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仪表板横梁系统研究.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汽车仪表板横梁系统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仪表板横梁系统研究.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汽车仪表板横梁系统研究(机械杂志)2014年第六期1横梁系统构造组成文中研究对象车型为某中型载货汽车,发动机工作转速为8003000r/min,动力系统二阶鼓励频率为26.7100Hz。仪表板横梁总成的焊接骨架如图1所示,采用传统碳钢材料,主要由横梁管、左右A柱安装支架、上下前围安装支架、转向管柱支架和附接在横梁管上的一系列辅助支撑元件焊接组成。横梁管由型钢弯曲制成,整体形状呈“几字形构造,中间凸出部位朝向前下方。整个横梁总成焊接骨架重量为12.5kg,通过螺栓安装在车身A柱和前围壁板上。横梁管和上下安装支架由不同厚度和不同直径的圆管件弯制而成,各支架元件是由不同厚度的钣金冲压而成。与车身连接
2、的、承载一定作用力、重要部件安装的支架厚度为2mm,如横梁管、左右A柱支架、上安装支架、转向系统支架,个别支架厚度为3mm,如下安装支架。起连接作用为主的辅助支撑元件厚度为1.0mm或1.2mm,如线束组固定支架、电器件支架等。2系统固有振动特性试验研究2.1试验模态基本原理具有n自由度的系统运动,其振动微分方程可描绘为:根据动力互易定理,只需要测量频响函数矩阵的某一行或某一列元素便能够得到一组完好的模态振型。测试中为了减小共振附近处的噪声,可通过功率谱密度函数来求得系统的频响函数,即:通过该方法,频响函数的测量在经太多次平均后,会得到较高的置信度,有利于模态参数的识别。2.2横梁系统振动模态
3、试验试验时将横梁总成骨架和前围板、地板、左右A柱作为一个系统考虑,考察该系统的固有振动特性。试验前将转向系统、仪表板系统、空调附件和收音机组件等全部拆解下来。只露出与车身壁板相连接的横梁焊接骨架。试验采用的仪器有LMSSCADAS数采前端、PC工作站电脑、脉冲力锤、力传感器、PCB三向加速度传感器、BNC导线和工具等,试验数据处理分析在LMSTest.Lab10B中完成。在软件模块中建立横梁总成的几何框架模型,定义系统参考坐标系的z向为沿横梁管的长度方向,y向与横梁管中间段凸出方向一致,根据右手定则确定x向。对上下安装支架的欧拉角进行坐标转换,使其z向沿支架长度方向,x向平形于车身对称面且与z
4、向垂直,根据右手定则确定y向。试验采取固定加速度传感器拾振,移动力锤鼓励的方式获取频响函数矩阵的行向量。为了提高信噪比且避免构造模态遗漏,在横梁管上布置4个三向加速度传感器,如图2所示,在横梁管上长度方向上布置24个鼓励点,相邻点间隔为8cm,上安装支架布置3个鼓励点,下安装支架布置4个鼓励点,力锤分别鼓励各点的x向和z向。对实测频响函数进行集总处理,采用PolyMax多参考最小二乘复频域法算法识别横梁总成的模态参数,其包络稳态图如图3所示。表1中列出了试验分析获得的横梁车身系统整体模态参数结果,其中前三阶振型如图4、模态试验结果显示,横梁系统的二阶以上模态与动力系统的怠速激振频率分离效果很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 仪表板 横梁 系统 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