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美国教育硕士培养方式的借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索美国教育硕士培养方式的借鉴.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探索美国教育硕士培养方式的借鉴一、灵敏多样的专业设置美国教育硕士专业设置并非是严格根据学科体系设置逐一对应,而是完全遵照市场需要,现实教育中需要哪一方面的师资培训需要,高校里就会开设相关的专业学习。美国教育硕士专业课程设置很复杂。专业的多样性不仅给学位申请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同时也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多样化的高层次教育人才。我国目前的教育硕士专业方向仅有14个,且集中在教育管理、学科教学、教育技术这三大块,这就造成了高层次教育教学人才需求多样与人才培养单一之间的矛盾。因而我们应该学习借鉴美国的一体化开放性的专业设置,适应不同群体的需要,结合本身国情,积极增设合适我国的新的专业方向。我们要进一步拓
2、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内涵,不仅要在教育学科领域内,还要向外扩展,与其他学科或领域相结合,增设相应的专业方向,扩大招生的范围和领域。假如能够将这些新专业设置为教育硕士专业,将为有志从事教育工作的报考者提供更多科学、合理、专业的选择,引导我国教育硕士专业走向更为合理的发展方向。二、重视实践课程和个性化课程学习美国教育硕士专业的课程设置特别重视实践课程,强调综合实践研究课程是美国教育硕士课程的一大特色。一般而言,各种教育硕士项目都具有612学分的综合实践研究课程。课程类型根据专业不同而有所区别,主要包括课堂听课、观察、教学与管理实习、承当科研项目等等。在美国的高校中,不同类型教育硕士,其课程内容存在较
3、大差异。课程分为主修和辅修两个部分,主修课程2026个学分,包括所有硕士学位申请人必修的核心课程、教学方法方面的课程,以及中小学老师感兴趣的、经选择的专业理论课程,辅修612个学分,集中关于学生以后所任教的科目领域。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各类课程比例失调,选修课比例相对较少,必修课比例相对较大。在选课方面,学生缺乏自主权。由于有些教育硕士研究生在入学之前就已经具备了一些基本的教育理论,初步地把握了对于教育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基础性问题的理解和驾驭能力,同时也拥有一定的实践教学经历,因此对于教育硕士学习阶段的课程,有的教学内容教育硕士生完全能够通过自学以及群组讨论完成。各招生院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教
4、学计划、课程的设置及施行要深化研究具有职业背景的教育硕士的教学形式,努力讨论教育硕士教学的科学规律。三、明确专业学位的培养目的美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的明确,即培养实务型的高级教育专门人才。详细来讲,教育硕士侧重于应用性,主要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具有当代教育观念、具备较高理论素质与实践能力、高水平的中小学骨干老师和行政管理干部。譬如哈fo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就在教育硕士招生目录中明确表明:教育硕士各个项目的总体目的就是提供应申请者将来能够成为本专业领域内领导者的一系列经历。我国教育硕士的培养目的是高学历、高水安然平静高素质且能够适应中小学教学和管理实践工作的专业老师人才,而我们通常意义上所
5、指的研究生教育的目的一般都是培养教育研究者、教育家。因而,我们应当对于二者有一个特别清楚明晰的定位区分,也就是讲,我们要将二者的适用领域区分开来。前者是属于职业教育领域的范畴之内,应当与培养老师的目的和老师的职业一致起来;而后者则是属于学术研究的领域之内,应与研究型、专家型的人才培养一致起来。更深一步地讲,二者在详细的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学分要求以及学术论文要求上都应当有不同的度量标准和尺度。四、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美国教育硕士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根据课程本身特点及学员特点,采取理论讲授、指定阅读、专题讲座、演讲、案例研究、课堂实录分析、小组讨论、实践考察等多种方式,使教育硕士学员把握教育基础理
6、论知识,同时获得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某些问题的解决策略与技能,进而提高其实际教学或管理能力。目前我国教育硕士教学还多采用的是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老师为中心、以理论为中心的教学形式,主要是以老师的课堂讲授为主。对于教育硕士来讲,它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学位教育,它的教育对象大部分是长期在教育第一线的老师以及管理人员,他们进修教育硕士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知识的增加,更为了是教学技能的提升。因而,我们应当借鉴美国教育硕士培养经过中的做法,转变如今的传统教学形式,在课程教学中给予导师和学生更大的自由度,使其在完成基本教学目的之后能够根据本身基础及兴趣有所取舍,提高教育硕士生的主动介入性,激发起学习能动性,通过
7、本身学习,结合己有的经历与实践,培养本身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真正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我国中小学老师的素质。五、借鉴美国教育硕士评价体系一种教育制度能否成功的施行与其所依附的教育评价体系是密切相关的。美国教育硕士课程评价机制完好、多元化,既有各大学内部严格的教学管理和课程评价措施,又有政府、专业团体采用评估标准进行宏观调控,既有对培养经过的评价,又有对培养结果的评价,构成一个完好、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评价标准上,紧扣教育硕士培养目的,强调培养教育硕士学员的实际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重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强调通过评价全面了解学校培养工作,改良学校教学质量,而不是重在选择与甄别功能。我国目前教育硕士的评价体系主要是依靠政府制定的统一教学大纲、教科书来进行的。这固然有益于我国教育硕士起步晚、发展时间较短的现状,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教育硕士评价体系。内部评价方面,采取各种手段使得高校真正重视起来,从本身加强管理,采取学员自评、老师评估等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外部评估体系方面,政府部门应多方面的制定相应的制度、规定,例如完善我国现行的老师资格证书制度、建立教育硕士培养评价的相应法律保障体系以及公布一些鼓励性质的措施刺激高校、导师、教育硕士生等都重视起来,以本身为切入点,发展我国的教育硕士培养评价标准,使之更有效、更高质量地为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工作服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