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方言中的饮食文化词语分析(精品).docx
《清涧方言中的饮食文化词语分析(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涧方言中的饮食文化词语分析(精品).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清涧方言中的饮食文化词语分析清涧县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南部,当地方言在发音、词汇、功用等方面与普通话有很大不同。方言是文化的载体,清涧方言不仅蕴含着独具特色的陕北文化,而且沉淀着那片黄土地传之已久的风俗人情。对清涧话的方言词汇进行探析,可领略浓厚的陕北民俗,可以对淳朴的陕北人情进行解读。清涧方言体如今衣食住行各方面,关于饮食的方言词汇更能体现文化意蕴。关键词清涧;方言;饮食;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方言是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变体,因而方言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地域浓厚的文化气息,有时方言就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讲同一种方言的寓居人群有类似的生活习惯和文化风俗。因而,从方言词汇的角度研究一个地区的民俗文化是
2、很有必要的。清涧由于四面环山,人们沿河寓居,与其他地区交往较少,他们的方言几乎没有遭到普通话影响,方言色彩较浓,体现出来的当地民俗文化更有风土人情味。“人活七十,就为一口吃食这句在清涧老百姓中流传甚广的俗语可看出饮食对清涧人的重要性。一、清涧方言中的主食文化词语清涧是农业县,一直以来以种植业为经济发展之主。受干旱少雨的气候和黄土性土壤影响,其粮食作物分夏秋两季,夏季作物以小麦、大麦、豌豆为主,秋季作物以高粱、玉米、谷子、荞麦为主。如人们流传的民谣“荞麦三棱麦子尖,十里乡俗不一般。因小麦产量颇丰,清涧人多把面食当作主要饮食。清涧主食花样繁多,食品多以方言直接命名。其中以食材区分,有米食、面食、杂
3、食等,米食有韬黍饭、钱钱饭小米、钱钱、豉豆,面食有撅面手扯面、揪片子面用擀面杖薄厚擀匀后用手指揪成的没有固定形状的面片儿、河捞、抿节儿把面和好后在抿节床一种开小圆孔的铁板上把面团搓成一节一节的短面条、搅团、扁食肉泥、胡萝卜或白萝卜丝馅儿的饺子;以做法而论,主食可分为煮、蒸、摊、烙、炸等数种,煮食以上列举,蒸食有馍馍普通话中为“馒头,据制作材料不同分为白馍馍、黑馍馍、黄馍馍等、花卷把面团擀成较厚的平面状后撒辣椒、盐等调料再卷成馍状放在锅里蒸、窝窝头、拐拐豌豆或杂粮面做的长条形食物、角儿jir长角形蒸饺、黑愣愣,烙食有烙饼、油旋,炸食有糕类油糕、枣糕、油忽揽儿一种中间开孔的小油炸饼、炸馍类等。一煮
4、食类文化词语河捞:山西、陕西南部多用“饸饹命名这种面食,但清涧的“河捞和陕南的“饸饹存在一定的区别。陕南和山西多吃“荞面饸饹,是以荞麦面为食材制成的黑色长条状的面食,配以肉汤食用。清涧的“河捞,是由白面制成的一种粉条状的亮白色长面条。先把面和好,揉成圆柱形面团,放入“河捞床一种制作面食的用具,水开后用河捞床把儿向下压出面条至开水中,一分钟后捞出来配以各种臊子即可食用。对清涧人来讲,“河捞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面食,也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河捞从构词方式来分析属于偏正式,字面意思理解为“从河里捞上来。面条在沸水中翻滚的情形与人在水中翻腾类似,因而得名。清涧与山西柳林等地隔河相望,颇有经济往来,但是水
5、上交通工具落后,频频有人死于黄河之中,因而“河捞就被人们寄予了对平安的企盼。清涧在举办丧事时第一顿饭就是“河捞,最初目的就是表达一种生者对亡者灵魂的告慰,告知亡者已被捞上岸,不会再受浸泡之苦,久而久之就构成丧事前吃“河捞的习惯。“河捞不仅在丧事中用到,在婚宴、生日宴会等吉祥的聚会中也会被当作第一顿饭食用。在清涧方言中,“面与“命的发音类似。“河捞是一种长面,因“长面谐音“长命,“河捞就被冠以长寿的“美差。新生儿满月、老人过寿等都要吃“长命的“河捞。扁食:清涧方言将普通话中的“饺子称作“扁食。有两种讲法,一种是“子孙扁食是特意将饺子捏成娇小状,在新婚第二天早上给一对新人吃,预示将来会子孙满堂;另
6、一种是“儿女饺子,结婚时迎亲队伍带一定量的面粉再添入娘家的面粉少许,用这些“迎面包十二个饺子。让新人务必在新婚当晚十二点之前食用这十二个“迎面包的“饺子。因“饺子谐音“交子,表达了双方父母对儿女早生贵子的期望。清涧人的扁食多是白面皮,萝卜羊肉馅儿,形如元宝,百姓就把吃扁食叫作吃“元宝,吃“福气,“盼望招财进宝,捏包扁食时成心把硬币包进扁食中,预测一年能否有福1384。钱钱饭:“钱钱饭以前是陕北缺粮时的度荒饭,现因其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男女老少一年四季兼宜食用,已成为粗粮细做的风味粥食之一。其得名民间还流传一段故事,南宋时,金兵犯境,岳飞奉命讨伐,一路追到陕北清涧一带。金军只顾逃命,其粮草任秋雨
7、滴淋,豆粒被雨水浸泡后发胀,撑破装粮口袋,洒落一路。落地豆粒被马车碾轧,构成一个个扁小的豆饼。宋军负责粮草的士卒一路收拢地上的小豆饼,之后用水淘洗,倒入锅中煮熟,熬至稠状,凉至温热,端上献给岳飞。岳飞大悦,觉得一个个小豆饼如同一个个小铜钱,大笑着命其名曰“钱钱饭。“钱钱饭原料是小米、黄豆。“钱钱由黄豆做成,先把黄豆煮至六成熟,使其膨胀变软。捞出后晾去浮水,放在光滑的石头上,用专用的“捣钱钱锤敲砸。把黄豆捣成铜钱薄厚为宜。因其和铜钱大小薄厚类似,就叫“钱钱。人们一般在大年初一早上“捣钱钱,希望整年财源滚滚。二煎炸类文化词语油糕:“糕是用面粉掺和其他食材蒸制而成,“油糕则是将蒸制而成的“糕用食用油
8、煎炸而成。陕西关中地区的“油糕与陕北清涧的“油糕颇有不同。关中地区的油糕内含红枣、红糖、白糖馅儿,清涧油糕一般是把用糜子磨成的面粉蒸熟后,切成长片状,用食用油炸成金黄色后捞出,在外层撒上白糖,放入盘中即可食用。“油糕一词在构造上是“偏正式,“糕为中心语。因“糕在发音方面与“高同音,所以“糕高自然而然被清涧人冠以节节高的美名。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那句“热腾腾的油糕端上桌儿,快把那亲人迎进门正讲明“油糕地位之“高。清涧人无论在婚丧嫁娶还是暖房祝寿时都会以油糕配以河捞迎客,因而在清涧方言中就有大量关于“糕的词语。“满月糕,孩子满月时会摆宴席邀请亲朋好友庆祝,宴席首饭就是河捞和油糕,炸出来第
9、一片糕要沾在孩子岁线上;12岁下面的孩子每一年生日当天父母会为其做“翻身糕,取“油糕高升健长之意,希望在滚滚油锅中炸去孩子往年的晦气,使其迎接来年的好运;新婚当天,由男方父母捏个猪头状的糕放在盆底,把盆搁在新房床炕上,象征该夫妻今后生活幸福美满、不愁吃穿,这种糕叫“坐底糕,“坐底糕不可赠与别人,否则代表将财源和好运送给别人;新房的基本框架落成后,清涧有“合龙口的风俗,亲朋好友会携礼庆贺,新房主人会以油糕、河捞答谢,当天吃的油糕被称为“上梁糕。另外,在一些传统季节中也会吃糕,如元宵节吃“谷穗糕、重阳节吃“登节糕、冬至吃“冬至糕等。煎饼:清涧煎饼与天津、山东人爱好的煎饼馃子不同。天津、山东的煎饼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清涧 方言 中的 饮食文化 词语 分析 精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