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气候不稳定性探究.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荒漠气候不稳定性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荒漠气候不稳定性探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荒漠气候不稳定性探究气候的不稳定性要比气温持续升高的危害性更大。以民勤荒漠区为例,运用19612013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民勤荒漠气候在响应全球变暖经过中的不稳定性。结果表明:1月和4月平均气温的不稳定性增大,2月的等温日期提早1036d。12月和1月的极端最高气温的不稳定性增大,7月的极端最低气温的不稳定性增大,5月的极端最低气温的变异系数高达2873%。1月降水量的不稳定性增大。同时,年降水量的稳定性加强。关键词:气候变化;荒漠气候;不稳定性;民勤近年来,全球气温变暖已成为一个全世界广泛关注的问题。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20世纪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6
2、02),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是近100a中最暖和的20a1。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2称,19062005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4,20世纪后半叶北半球平均温度是近1300a中最高的50a。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3称,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气候变化是千年以来所未见的。刚刚过去的3个10a每一个都刷新了气温最高的纪录;从19832012年可能是北半球自1400年以来最热的30a。并指出,这次评估结果要比原来认识到的愈加严重,而且有95%以上的把握以为气候变化是人类的行为造成的。随着全球变暖,引发了很多生态和环境问题。极端高温事件引发了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发生季节性花粉过敏的时间提早、欧洲
3、一些地区人口死亡率提高等很多负面结果45。我国学者预测,从如今开场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的“最可能升高幅度是184。假如将来全球平均增温到达1525(相对于19801999年),将有20%30%的物种可能面临灭绝的风险;假如升温幅度超过35,则有高达40%70%的物种可能灭绝6。地球上不同部位、不同地貌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各不一样7。在全球范围内,除澳大利亚和北非干旱区外,南美洲、南非、北美洲、中亚和中国西北等全球主要干旱区近百年来呈明显变干趋势,且全球气候变暖时段的干旱年发生概率明显偏高8。19612007年我国干旱区年平均气温约上升了18,上升速率为039?(10a)19。中国西北的陕、甘
4、、宁、新变暖的强度高于全国平均值7,10。新疆北部近期10a平均气温比前30a的平均值偏高077。科尔沁沙地乌兰敖都地区春、冬季温度有逐步回升的趋势,且冬季升温明显大于春季,偏暖温和高温的年份出现频率较多11。荒漠是陆地上的三大自然区之一,荒漠地区具有与其他地区完全不同的气候特征。Zhu等12的分析结果表明,民勤荒漠区19612009年的年平均气温升高速率大于全球水平,也大于中国近百年来水平,但低于中国东北地区近20a的上升速率。有关气候的不稳定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古气候研究方面1314。随着全球变暖,中国旱涝气候灾祸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愈加明显,东亚夏季风降水在21世纪初不仅年际变率加强,而且亚洲
5、夏季风加强,引起中国华北和华南地区夏季降水明显加强,洪涝灾祸增加15。河北衡水等县16以及河南省获嘉县17等地随着气候变暖,气候的不稳定性加强。干旱、半干旱地区很多生态与环境方面的问题可能与气温变暖密切相关18。气温的不稳定性尤其是极端气温的不稳定性对农林牧业生产的影响远比持续变暖要大得多1920。曹玲等21将极端天气现象定义为大雨、干旱、35高温、20低温、霜冻、大风、沙尘暴、雷暴和冰雹等,利用19582006年甘肃河西走廊18个观测站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荒漠是生态系统中最为脆弱的系统。然而目前还没有人研究过荒漠气候的稳定性问题,本文以民勤荒漠区为例,就这个问题作一初步分析。一、研究区与研
6、究方法1.1研究区大概情况民勤县位于中国西北干旱区河西走廊东北侧的石羊河流域下游,地处腾格里沙漠的西缘,地理位置1014810413E,38053927N,总土地面积为16016km2,境内海拔多在13001350m(图1)。民勤县的生态退化大致可分为三个历史景观,即汉代以前自然生态景观,西汉(前206年至公元25年)至民国年间退化生态景观,1950年以来人工生态景观。民勤县属于中国最典型的荒漠化地区。据民勤县统计部门提供的资料,目前,境内沙漠、戈壁、盐碱滩地和低山残丘占总土地面积的942%。其中,沙漠面积占总面积的5503%。民勤县多年平均降水量11652mm,蒸发量235179mm,年平均
7、17m?s1大风282d,沙尘暴258d,扬沙天气378d,浮尘天气302d。目前绿洲内部及其边缘地下水位已下降至20m左右。图1研究区位置Fig1Geographicallocationofthestudyarea由于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原有植被大面积衰败死亡,荒漠草场退化。1.2观测与数据处理方法运用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19612013年气象观测资料,观测指标主要有日照、气温、气压、降水、空气湿度、地温、风速风向、大风日数、沙尘暴日数等,每一观测指标中又包括多个统计项,如气温有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月极端最高气温、月极端最低气温等;降水量包括各月降水量、年降水量和日降水强度。其他站点的资料
8、来源于“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分享服务网。本文气候的不稳定是指气候指标忽高忽低,变差增大。变差的大小用3a滑动标准差(1式)计算,变差的变化趋势用一次线性趋势线(2式)表示,变化趋势的显著性用回归趋势线的显著性检验来断定。数据分析运用SPSS130完成。二、结果分析2.1民勤荒漠气候对全球变暖的响应19612013年民勤年平均气温780,年平均气温显著升高(P005),升高趋势为0116?(10a)1(图2a)。19612013年的月平均气温只要2月、4月和6月升温显著(P005)(图2b),其他月变化不显著(P005)。统计表明,2月气温标准差最大,其次是1月和12月,再次是11月和4月,7月最小
9、(图2c)。3a滑动标准差分析表明,只要1月和4月平均气温有显著增大趋势(图2d)(P005),其他各月和年平均气温的显著增大趋势不显著(P005)。进一步按年代分组(19611970,19711980,19811990,19912000,20012010,20112013年)分析,1月标准差最大,其次是4月、2月、6月和3月,其中只要2月和4月增大趋势显著(P005),年和其他月份均不显著,11月的变异系数最高,达427%(表1)。2.2冬春季极端最高气温的变差19612013年当地的年极端最高气温平均为3716,1997年到达最高值410(7月22日)同期只要3月和11月极端最高气温(图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荒漠 气候 不稳定性 探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