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滑脱症临床研究.docx
《腰椎滑脱症临床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腰椎滑脱症临床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腰椎滑脱症临床研究(北京中医药杂志)2014年第五期1排除标准(1)先天性滑脱者或真性腰椎滑脱者;(2)滑脱大于度;(3)合并有严重的其他器质性病变(包括肿瘤、骨髓炎、骨折等)或严重的腰椎骨质疏松者;(4)合并心脑血管等严重原发疾病;(5)老年痴呆或精神病患者,治疗不合作患者;(6)血液系统疾病者、孕妇及年老体弱者;(7)年龄不符合者;(8)同时接受其他治疗者。2治疗与观察方法2.1治疗方法2.1.1放松手法:治疗前2组患者均做放松手法。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术者先在其腰臀部施以滚法约5min,然后站于患者右侧,手呈半握拳状,用手背的尺侧及第4、5手指近端紧贴腰部皮肤上,用前臂带动腕关节做内外旋
2、转运动,均匀地来回滚动,用力均匀柔和;继用“摇腿揉腰法在腰部棘旁操作10min,以充分放松腰部肌肉。2.1.2治疗组: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软枕置于腹下,指导患者配合咳嗽,即口令1、2时吸气,口令3时咳嗽。第一助手弓箭步立于其床下方,检查其双足长度,双手紧握患者踝部(比拟患者双下肢并拢,若右下肢长,先握右踝部;若左下肢长,先握左踝部)。术者严格根据复位主要病椎的棘突偏向,决定站其右侧或左侧,面向其对侧肩部站立,以靠床的手掌根部做冲压,即棘突偏右站右侧,用左手冲压。另手辅助:(1)直接冲压法时,双手重叠按在患椎棘突上垂直向下发力;(2)间接分压法时,按在患椎下方后隆的椎棘突上;(3)旋转分压法时,
3、与主冲手“定点于相应的横突或棘突上。嘱患者放松,术者口令“1-2-3。当发出1、2时,第一助手将其下肢牵拉并上下抖动12次;当发出口令3的霎时,3人同时发出爆发力,术者双手向前下方冲压。第一助手向下用力牵引抖动;第二助手用力拉住患者的腋下。助手双手紧握患者踝关节上部,先牵拉“长脚,再牵抖23下,以展开患椎关节,再以较重力牵抖短脚34下,使椎间“复位,根据病情量力,用力宁轻勿重,先轻后重,切忌追求响声,以确保安全;继而仍以较重力牵抖手法完成后,再将患者双下肢并拢比拟,观测其长短之差能否改善或已正常。患者每周治疗5次,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2.1.3对照组:以屈髋屈膝垫枕复位法8治疗
4、患者仰卧于治疗床上,屈髋屈膝,医生将两枕头叠放在一起,对折后压住开口一头,助手抬起患者臀部,使枕头呈30楔形垫入其臀部下方,并以手顶住枕头,医者站立床端,双手向前、向下按压患者膝部约5min,再嘱患者在屈膝屈髋抱膝位留枕仰卧约20min。患者每周治疗5次,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2.1.4功能锻炼:治疗后2组患者均做腰椎功能锻炼(团腰抱膝、飞燕点水),活动时佩戴腰围保护。2.2观察指标2.2.1疗效指标:比拟2组的最近疗效与远期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腰椎滑移距离。2.2.2不良反响:观察2组治疗期间及治疗后能否出现神经、血管的损伤,主要症状、体征能否加重。2.3统计学方法采用CS1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腰椎 滑脱 临床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