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多元宗教文化共存策略(精品推荐).docx
《近代多元宗教文化共存策略(精品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多元宗教文化共存策略(精品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近代多元宗教文化共存策略明隆庆六年(1572年),蒙古土默特部领袖阿勒坦汗以蒙古人失去了的元大都为意象,在“哈鲁兀纳山阳哈敦木伦河边凭借逃入呼和浩特地区的明朝白莲教教徒及被掳汉人的筑城技艺,开场兴建“库库河屯,历时三年筑毕,明廷赐名“归化,并作为这一政教合一部落政权的统治中心。不过,筑城前,呼和浩特地区已构成一定规模的关内移民定居点,蒙古人称其为“Baising(板升)。入清以后,在该城废墟上重建了归化新城。城南门外“居民稠密,视城内数倍俗最尊信喇嘛,庙宇林立2。重建的归化城与“库库和屯同样有着浓郁的宗教色彩,照旧作为蒙古人朝拜的fo教圣地,唯独其地位已由原先的部落政权中心降格成清朝国家行政体
2、制的一部分。清乾隆四年(1739年),绥远城建成。由此归化城被划入绥远城将军管辖范围内,为后来两座城市的整合打下了基础。18世纪初,由于清朝边疆局势趋于稳定,归化城从最初的军事要塞逐步演变为商业城市,加之清中后期逐步“开禁蒙地,以晋商为主的华北旅蒙商以及大量的“走西口移民不断迁入呼和浩特,定居营生。伴随新移民社区的构成,其传统信仰体系也在蒙地得到了近乎完全的复制和再造。随着清朝国运中衰,一直由清廷扶持的喇嘛阶层地位日渐式微,已失去往日的优越地位。相反,新近传入呼和浩特地区的西洋宗教、伊斯兰教、道教等外来宗教逐步得势而成为本土化的新兴宗教。信仰群体的多元化以及教堂、清真寺等相继建立,构成了近代以
3、来呼和浩特多元宗教文化共生共存的新局面。一、呼和浩特藏传fo教的兴与衰以再现蒙古人失去了的元大都为目的而兴建的归化城,至雍正五年(1727年)清朝和沙俄签订(恰克图条约)之前是座蒙古色彩浓厚的草原城市。入清以前,呼和浩特地区虽已出现汉人板升居民点,但这些早期移民在其人口总量上还未构成绝对优势,对当地游牧经济基础,人口及文化构造还未产生明显影响。在入清以后的近一个世纪里,新建的归化城其基本建筑构成仍以带城墙的方城和城南门外若干座大小召庙为主,蒙古色彩甚浓。清人钱良择所撰(出塞纪略)一书对此描绘甚详。南关(南门)颜额上为蒙古书,不可晓城中惟官仓用陶瓦,砖壁坚致,余皆土室,空地半之。城南居民稠密,视
4、城内数倍。驼马如林,间以驴骡。其屋皆以土覆顶,对皆汉字,窗户精好。男妇衣帽无别,惟妇人以珊瑚玛瑙相累作坠环,悬耳长寸余,而下锐卷黑布如筒,贯发其中,垂于两肩。亦有耳垂两环者,项带银圈或数珠者俗最尊信喇嘛,庙宇林立,巍焕类西域之天主堂。书番经于白布,以长竿悬之,风中飘扬若旗帜。中一庙尤壮丽,金碧夺目,广厦也七一僧南面而坐,被黄衣,袒右肩,所谓库土克兔,犹华言活fo也。该文记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阴历五月十八日。是时,钱良择作为访俄使臣,北经归化时短暂逗留于该城,并记录下该城风俗风貌。由其描绘来看,十分是从其描绘的城内妇女衣冠服饰的表征来看,当时的归化城居民显然以蒙古人为主,且普遍信奉藏传f
5、o教。城里不仅有壮美的召庙,还有转世活fo供信徒奉养。城内已然构成汉人定居点,构成官居中、民居外,蒙汉族群互动杂居的寓居格局。而同一时期与钱良择偕同前往俄国的张鹏翮在其使俄日记中也同样记录过当时归化城相关情况。此蒙古语库库河屯(归化)也。城周围可二里,惟仓库及副都统署瓦屋,余寥寥土屋数间罢了。城南有关夫子庙,留帝志二册,欲使远人知忠义也。住持汉僧关暹,有蒙古妻室。其弟子二人亦然城南负郭有黑河青冢(王昭君墓)古迹顶有土屋一间,四壁累砌,藏以瓦瓮,此剌麻(喇嘛)所为也。与钱良择的记述不同,他在日记中对召庙等物像只字未提,却提到了关帝庙的相关细节,讲明此时的归化城移民在新的环境中正逐步再造着本人的信
6、仰体系。文中所提神职人员妻室均为蒙古人的情况表明,当时确实有部分汉族移民为适应新环境而主动“依蒙族、习蒙语、行蒙俗、垦蒙荒、为蒙奴、入蒙籍、娶蒙妇、为蒙僧,过起蒙古化的汉族生活。这也表明,康熙年间的归化城移民在人数上还是有限的。这一局面至乾隆朝始有了新的变化,由于此时进入归化城的移民比以往越发显著了,以致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清廷不得不公布移民禁令,以尽量维护其早期制定的“蒙地封禁政策。上述两处引文均以汉地观察者的视角,描绘了当时归化城的风俗风貌。他们同样都采摘寺庙这一前当代时期仍发挥着宏大的精神保障功能的神圣空间作为其日记的重要的表述内容。这或许与旧时汉人编修地志,书写游记时均十分关注各
7、地寺庙、道观情形的文本传统有关。如光绪朝的(归化城厅志)所附的城区图,不仅标注有该城官衙等管理机构的所处位置,还对城内除召庙以外的汉人庙宇文庙、道观等反映汉文化特质的宗教祭祀场域的详细位置也做了具体注明。对于初到归化城的异乡人而言,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幅完全有别于本身文化传统的新图景,因而两位观察者都不约而同地对召庙等与汉地传统信仰文化迥然不同的物像进行一番特写。早在17世纪上半叶,就有俄国使节记录过归化城召庙情况。那时的归化“城内外有很多庙,庙是砖建筑,庙顶构造像俄国的样子,盖着带有釉彩的瓦。这一时期也正是归化城大兴土木兴建寺院的开端,其浪潮一直延续至乾隆朝,至1727年签订(恰克图条约)开场
8、,因归化城地处中俄贸易交通要道,遂又成为远距离贸易者们心目中的理想的商业重镇。商业的发展,促进了移民人口的增长,使得这座蒙古城市族群构造更具多元化,文化形态愈加多样化而一度成为蒙古地区集政治、经济、宗教中心为一身的边疆重镇。从18世纪中叶开场,归化城已然成为旅蒙商们理想的远距离贸易据点,其城内汉人社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汉人庙宇也比以往更为多了起来;至清末,该城已完全显示出移民城市的特质而与汉地城市基本无异。曾经影响深远的藏传fo教此时已失去绝对的社会影响力而与汉、回等民族的宗教信仰一同呈现出城市多元宗教文化共生共存的新局面。这些“新兴的、外来的宗教,其影响力逐步占据以往召庙的势力范围而成为城
9、市中新的宗教势力。由移民组织的各种工商业行社组织及作为西洋人商店的洋行则掌控着归化城的经济命脉。相反,传统的召庙势力,则由于土地资产经营不善和内部腐败问题困扰而负债累累,在整座城市的经济领域逐步边缘化了。阿马波兹德涅耶夫初到归化城的时间为1893年3月。这一时期的蒙古地区正经历着史无前例的大变革时代。那些地处长城沿线内蒙古一侧的传统游牧区因受汉文化强烈影响,导致其传统游牧经济、社会和文化均产生了重大的变迁,归化城自然也避不开这一迅猛的历史变迁进程。这些发生于晚清蒙古社会的诸种变化在阿马波兹德涅耶夫的作品中均有体现。他差不多花去一个章节来专门叙述晚清呼和浩特召庙情况,其重视之程度完全超过以往任何
10、一位观察者。阿马波兹德涅耶夫抵达呼和浩特的第一天就开场考察召庙,以为“这座城市,尤其在当时(17世纪末),主要是以fo教庙宇而著称的。这些庙宇使得当时所有的东方作家都赞叹不已,就是一些西方的旅行家,包括丘克和加贝在内,对它们也都很重视。我们能够讲,这些寺庙直到如今(19世纪末)在全城人的生活中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尽管是消极的作用。较为客观地点明了旧时归化城的一般特征。人们习惯性地以为,呼和浩特有“七大召和“八小召,然,这仅仅是概数罢了,乃表示呼和浩特召庙建筑之多,实则除分布于市区的大小召庙以外,这个数字还包括那些从城里召庙分立出去,建在呼和浩特北部山峦(阴山)中的召庙,正如光绪朝(归化城厅志)
11、所云:“五台(五台山)而外,以归绥为最,尤以归化为多。5587588讲明召庙是该城最重要的标志。这座拥有诸多召庙建筑著称的fo教都市尽管有过无比的辉煌与荣耀,但到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访问该城时已明显表现出整体性的破败景象。著名的内齐托音呼图克图驻锡的小召已无转世活fo。朋苏克召、拉布济召、五塔寺、太平召等有名望的召庙建筑群由于大面积倾塌而处于荒废或半荒废状态,已很难维持日常的fo事活动了。不仅如此,曾作为蒙古人集体信仰的藏传fo教,此时由于汉文化的强烈影响及移民的大量移入,人数处于劣势的土默特蒙古人传统的信仰体系愈发松懈,已无坚实的群众基础。“蒙汉杂处,观感日深,由酬酢而渐通婚姻,因语言而兼习文字
12、8语言文字的汉化以及传统价值观念的嬗变,使得原有信仰体系在移民文化的强烈刺激和影响下渐显衰弱,而土默特蒙古人信仰汉族神祗的情况却越发普遍,传统的宗教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质的变迁,信仰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二、近代呼和浩特的多元宗教文化认同1汉地宗教信仰的广泛传播清代呼和浩特地区是整个蒙古地区垦殖较早的地区,早在16世纪末,丰州滩一带汉族移民人口已达10万人之多。至乾隆年间,该地区粮食产量不仅能够接济附近各盟旗,甚至能够运到外蒙古和内地山西、陕西等地。至1800年,绥远、归化等六厅汉族移民人口已达120776人,已远超该地区土默特蒙古人(1770年土默特蒙古人总人口约为42120人)总人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近代 多元 宗教 文化 共存 策略 精品 推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