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纤与棉花的竞争力.docx
《浅谈化纤与棉花的竞争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化纤与棉花的竞争力.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谈化纤与棉花的竞争力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棉花与化纤的优劣势,来讲明棉花与化纤之间的替代、竞争和互相依存的关系。从纺织业的发展历史看,纺织原料构造中棉花占比逐步下降,化纤占比逐步提高,将来化纤与棉花将趋于和平共处,互相促进。中国棉花政策将有所调整,在保护棉农利益的同时,也将平衡棉纺产业的利益,但棉花受制于种植面积有限,将来纺织原料需求的增长将主要依靠化纤。我国纺织工业原料主要包括化学纤维和棉、毛、麻、丝等天然纤维。2017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达5430万吨,占全球比重超过50%。其中:化纤4533万吨,占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83.5%;棉花755万吨,占13.9%。随着我国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
2、对原料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天然纤维受制于种植、养殖业规模的限制,难以有大幅度的增加,甚至出现下降,因而,纺织纤维原料需求的增长主要依靠化纤来知足。1.棉花与化纤的关系1.1棉花与化纤的优劣势比照与棉花的构成直接竞争和替代关系的是以涤纶短纤和粘胶短纤为主的棉型化学纤维,各种纺织原料的独特风格源于其特定的化学构造及“生产工艺。棉花与化纤各具其优劣势如表1所示,但这些优劣势不是绝对的,随着技术进步也在发生某些变化,比方:棉花比化纤强力低,随着纺纱、织布技术水平的提高,到最终织物,棉花强力低的弱点已经得到很好的修复,并且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服装更新换代快,不再需要化纤那么高的强度;涤纶织物自然环境不易降
3、解,造成白色污染,但随着循环再利用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物理法或化学法的循环再利用,将大幅度提高回收利用水平,一些知名品牌已经计划到2020年部分甚至全部采用循环再利用聚酯纤维取代原生聚酯纤维;涤纶比棉花最大的缺点是回潮率低,但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能够做到不仅吸湿而且排汗,愈加合适运动和户外环境。在中国,土地是稀缺资源,我们不得不考虑生产这三种纤维占用土地资源的情况。据中国棉花协会2017年数据,全国植棉面积为4413.2万亩,产量604.7万吨,依此测算500万吨棉花皮棉需243万公顷棉田。粘胶短纤所用木浆,以热带速生林6年成材计,每公顷可产30吨粘胶短纤,合5吨/公顷年,依此测算500万吨粘
4、胶短纤需100万公顷速生林。而中国浆粕及制浆木材95%依靠进口,实际占地可仅考虑粘胶短纤工厂占地,500万吨粘胶短纤占地约1400公顷。中国年产40万吨直纺涤纶短纤项目占地约720亩,依此测算500万吨直纺涤纶短纤占地仅600公顷。因而,在中国,生产化纤的用地与种植棉花的用地相比,几乎能够忽略不计。中国目前的环境保护问题非常突出,节约用地,甚至是退耕还林,对环境正面效应远大于生产化纤的负面效应,因而中国在目前阶段似乎更合适多生产化纤。1.2棉花与化纤的关系演变在近期几十年纺织业的发展经过中,棉花、化纤表现出竞争、替代和互相依存的关系。在不同的时间段,棉花与化纤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早期
5、的竞争中,更多表现出化纤对棉花的替代关系。化纤本就是为弥补天然纤维缺乏而生的,并且以其价格优势保持对棉花的强替代性。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市场对功能性、差异化、时髦性产品的追求越来越热烈,化纤能够通过物理和化学改性来知足上述需求,主动替代部分棉花应用市场。十分是粘胶短纤,由于其和棉花的性能更为接近、产品可降解,因而它对棉花的替代性更强。另外,涤纶长丝可直接替代部分棉纱3,省去纺纱经过,更具成本优势。随后逐步进入到良性竞争和互相依存的关系。化纤更具成本优势和发展优势,棉花产量增长有限,在生物技术未获得革命性突破前,将来增量主要依靠化纤,且主要用于技术纺织品领域。棉花改性空间很小,但随着后道纺纱
6、、织布水平的提高,棉花的某些劣势得到了弥补。竞争推动了棉花与化纤各自领域的技术进步。将来,上述三方面的关系将会是并存,并且以后两者即竞争和互相依存的关系为主。混纺使得棉花与化纤性能互补,市场需求和消费习惯的变化使棉花与化纤作为主要纺织原料相互补充,替代则更多体如今个别的细分市场领域。1.3棉纺行业原料构造变化我国棉纺织工业原料构造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全棉时期、棉涤混纺稳步发展时期、涤棉混纺及新型纤维混纺快速发展时期,棉花在纺织原料中逐步退居第二位1。从近十年数据看,棉花用量总体呈减少趋势,2015年棉花用量最低,为675万吨,比2007年减少41.3%;棉纺用粘胶短纤持续增长,2017年到
7、达340万吨,比2017年前增加了220%;棉纺用涤纶短纤2013年最高达960万吨,比2007年增加了36.6%,但2017年下降到900万吨,主要是由于中国的“禁废令影响了再生涤纶短纤的产量。综合来看,中国棉纺产业使用化纤量持续增加,2017年达1270万吨,比十年前增加51.7%。棉花与化纤占中国棉纺行业纤维用量的比重呈剪刀差走势,棉花占比逐步下降,化纤占比逐步提高,2013年后基本稳定在60%以上。这种构造变化的原因:一是国家临时收储政策造成中外棉差价,棉纺企业为降低成本不得不转用化纤;二是中国的化纤无论是数量、成本还是质量,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但棉纺行业原料构造的这种变化并不能讲明化
8、纤在持续替代棉花,估计随着棉花政策愈加市场化的调整,棉花用量会逐步回升,进而到达新的平衡。2.棉花2.1中国棉花政策的演变中国是世界上主要棉花生产国与消费国之一,棉花产业发展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利益,关系到纺织工业发展,对中国国民经济影响较大。因而,在棉花市场运行中,国家的相关政策始终贯穿其中,对棉花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1999年,中国和美国在北京签署了关于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中国承诺关税内进口配额为74.3万吨棉花,到2004年增加到89.4万吨。2005年5月1日起,对超配额进口棉花实行滑准税制度,根据不同的价格,征收5%40%的关税,滑准税率不断调整。为稳定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化纤 棉花 竞争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