西藏农牧区。西藏大学2012年有70%80%的毕业生考取了国家公务员或就职于事业单位。另外,林芝地区幼儿园改制以来,学前教育一般为2年,而农牧区为3年。由于建设了一批乡镇幼儿园,且本区培养的幼儿园老师基本能实如今本地就业,目前缺乏一大批幼儿园老师,为扩大本地区学前教育老师就业提供了更多契机。二、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劣势一狭窄的专业范围对就业面的限制当前民族院校的专业构造,还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一大瓶颈
8、。由于市场的需要,目前普通高等教育在经济、管理、工业制造等学科专业领域扩大了人才培养规模,以知足市场的需求。尽管大学培养人才不应以市场优先为第一原则,还应培养更多的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人才,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元类型的人才还是必要的。民族院校过于狭窄的学科专业面自然与市场化的社会不太协调,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情况。由于太多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专业,无法知足刚刚进入城镇化与快速发展的广大西部地区对农林、畜牧、医学等理工科专业以及服务业等第三产业领域的专业人才的需求,这就需要民族院校根据市场化的需求导向,调整学科专业构造,促进大学生就业。二就业观念的“固化与“偏见一方面,对于民族高等教育本身
9、而言,内部群体的就业观念较为“坚固。民族院校毕业生多为少数民族,除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2所位于北京、武汉等发达城市以外,其他民族院校基本都位于西部地区,生源主要以本地区的少数民族为主,相较于20世纪80-90年代民族院校毕业生大多数希望通过读书跳出“农门,走出大山,如今大多数学生的就业意愿是“留在家乡或本地就业,而不愿意到外地或者东部地区就业。2014年对青海省3所高校近四百名少数民族应届生就业取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89%的学生表示愿意留在西部工作,只要5%的学生表示愿意去东部工作。另外,民族地区大学生群体以“公为就业价值取向的思维较普遍,即大部分学生希望能够进入国家“体制内,成为
10、“公务员或进入事业单位,“非公务人员或事业单位人员不就业的观念根深蒂固。问卷调查结果还显示,有81%的学生表示期望在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这些就业观念也影响了民族院校的大学生就业的流动。有些学生宁愿“先就业,后考学,毕业时致力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求得一职之后再考虑选择攻读研究生。进而导致“学得好的学生去了地方和基层做公务员、老师,而一些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岗位人才紧缺。另一方面,就民族高等教育就业环境而言,社会存在就业歧视的偏见。大多数岗位以包容“985工程或“211工程学校的毕业生为优先原则,对民族院校的毕业生则存在着“能力欠缺或“质量不高等错误的“刻板印象认识。这对民族院校毕业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的SWOT分析-精品文档 2 民族 院校 毕业生 就业 SWOT 分析 精品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