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戏传承及现状考察.docx
《淮海戏传承及现状考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海戏传承及现状考察.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淮海戏传承及现状考察(中国戏剧杂志)2016年第一期淮海戏,早期是沿门讲唱民间故事的“门头词,因以板三弦伴奏,也称“三刮调、“肘鼓子,流行于江苏淮阴、连云港及徐州、盐城地区的部分城乡和安徽东北一带。清道光十年1830后,苏北艺人自由结社,发展为打地摊演出的小戏。清光绪六年1880后,淮海小戏与徽剧、京剧等先后搭班合演,革新了音乐唱腔,丰富了表演技艺,吸收了演出剧目。光绪二十六年1900后,淮海戏有了女艺人,艺术上也有了新的发展。1947年,灌云县成立了群众淮海剧团,将小戏搬上舞台演出,并定名为“淮海戏。从“三刮调到淮海戏,从事表演的人以及由这些人所组成的表演团体发生了变化。本文从表演主体、表演
2、机构与传承方式三个方面,围绕淮海戏的传承及其现状进行考察。一、淮海戏在民间的传承在20世纪50年代前,淮海戏没有定腔定谱,也没有文本定词,因而,淮海戏班社中的传艺多半是师徒间的口耳相传,传承方式主要是靠“口传心授和“心领神会。淮海戏在民间的传承形式主要表现为“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两种。清乾隆十五年1750前后,淮海地区出现了“打门头词的讲唱形式。起初是一个人自弹自唱,后为二人,增添一副简板,一弹一唱。早期艺人多是贫困的农民,甚至是乞丐,“沿门卖唱,以演唱为维持生活的手段,进行“游食性质的演出活动。班社成员的关系以夫妻、父子甚至母女、母子为主,组成夫妻班、家庭班,根据血缘关系维系着班社组织的稳定
3、。清光绪六年1880后,随着徽、京剧的流入,淮海戏艺人打破闭关自守的局面,或和徽、京剧搭班演出,或拜徽、京剧演员为师。此时,各地小戏班社发展迅猛,仅在海州一带就有100多个,从艺人员多达千人。淮海戏班社有“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戏房,十人成大班的戏谚,就是讲淮海戏班的人数多为七八人,到达十人规模便可称为大型“班社。随着班社的不断扩大,家庭式的构造很难迅速完成人员戏班的扩张,就有了师徒之间的传承和师徒班。师徒传承突破社区、家族关系界线,在职业艺人、乐师与艺徒之间进行戏剧形态的传承。假如将淮海戏构成初期的邱、葛、杨或张算作第一代演员,淮海戏至今已传承260余年。无论是淮海戏班中常见的父传子、母传女的“
4、家族传承,还是没有血缘关系的拜师学艺,其本质都涉及到“师徒传承。严格的师徒传承规矩、明确的师徒传承体系以及“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保证了淮海戏艺术在一辈辈淮海戏艺人中流传、发展、壮大,生生不息。二、淮海戏的当代传承新中国成立后,淮海戏表演主体的社会身份由“艺人转变成为文艺工作者演员,艺人们赖以生存的演出机构也由班社转化成为剧团。淮海戏从业人员的地位和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事戏曲表演的动力和热情也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了。1、淮海戏在业余剧团中的传承建国初期,淮海地区各县年年举办文艺会演,演出异常活跃。1953年,仅灌云县就有业余剧团169个,其中绝大部分是淮海戏剧团。这些淮海戏剧团历经上个世纪5
5、0年代初的兴起和发展,“期间的毁坏,80年代初期的蓬勃发展,到90年代电视、网络媒体的冲击,由盛而衰。2007年,淮海戏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淮海地区再次兴起淮海戏热。目前,活跃在连云港市区及四县的淮海戏民间班社就有二十多个。连云港市新东金秋淮海艺术团成立于2007年。从传承方式来看,由于缺乏资金,艺术团没有专业编剧、导演,他们是跟着视频光盘、网络视频一句一句的模拟、记谱。金秋淮海艺术团主要在农村的节庆,盖房、娶亲、祝寿等活动中演出助兴,接他们唱戏的有村、族或乡镇企业,也有政府组织的广场展演、剧场会演以及进社区表演,演出剧目多为古装淮海戏。每到一个地方,艺术团一般演出两天,天天两场,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淮海 传承 现状 考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