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外一体化体育学习论文-精品文档 (2).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学习论文-精品文档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内外一体化体育学习论文-精品文档 (2).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内外一体化体育学习论文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浙江师范大学大学体育课程健美操初级班2个女生班分别为36人和35人。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综合分析。1.2.2非实验设计由于教学班级的限制,不能采用随机和匹配等方法去选择和分配被试,不能主动操纵自变量,不能有效控制无关变量,因而,本研究采用非实验设计研究的固定组比拟设计,采用观察、问卷调查、作业与记录分析等方法分析学生的行为态度与成绩。本研究在2011-2012年度对浙江师范大学大学体育课程健美操初级班2个女生班,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非实验设计教学
2、实践。其中,实验组学生36人,控制组学生35人,实验组7人有健美操学习经历,控制组11人有健美操学习经历。实验组采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形式,将课外体育纳入课程学习评价范畴,按课内外一体化形式施行教学,并进行相应的学习评价。考虑教学对象都为初学者,以低年级学生为主,结合本学期的体质测试任务要求,确定详细评价方案。实验组:专项技能成套动作占40%,体质测试50m、800m占20%,课外学习占20%,理论占10%,平常表现占10%。将课外体育锻炼、比赛表演、资源利用等课外体育学习与活动作为课外学习评价内容,并采用自评、互评与系统记录等辅助评价形式。控制组:专项技能成套动作占50%,体质测试50m、80
3、0m占20%,理论占20%,平常表现占10%。1.2.3问卷调查法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后,对实验组学生36人一年级26人、二年级10人,控制组学生35人一年级27人、二年级8人,1人特殊情况未参加问卷调查进行了主观态度问卷调查。1.2.4数理统计法对调查结果和学生成绩进行数据整理,并利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2研究结果与分析2.1“课内外一体化形式下学习评价系统构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形式是按教学组织与管理形式进行分类的一种体育教学形式4。对学生的课外体育进行引导与管理,并将课外体育纳入课程学习评价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形式的关键特征。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施行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协调统一的系统工程,需要有
4、关部门、基层单位及广大学生的协同配合,才能构成切实有效的管理与评价机制。学校体育长期以来以课堂授课的形式为主,受传统观念,十分是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学校体育课甚至可有可无,课外体育锻炼更是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因而,要使学生积极主动介入课外体育,建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形式,需要从课程学习评价方面进行改革探索。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学与校园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体育设施与场地器材投入的不断加大,以及体育俱乐部与学生社团的发展,使大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施行条件日益成熟。课程网络平台的建设也为实现课堂内外的连接提供了契机,校园网络环境为非面对面教学与管理提供了保障,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平台,不仅实现
5、教学资源的系统化建设,而且能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服务于学生的课余体育学习与锻炼。将学生选课、学分管理及学习成绩评定等教务管理系统功能,与校园一卡通、(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管理系统,以及专门的健身服务平台包括课外学习与锻炼的监控与管理、同伴与教练的预约、健身方案的制定等功能、体育俱乐部、课程QQ群等功能建设融为一体,发挥教务管理部门、场馆中心、体育运动委员会、俱乐部、学生社团等各职能部门的联动作用,构建具有长效机制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形式与学习评价系统,将学习评价系统融入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管理中,对学习行为实现引导鼓励、诊断鉴别、反应调节等功能,真正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2.2课内外一体化形式下学习
6、评价改革实践效果分析2.2.1学生对施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接受程度调查显示:无论是实验组还是控制组,大部分学生对课外体育作为大学体育课程目的的认识是明确的。实验组一半的同学以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施行效果好或非常好,有1/3的同学对体育课程施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管理持满意及以上态度。能够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能被大多数同学接受,施行效果也被多数同学认可,但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效果及教学管理还需进一步提高与完善。2.2.2学生对课内外一体化学习评价的接受程度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课程学习评价的改革,学生对学习评价的接受程度也关系到学习评价的执行效果。从两个班级对课内外一体化学习评价的态度来看,课内外一体化
7、学习评价满意度较高,讲明课内外一体化学习评价具有积极意义。实践经过中,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与热情得到不断改善,总体以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效果。2.2.3学生对课外体育评价内容的选择从赞成课外体育作为大学体育学习评价内容的比例来看,课外体育作为大学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内容基本得到认可。学生对课外体育评价内容的按选择多少依次排序是见表7:体育锻炼、比赛表演、知识学习、社团活动、体育欣赏与社团活动一样、资源利用、运动训练。可见,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义与价值具有较深入的认识。2.2.4学生对学习评价采用互评方式的态度评价方法的选择是课程学习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在对健美操成套动作评价和学
8、习态度评价中采用了学生互评的方式进行,结合老师评价计算最后得分。学生对运动技能与学习态度两方面采用互评,以及互评指标与评价详细方法上的态度,明确表示反对的极少,但表示赞成及以上的人数都未过半见表8、9、10、11。可见,互评方式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互评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一般,互评方式产生的其它隐性学习功能尚需进一步研究。2.2.5学生成绩比拟分析学生的课程综合评价中专项技能考核内容为成套健身健美操动作,实验组中值为86.5,平均分86.3;控制组中值为85,平均分84.9。另外,体质测试内容为50m、800m,实验组中值为73.8,平均分75.5;控制组中值为72.5,平均分73.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学习论文-精品文档 2 内外 一体化 体育 学习 论文 精品 文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