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wsl成唯识论慈航 新建文本文档.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cwsl成唯识论慈航 新建文本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wsl成唯识论慈航 新建文本文档.doc(58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推荐:张爱玲笔下的红白玫瑰恋爱成功的人都身怀绝技公告:请您及时更换请请请您正在使用的模版将于2周后被下线,请您及时更换 加载中新浪首页登录注册愚人的国度的博客 订阅手机订阅首页 博文目录 图片 关于我个人资料 愚人的国度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41 博客访问:2,393 关注人气:1 获赠金笔:0 赠出金笔:0 荣誉徽章: 相关博文 更多推荐博文 山东“60名差生被劝退”谁之过买了80个手机壳,我还想买第8七七卢沟桥事变真相民国名将蔡锷为何会被评为烈士“名”其实是个好东西战后流落中国的日本孤儿有多少?千年基督教为什么能延续至今?比起狼人杀,大汉第一桌游六博戏
2、向传统经典中注入什么日本的帝王之道与中国有何不同?查看更多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正文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慈航法师全集 第四册 成唯识论讲话 自序(2011-04-06 14:38:39)转载标签: 文化 自 序成唯识论十卷雄文,内容虽是复杂,但一经研究,就明白是有一定的线索,这线索是依据世亲菩萨所造的唯识三十颂,一句一句地解释下去的。读者不要怕枝上岔枝,叶傍长叶,只要能够拿到三十颂的绳子,一句一句挨次研究,那就可清清楚楚。最好是把正文背熟,或者就会明了一半。古来大德注解成唯识论,方便读者的,要算蕅益大师的唯识心要,和智素法师他们公孙三代所合著的成唯识论音响补遗,是研究唯识最好的两部入门书,
3、读者读了这两部书,可能把成唯识论的正文消下来,正文懂得了,再研究窥基大师的述记;以及义蕴、演秘、枢要等等的唐疏,才算有绳子可牵。不然的话,难免弄得头痛眼花。我现在做这部白话注解,可算是方便中的方便。好像要到大雄宝殿,是不能不经过头山(P5)门一样。本来讲解这一部论,能够恰到好处,那是很不容易的。为什么呢?因为照正文直译吧,未免太呆板!稍微自由一点吧,又不免嫌噜苏!处于这两难之地,只好想到那里写到那里,任其自然好了。因为若过于考究其文,一定难免要伤其义;真要做到文义兼畅,恐怕不易做到。所以只好放其文而顾其义,这是本编的目的。其余的话,请看凡例。四十一年正月初五日晨(P6)凡 例一、本编分段,全依
4、成唯识论音响补遗,可互相对照。二、本编不分科,以免麻烦割截,并可检补遗对照。三、本编并非文言对照,盖免其呆板,求其自然。四、本编原为方便初机,如博大高深者,可研读唐时各注疏。五、本编初试笔,如有不妥之处,请诸多指教。编者识(P7)分享: 0喜欢0赠金笔阅读(27) 评论 (0) 收藏(0) 转载(0) 喜欢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转载列表:转载 转载是分享博文的一种常用方式.前一篇:慈航法师全集 第四册 成唯识论讲话(卷一)后一篇:慈航法师全集第三册 十二门论讲话(下)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发评论评论加载中,请稍候.发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记住登录状态昵
5、称: 分享到微博 评论并转载此博文匿名评论发评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慈航法师全集第三册 十二门论讲话(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不良信息反馈电话:4006900000 提示音后按1键(按当地市话标准计费)欢迎批评指正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X选择其他平台 分享到含“”的博文含“”的博主含“
6、”的音乐含“”的视频最近喜欢了的博主:加载中博客转载原文长微博神回复神回复,只要1积分就可以了哦 发表取消发表成功 赠金笔关闭 金笔兑换今日土豪榜今日提名榜兑换服务:金笔道具赠送数量:1支10支20支50支100支其他现有金笔:0支还需兑换:1支 x 1=1(积分)确认点击了解更多规则 推荐:张爱玲笔下的红白玫瑰恋爱成功的人都身怀绝技公告:请您及时更换请请请您正在使用的模版将于2周后被下线,请您及时更换 加载中新浪首页登录注册愚人的国度的博客 订阅手机订阅首页 博文目录 图片 关于我个人资料 愚人的国度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41 博客访问:2,392 关注
7、人气:1 获赠金笔:0 赠出金笔:0 荣誉徽章: 相关博文 更多推荐博文 高考失利自杀悲剧频现谁之过?山东“60名差生被劝退”谁之过周琦不是保罗,不要期望值那么高下河洗澡、上山打鸟,没有父母管看人下菜碟儿?日本皇太子和天皇王学进:我为老小区加装电梯献一亲情和高考不是“单选题”数学20分被美国名校录取不应大梦幻!被白雪覆盖的城市时装大师的“秘密花园”背篓工背沙二百斤爬四楼云和梯田为啥被称为四季.壮观!长岛扇贝工厂古巴街头的男人和女人查看更多谁看过这篇博文 sophieash6月20日正文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慈航法师全集 第四册 成唯识论讲话(卷一)(2011-04-06 14:37:49)转
8、载标签: 杂谈 成唯识论讲话(卷一)【稽首唯识性,满分清净者;我今释彼说,利乐诸有情。】稽首,是顶礼。唯识性,是法宝。满清净者,是佛宝。分清净者,是僧宝。我,是指护法等论师。彼说,是指世亲菩萨所造的唯识三十颂。利乐,是得到大菩提大涅槃的利益快乐。有情,是有情识的一切众生。(满是圆圆满满,分是一份一份)我们护法等,来恭恭敬敬顶礼佛法僧三宝,为的是甚么事情呢?就是因为我们现今要解释世亲菩萨所造的唯识三十首颂啊!我们要解释这颂的目的,并不是为自已的名闻利养和恭敬,而为的是要希望一切众生通通得到成佛的快乐。【今造此论,为于二空有迷谬者生正解故;生解为断二重障(P13)故。由我法执,二障具生。若证二空,
9、彼障随断。断障为得二胜果故。由断续生烦恼障故,证真解脱;由断碍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此论,是指的成唯识论。二空,就是我空和法空。迷是迷昧,谬是错谬。正是不谬,解是不迷。二重(读平声)障,就是烦恼障和所知障。我执,是执着以为是有主宰。法执,是执着以为是有实体。二胜果,是大菩提和大涅槃。续生,就是继续生死。真解脱,就是涅槃的断德。碍解,就是障碍正解。大菩提,就是般若的智德。真,简别不是二乘相似的涅槃。大,简别不是二乘偏空的智慧。都是指佛果而说。我们现今要造这部释论,为的要使于我空和法空有迷昧和错谬的人(凡夫、外道、二乘、余宗),对于唯识的道理,生起一种真正的了解。生解为甚么事情呢?为的是要断除烦
10、恼障和所知障。因为众生有了我执和法执,所以二障就具足生起来了。设若能够证得二空真如之理,那么,彼烦恼障和所(P14)知障自然即刻会断除。断了这两种障,试问有甚么好处呢?因为断了两种障,可以得到两种殊胜的果报故。怎样知道呢?(1)因为断了继续生死烦恼障的原故,可以证得佛的真正解脱。(2)因为断了障碍正解所知障的原故,可以证得佛的广大菩提。烦恼障:就是贪瞋痴慢疑不正见等种种烦恼,这些烦恼本身就是染污;所以说,烦恼即是障。所知,是一切所缘的境界,本来不是障,因为它本身不是染污的东西;但是有一种人坐井观天,得少为足,不肯进求广大深法,以为自己的智慧了不起。所以说,所知虽不是障,然被得少为足的障来障碍了
11、许多境界。【又为开示:谬执我法,迷唯识者;令达二空,于唯识理,如实知故。】开,是开导;示,是指示。执,是执着。唯,是不离;识,是认识。理,是道理。实,是真实;知,是了知;故,是原故。解释这个唯识三十颂,还有一个道理,就是他们对于一切所见所闻的境界,都以为是实在的,不知道完全是各人自己心识所变的。换句话说,(P15)就是不能离开各人自己的认识。所以他们执着以为有一个实在的身体,和身外有许多万物。因为他们把这种太深的成见,坚执不舍的原故,所以论师们才来造论开导指示他们,使令他们通达所执的身体,固然是不可得;就是身外的万事万物,亦复不可得。因此,对于唯识的道理就能照他那样的内容,真真实实的知道了。【
12、复有迷谬唯识理者:或执外境,如识非无;或执内识,如境非有;或执诸识,用别体同;或执离心,无别心所。为遮此等种种异执,令于唯识深妙理中得知实解,故作斯论。】复,是复次。或是不定。外境,是色、声、香、味、触五尘的境界。非无,就是有。内识,就是各人自己的心识。非有,就是无。用,是功用;体,是体性。心所,就是心识上各种功用。遮,是遮除。异,是不同。深,是深广;妙,是微妙。作,是制造;此,是这一部;论,是讨论。还有一个意义,就是一般对于唯识的道理迷昧或错谬的人,一共有四种第一种偏执外面的境界,同内识一样都是有的,这是小乘的一切有部。(P16)第二种偏执里面的心识,也同外面的境界一样都是没有,这是清辩论师
13、空宗的一派。第三种偏执心体只有一个阿赖耶的识精;而分开到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门头上去,而变成了六用。所谓“元以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又云“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行”。这都是说,心识的功用虽然是各别,而体性却是相同,这是大乘性宗的一派。第四种偏执只有心王而没有心所的,这是小乘经部里觉天论师的一派。以上四种都是不合乎唯识的正理,因为唯识家的主张,一是外境是无;二是心识是有;三是心识是八体八用;四是离开心王之外,是有心所的自体和作用。唯识家要破除上面各种不同的偏执,令他们对于唯识里面甚深微妙的真理,得到一种如理真实的了解,所以才来造这一部唯识三十颂的释论。世亲菩萨的三十颂本来有十家注释,各有十卷
14、,总共有百卷。后来玄奘法师把百卷的广文糅译成十卷,所以叫做成唯识论。【若唯有识,云何世间,及诸圣教,说有我法?】若,是设若。世间,是世界上的人。圣教,是佛教的经论。我,有主权、(P17)宰判的作用;法,是有轨范、保持的作用。照你们唯识家所说宇宙万有、森罗万象、根身器界,一切的一切,都不能离开各人自己心识所变的话;那末,为甚么世界上的人都说在心内有一个主宰的我,和心外有种种形形色色不同的法呢?不但是世界上的人人都是这样说,就是你们圣教的经论里面,也常常说有声闻、缘觉、菩萨、诸佛的我,和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四摄的法呢。纵然世界上的人,有偏执说得不对,那末,为什么没有偏执的圣教,还说有我相和法相呢
15、?【颂曰: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三: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颂,是偈颂。假,有两种:(1)无体随情假;(2)有体施设假:种种相,是我相和法相;转,是转变和转起。彼,是我法;依,是依托;变,是变现和转变。异熟,是第八识;思量,是第七识。了别,是前六识。前面问圣教为什么说我法,所以现在举出本颂来答。颂上说:“你问的是:如果一切法都是心识所变的话,那末,佛教的经论上为甚么也说了许(P18)多我相和法相呢?”答的意思就是说:“不错!佛经上虽然说了许多我相和法相的名词,然而都是方便的假说,你不要以为说了都是实在的啊!”这“我”和“法”有种种的意义,到下面论文上自然会解释。那末,先
16、来请问你一下:这许多我相和法相是从甚么地方转变出来的呢?是从每人八个识的心王和心所,由自证分转变出见分和相分出来的啊!由见分转出我相影子,由相分现出法相的影子。所变的虽然是有无量无数,而能变的唯有三类,第一类是第八异熟识,第二类是第七思量识,第三类是前六识了别境识。因为第八识是异时而熟的果报识;第七识的功用,是恒审思量第八识为我;前六识是明了分别六尘的粗显境界。详细的解释,到后面会告诉你。【论曰:世间圣教说有我法;但由假立,非实有性。我谓主宰;法谓轨持。】世,是三世;间,是十方。圣,是圣人;教,是教法。主,是主张;宰,是宰判。轨,是轨范;持,是保持。这是解释第一句颂的。意思是说,无论是世间上所
17、说的我法,或是圣教(P19)上所说的我法,都是假设的,并不是一定有实在的体性。甚么叫做我呢?我,是有自在和判断的功用。甚么叫做法呢?法,是有生解和不舍自相的功用。【彼二俱有种种相转。我种种相:谓有情命者等;预流一来等。法种种相:谓实德业等;蕴处界等;转谓随缘施设有异。】彼二,是我相和法相;种种相,是有许许多多的名词。有情,是有情识的众生;命者,是有命根的人;等,是受者我和作者我,一共有十六种知见。预流,是预入圣人之流的初果罗汉;一来,是二果罗汉,因为他还要来欲界受生一次;等,是三果、四果,以及缘觉、菩萨、佛陀。实,是宇宙万有的实体;德,是实体上的德相;业,是体相的业用;等,是大有性、同异性、和
18、合性,以及数论师的二十五谛。蕴,是五蕴;处,是六根六尘的十二处;界,是六根、六尘、六识的十八界;等,是等于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四摄等。随缘,是随各种不同的因缘;施设,是安立许多各别的名义。(P20)前面所说的我相和法相,名字也有许多的不同。例如世间所安立的我,有的时候叫做有情,有的时候又叫做命者;在圣教所安立的名称,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缘觉、菩萨、佛陀,这许多假名。至于所说的法相:胜论师有所谓六句义实、德、业、大有性、同异性、和合性,以及数论师的二十五谛等。圣教所安立的世间法,所谓三科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出世法有所谓三乘四谛、十二因缘、六波罗密等。这许多各各不同的名称,都是因为他们的
19、因缘有异,所以名称也就有差别了。【如是诸相,若由假说,依何得成?】如是,上面这样许多许多的我相和法相,设若照你们唯识家所说的都是由假而说的;那我们倒要请问请问,究竟是依托甚么东西而成立的呢?【彼相皆依识所转变而假施设。识谓了别。此中识言,亦摄心所,定相应故。变谓识体,转似二分。相见俱依自证起故。依斯二分,施设我法。彼二离此,无所依故。】彼相,是我相和法相;依,是依托;识,通指八个识的自体;施,是施(P21)为;设,是敷设。了,是明了;别,是分别。摄,是摄取;心所,是心王所有的附属品。相应,是有联络的关系。变,是转变;识体,是每个识的自体。似,是相似;二分,是见分和相分。见分,是能见的一分功用;
20、相分,是所见的一分影像。自证,是识体自己证明不错;起,是生起。你前面不是问“我相和法相依托甚么东西得成立”的吗?我告诉你,它们是依托各个识的自体转变出来的,只是方便施设种种虚假的名字吧了。甚么叫做识呢?识,就是有明了分别的意义;不过这个地方所说的识,不是单单指八个识的心王,就是与八识心王有关系的心所,也摄收在这识字里面。因为心所好像臣属一样,是和心王有相应和合的关系的。甚么叫做变呢?变,就是每个识从它的自体转起,好像有二分的境界生起来。因为所缘的相分,和能缘的见分,都是从各个识体上的自证分变起来的。依据这见分和相分的道理,来施设建立这我相和法相的两种名称依见分立我相,依相分立法相;如果离开了见
21、分和相分的话,那末,我相和法相也就没有依托了。(P22)【或复内识转似外境。我法分别熏习力故,诸识生时变似我法。此我法相虽在内识,而由分别似外境现。诸有情类无始时来,缘此执为实我实法。】熏,是熏染;习,是习惯;力,是力量。无始,是时间很久很久以前。缘此,是因此。还有一种道理可以知道我法是虚假,怎样可以知道呢?就是因为内识的关系,而转起了外面的虚妄境界。由过去时常分别我法的原故,在内识中留下了熏习力,所以诸识生起的时候,又好像变起了一种假我假法。由这个道理我们可以知道:假我假法的相状虽然是在内识所变,而由我们妄生分别的原故,本来没有外境,以熏习的力量便现起外境了。所以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因此就执
22、着它有实在的我和实在的法,其实那里有实在的我法呢?【如患梦者,患梦力故;心似种种外境相现。缘此执为实有外境。】(P23)如,是譬如;患,是患病;梦,是眠梦。力,是力用。心,是内心;似,是相似。前面说的我相和法相,是虚假不实在的东西。恐怕你不相信,所以说个譬如给你听:好像害重病和眠梦的人,本来是没有一切外境;但因害病和眠梦的原故,内心现起种种外面的境界相状,因此,就执着以为有实在的外境。【愚夫所计:实我实法,都无所有;但随妄情,而施设故,说之为假。内识所变,似我似法,虽有而非实我法性;然似彼现,故说为假。外境随情而施设故,非有如识;内识必依因缘生故,非无如境。由此便遮增减二执。境依内识而假立故,
23、唯世俗有;识是假境所依事故,亦胜义有。】愚夫,不但凡夫,连外道二乘都包含在内,只要是执著有实我实法的都是;计,是计执。妄,是虚妄;情,是情执。非有如识,就是非如识有。非无如境,就是非如境无。遮,是遮去;增,是增加;减,是减少。世俗,就(P24)是世间通俗。胜义,就是殊胜意义。如果把上面那两个害病和眠梦的譬如明白了的话,那末,一切凡夫、外道、二乘、权教,他们所执着的实我和实法,也就都无所有了;但是随他们自己的虚妄的情执,而去施设安排了许多假名罢了!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说它是假。还有一件事要注意:内识所变现的假我假法,虽然好像是有,而仔细研究起来,它实在是没有实我实法的体性,不过是彼心识所现的影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wsl成唯识论慈航 新建文本文档 cwsl 成唯识论 慈航 新建 文本 文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