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毒性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docx





《肾毒性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肾毒性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肾毒性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摘要:药物肾毒性已成为医药界广泛关注的问题,而生物标志物在早期诊断及干涉经过中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阐述肾小球损伤标志物2-MG、CysC、肾小管损伤标志物clusterin、KIM-1、TFF-3、albumin和其他生物标志物NGAL、L-FABP、IL-18、OPN、microRNA等对肾毒性早期诊断的意义及其优劣势,为药物肾毒性评价提供新思路。关键词:肾毒性;生物标志物;KIM-1;白蛋白;NGAL;OPN肾脏由于其功能和解剖学特点,是药物毒性的重要靶器官之一,药物导致的急性肾损伤约占所有肾损伤病例的33%。目前,临床用于肾毒性的诊断方法是以急性肾损伤acutek
2、idneyinjury,AKI诊断标准为根据,即肾功能急剧下降,48h内血清肌酐serumcreatinine,SCr升高到损伤前的1.5倍或增加26.4mol/L,和或尿量0.5mL/kgh持续6h以上1。但依靠SCr诊断AKI存在下面局限性:SCr是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GFR依靠指标,不能反映肾小管的损伤情况,其在血液中蓄积只与GFR降低相关,且只要当GFR下降超过50%时SCr才开场升高,此时AKI已发生,因而依靠SCr诊断AKI明显滞后;SCr水平变化易受年龄、性别、种族、肌肉代谢和蛋白质摄入等因素的影响。尿量则更易受循环血量、脱水剂、利尿剂应
3、用以及尿路梗阻等因素的影响2。因而需要特异性更高灵敏度更强的生物标志物用于早期肾毒性诊断。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洲药物管理局EMA已批准了几种用于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肾毒性生物标志物,其中2-微球蛋白2-MG、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作为药物肾小球损伤或肾小管重吸收障碍生物标志物;丛生蛋白clusterin、肾损伤分子-1KIM-1、三叶因子-3TFF-3和白蛋白albumin作为药物肾小管损伤生物标志物3。部分尿酶如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可以以及早且快速诊断肾损伤。除此之外,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
4、质运载蛋白NGAL、肝脏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白细胞介素18IL-18、周期阻滞生物标志物TIMP-2和IGFBP-7、骨桥蛋白OPN、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神经生长因子Netrin-1、microRNA等在预测肾损伤方面也存在潜在优势。1肾小球损伤生物标志物1.12-微球蛋白2microglobulin2-微球蛋白2-M相对分子质量为1.18104,是有核细胞外表表达的主要组织相容性类I类分子的轻链。正常情况下,2-M在细胞内经过合成、脱落、脱离重链的经过进入循环,经肾小球滤过,被近曲小管重吸收代谢4。在嘌呤霉素和阿霉素引起的肾毒性研究中,尿2-M诊断肾小球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
5、89,优于血清肌酐0.55和尿素氮0.805。临床上血清2-M预测心脏手术术后AKI有较高的潜能6。然而2-M作为生物标志物的缺点是在尿液不稳定,在室温和pH值6的尿中迅速降解。1.2胱抑素CcystatinCCysC是有核细胞以恒定速率产生的非糖基化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不与血浆蛋白结合,由肾小球自由过滤,被近端小管重吸收并降解4。血浆CysC水平与性别、种族、肌肉质量无关,但可能受甲状腺功能紊乱、吸烟、炎症、癌症和糖皮质激素等因素的影响7-8。CysC到达稳态比血清肌酐快3倍9,一些研究已经证实,急性肾损伤中CysC水平增加可能比SCr提早12d10-12。然而,Togahsi等13利用顺
6、铂致大鼠肾小管损伤,发现血清CysC水平升高不明显,尿液CysC却能够预测由顺铂导致的大鼠早期肾小管损伤。因而,血清CysC可能主要预测肾小球毒性而非肾小管毒性。此外,CysC和白蛋白均被近端小管巨蛋白内吞而重吸收,因此当蛋白尿存在时可能竞争性抑制CysC的重吸收,增加其尿排泄14。因此对于持续尿蛋白增加患者,尿CysC诊断并不可靠。2肾小管损伤标志物2.1丛生蛋白clusterinclusterin是一种糖基化蛋白,由多种器官的上皮细胞产生。肾损伤后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clusterin,发挥其抗凋亡、脂质再循环、细胞聚集和黏附的作用。研究显示,比格犬顺铂给药8d后尿clusterin水平显著
7、升高,灵敏度远高于血清肌酐和尿素氮15。此外,在庆大霉素诱导的大鼠肾损伤研究中,尿clusterin水平的升高持续到肾损伤恢复前期16,因而以为clusterin可能介入肾损伤的恢复经过。2.2肾损伤分子1KIM-1KIM-1是一种1型跨膜蛋白,肾脏局部缺血或毒性损伤后,其在去分化近端小管细胞中表达上调17-18。KIM-1被以为在上皮损伤修复的去分化经过中起作用,可以特异性识别凋亡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的磷脂酰丝氨酸抗原,与其结合后可吞噬小管腔中的凋亡和坏死物质19。KIM-1脱落能够通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促进生长因子产生,介入细胞的增殖和修复。在大鼠草甘膦类除草剂肾毒性研究中,只要
8、KIM-1在损伤8h能较好地预测组织病理学变化20。在顺铂诱导的肾毒性中,24h尿KIM-1水平显著高于在3d时到达高峰的SCr21。此外,尿KIM-1还可用于AKI不良后果预测,其预测儿童AKI患者30d和3个月死亡率的AUC分别为0.55和0.6022。KIM-1在尿液中极其稳定,且尿KIM-1水平与病理损伤程度一致,这些特性表明尿KIM对肾损伤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价值。然而,KIM-1水平上升缓慢,常滞后于肾损伤,并且可受持续性蛋白尿的影响23,进而降低其诊断肾损伤的特异性。2.3三叶因子-3TFF3TFF3是由多种组织的上皮细胞和黏液生成细胞产生的一种肽类激素,相对分子质量为7103。T
9、FF3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和促进细胞迁移介入上皮外表修复。一项研究对给予顺铂治疗的大鼠肾组织进行免疫组化评估发现TFF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24。另有研究显示,从57例接受顺铂治疗的实体瘤患者中收集的尿液中发现TFF3水平在第10天升高2倍25。由于在顺铂暴露条件下TFF3在大鼠肾脏和人类尿液中的表达存在差异,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揭示肾毒性经过中TFF3表达的机制。2.4白蛋白albumin白蛋白是一种高分子量蛋白质6.65104,肾小球和或肾小管损伤患者可被检测到。顺铂输注4h后尿白蛋白浓度升高,410d到达峰值,约2周开场下降26。Vlasakova27研究表明,KIM-1、clusterin和白蛋白
10、对药物诱导的大鼠肾小管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而白蛋白在检测药物性肾小球损伤中表现最好。然而,尿白蛋白作为人类心血管和肾脏风险标志物已经得到证明,在收缩期心力衰竭、炎症、剧烈运动或发烧等情况下,尿白蛋白水平也会升高28。3尿酶类生物标志物3.1N-乙酰基-葡糖胺酶NAGNAG是存在于近端和远端肾小管细胞的溶酶体酶,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30105。因其相对分子量较高因此不被肾小球滤过,尿NAG酶的活性增加提示可能存在肾小管细胞损伤,或无细胞损伤的酶活性增加29。研究表明,亚临床和临床患者在顺铂治疗后35d内尿NAG浓度增加,但尿NAG浓度不反映损伤程度,与接受顺铂的累积剂量也无相关性26。Mi
11、shra30研究发现,NAG预测AKI儿童患者死亡率的AUC为0.724,其对死亡率有中度的诊断能力。然而,生物标志物的联合应用可提高其诊断能力,在心脏外科手术AKI患者中将具有较高特异性的尿NAGAUC=0.75与具有较高敏感性的尿L-FABPAUC=0.72联合应用可使AUC值增加至0.8131。3.2-谷氨酰转肽酶GGT与碱性磷酸酶APGGT和AP都是肾小管刷状缘酶,当微绒毛构造丧失,刷状缘膜有显著损伤时,释放到尿液中32。GT和AP的排泄增加意味着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这两种肾脏标志物的研究数据相对较少,一项对一般ICU患者的前瞻性观测研究表明,在AKI12h后,当eGFR60mL/
12、min,GGT预测AKI的AUC0.7333。而另一项横断面研究显示,肝脏移植术前升高的GGT和AP都可作为术后AKI发生的风险因子34。GGT和AP能否作为肾损伤诊断及预后的生物标志物还需要更多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来进行验证。3.3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GST蛋白家族分为、和三个主要亚类,主要介入自由基解毒,其中肾脏主要以和形式存在,-GST位于近端小管而-GST位于远端小管,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的情况下,细胞质酶在尿中积累并可被检测35。有研究表明,尿-GST预测体外循环术病人术后2h发生AKI的AUC为0.620,优于尿-GSTAUC=0.56,将二者结合可提高-GST的预测能力36。在
13、已确诊的AKI患者中,尿-GST预测透析需求或死亡的能力较-GST好AUC:0.59vs0.5637。大多数文献表明,-GST较-GST而言对肾损伤有着较好的预测能力。4其他肾毒性生物标志物4.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NGAL属于脂蛋白家族,亦是一种铁血黄素。NGAL与铁载体复合物螯合,限制细菌对铁的吸收。揣测受损的肾小管释放不稳定铁螯合物,能够阻止羟基自由基和超氧物的构成14。除了抑菌作用外,NGAL还具有抗凋亡,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的能力,是肾脏保护的潜在途径38。NAGL是一个被大量研究的生物标志物,且其诊断及预后能力在不同条件下被评估。有研究显示肾损伤3h后尿液中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毒性 生物 标志 研究进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