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广州一模试卷讲评课件.pptx
《2022广州一模试卷讲评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广州一模试卷讲评课件.pptx(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章太炎结合汉民族语文特点和历史变化提出的“文学总略”说,既有对文学概念的界定,也有对汉语文学传统的总结。B.章太炎认为,文学的艺术性是建立在“文字性”基础上的,不论雅俗,都不能以辞害意,都应追求“文质彬彬”。C.章太炎和孔帕尼翁都认为文学的范围不需要设限都认为文学的范围不需要设限,因为给含义不断变化的文学下一个终极定义是无法实现的。D.章太炎关于文学“法式”的观点给后来学者带来启发,文学既有表达什么的问题,还有如何表达的问题。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语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 级和 C 级。本题要求考生选出理解
2、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答案是 C。根据材料二第一段,他(章太炎)反对以有韵无韵区分,视前者为“纯文学”,后者为“杂文学”,而主张“文”无论有韵无韵,无论成句读不成句读,无论纯杂,“包络一切著于竹帛而为言”。他的这种极为宽泛的文学定义,看似一种没有定义的定义,竟然合上了最近50年欧美文学界对文学范围的理解。仅举一例,法国的孔帕尼翁在反思何谓文学时说:“广义上讲的文学指所有印刷品(或书写品),包括图书馆里的所有藏书(以及已然笔录在案的口头文学)”。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章太炎对民族语文体系和书面文学体制进行了反思和批判,也引发了后世学者对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价值的审视与思
3、考。B章太炎承继了传统句读学和韵文分类法,对文学的界定以文字为准,可见清代朴学和传统小学仍是现代汉语文学的基础。C网络文学的发展,使得文学作品不再需要印刷;而文学平台不断的变换,导致文学的确立和存在的指标也在不断变化。D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言为文之用心也”,开“文学”概念研究之先河,为今人拓宽文学范畴奠定了理论基础。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分析推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本题要求考生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答案是 A。B选项中“可见清代朴学和传统小学仍是现代汉语文学的基础”过度延伸。C选项中“网络文学的发展,使得文学作品不再需要印刷”,“文学平台不断的变换”也不会“导致文学的确
4、立和存在的指标也在不断变化”不符合实际。D选项中“开文学概念研究之先河”,材料并未反映出这一点。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中最能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章太炎先生可谓“全史在胸”,借助旧学新知的融会贯通,试图为现代中国建立牢靠的根基,为后来者开无数法门。B.章太炎论文之语,矫八股文、桐城派、新文体之流弊;提倡质朴的文学,只有从纠正一般人重文轻质的文学观入手。C.被公认为最具影响力的英国的文艺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指出,文学评论家们“在评论文学的过程中也生产文学”。D.英国汉学家吴芳思认为,“在高雅文化的精神心理定势和非人化的诱惑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尚不为人所知的纽带”。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
5、生对材料的分析和推断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答案是 C。材料二的主要观点是章太炎的文学定义在今天仍具有两大“异彩”。答案:答案:材料一引用的意图是点明论述的对象,以展开对章太炎“文学”概念的解说、分析和论证;材料二引用的意图是明确论述的起点,从而引发对章太炎“文学”定义当代价值的阐述。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4.材料一、材料二画横线处,同是引用章太炎的观点,但作者的意图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补充细则:1.本题注重考查论证,对学生答案的评分,要侧重“论证思路”的考查。2.第点2分。意图表述成“点明论述的对象”1 分。“论述的对象”可表述为“文学总略”“文字文化论”“章太炎的文学观”“章太炎对
6、文学概念的界定”等表现章氏文学概念的总括性词语;“为了解释章太炎的观点”可视为“点明对象”,也得 1 分。分析表述成“以展开对章太炎文学概念的解说、分析和论证”1 分,“解说、分析和论证”答到其中一个即可给分,也可以是“评析”章太炎观点,“强调”“突出”“论述”章太炎观点意义之类的表达。3.第点2分。意图表述成“明确论述的起点”1 分。“明确起点”可表达为“总起全文”“引出下文” “由此展开”“进一步论述”。分析表述成“引发对章太炎文学定义当代价值的阐述”1 分,重点在于论证作者自己的观点。“阐述”可表述为“论述”“分析”等属于作者自己论证的词语。“当代价值”可表述为“章太炎观点的意义、影响、
7、作用”,或是“章太炎的文学定义具有两大异彩”。如果写成具体内容,只要涉及其中一个内容可以得 1 分。例如“文学研究应该将重心放在法式上”“将文学研究纳入文学范围”“文学概念具有广泛性”“文学包含文学文本和文学研究”等。5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章太炎提出全新的文学概念,成就非凡,他的治学之道更值得当代青年学子借鉴。请结合材料,谈谈章太炎在治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6分)答案:答案:立足历史,对历史文化展开批判性反思;勇于创新,大胆突破固有学术观念的桎梏;针对现实,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研究目标;面向未来,站在时代的高度提出前瞻性的观点。每点2分。答对其中3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补充细则:本题要注意题干
8、的筛选条件“在治学方面”,并明确“启示”应为抽象意义、哲学意义。答案由启示和分析两个部分组成。每点2分,其中启示1分,结合材料分析1分。答满3点得6分。立足历史(植根传统/坚定文化自信/坚守民族文化基因)(1分),对历史文化展开批判性反思(未因西来文化的冲击而丧失本民族文化自信)(1分)。 勇于创新(有独立的思考/不盲从/独出机杼)(1分),大胆突破固有学术观念的桎梏(能够推出自成系统的学术观念/首次为文学下定义/其文学定义打破了狭隘的文学天地)(1分)。针对现实(立足现实实际/从实际出发)(1分),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研究目标(在西方文化冲击下适时提出本土的文学观/在文化价值评判众说纷纭时推出平
9、视雅俗的思想)(1分)。面向未来(有前瞻性/眼光睿智长远)(1分),站在时代的高度提出前瞻性的观点(平视雅俗成为新文化、新文学运动的内在思想依据/对文学的定义契合了近 50 年来欧美文学界的理解)(1分)。除参考答案外,补充如下合理答案:批判性反思(辩证思考)(1分),对民族语文展开理性反思(1分)。 实事求是(1分),循名责实,制名指实,推出“文学总略”说(对文学的界说继承清代朴学“实事求是”的精神)(1分)。 开放包容(1分),将精英书面文化与通俗文化平等看待(平视雅俗)(1分)。注意:“启示”答对,分析才得分。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元宰先生对秋山图的高度评价
10、,让烟客翁五十年来对该画念念不忘。B.描写张府厅堂的紫檀椅子上蒙着淡淡的尘土,间接表明了张府家道中落。C.张府荒草丛生与王府牡丹盛开形成对比,暗示秋山图终将大放异彩。D.王石谷谒见王氏时的笑容,既有将见到名画的兴奋,也有对贵戚的谄媚。【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学作品的内容、表现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本题要求考生选出正确的一项,答案是B。A选项“元宰先生对秋山图的高度评价”不是“烟客翁五十年来对该画念念不忘”的原因,而是烟客翁亲眼目睹画作深受震撼使其念念不忘。B选项可以发散一个点,红楼梦中贾府半旧的枕靠与此处运用的艺术手法相同。C选项“暗示秋山图终将大放异彩”错误。D选项“对贵
11、戚的谄媚”错误。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篇以王石谷的问话引出秋山图故事,“可以说见过,也可以说没有见过”预示故事曲折而神秘,引起读者兴趣。B.小说围绕秋山图的故事展开,构成故事套故事的格局,其中既有王石谷听闻的,也有他亲历的,故事之间过渡自然。C.小说插入喝茶、拨灯、捋长髯等多个细节,有意造成叙述的停顿,使节奏缓急有度,同时也巧妙地营造了讲故事的氛围。D.小说两次细致描绘秋山图画面,突出“云壑丘山”的磅礴气势,是为了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化了小说主题。【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 D 级。本题要求
12、考生选出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答案是 D。小说两次细致描绘秋山图画面,不是为了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化了小说主题。【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张氏珍视秋山图本身的艺术价值,在意的是别人对画作之美的评价,他将画挂于厅堂正墙反复赏玩;王氏视秋山图为可供炫耀的藏品,更在意的是别人对画作真假的 评定,只在客人来时才将画挂起。 (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8同是画作藏家,润州张氏和贵戚王氏对秋山图的心态却不相同,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4分)【补充细则】1.第点 2 分。答出张氏对秋山图的态度,1分,可表述为“珍视”“重视”“喜爱”等,如答作“平淡”“谦卑”等不得分。分析1分,能写出“在意别人对画作之美
13、的评价”,“将画挂于厅堂正墙反复赏玩”“不肯让给烟客翁”都可得分。2.第点 2 分。答出王氏对秋山图的态度,1分,可表述为“炫耀”“虚荣”“附庸风雅”等,如答作“浮华”“担心”等不得分。分析1分,能写出“更在意别人对画作真假的评定”“只有在客人来时才挂起来”都可得分。3.每一点中,如态度概括错误,则该点不得分;如未概括态度,但分析合理,则该点得1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秋山图的真假具有不确定性,前后两幅秋山图是否为同一幅也具有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使情节扑朔迷离,使小说平添了悬念和波澜;丰富了小说主题,引发读者对“美”的深入思考;拓宽了读者的想象空间,增添了小说的审美意蕴。(每点 2 分;
14、第点 2 分,第点任答两点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9本小说脱胎于清代文人笔记,该笔记以王石谷与恽南田相约同去寻找“秋山真本”为结尾,确定王府的画是假的。而本小说关于秋山图故事的结尾具有“不确定性”,这样的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补充细则】【补充细则】1.首先应对题干中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结合文本指出“不确定性”的具体体现。“秋山图是否是真画,不确定”,得 1 分;“王府的秋山图是不是就是之前张家的那幅秋山图,也不确定”,得 1 分。答出其中一点得 1 分,答出两点得 2 分。2.回答题干中的“具有不确定性,这样的处理有什么好处”时,每点 2 分。其中准确地指出“好处”1 分,
15、结合文本分析 1 分,答出两点即可。“好处”和结合文本分析分别赋分。若答出了一点“好处”,但没有结合文本分析,只得 1 分。若结合文本分析到位,但“好处”表述不规范,也只得 1 分。若没有读懂文本,只是笼统胡乱地生搬硬套,如“首尾呼应”“使情节一波三折”“渲染朦胧的气氛”“丰富人物形象”“揭示主旨”等,不得分。只是拼凑选择题的选项,也不得分。若“好处”回答不准确,将“丰富了小说主题”“深化主旨”答成“点明主旨”“揭示主旨”等,不得分。3.“引发读者对美的思考”,可表述为“对艺术的思考”“对真正的审美的思考”“对精神的追求”“深化了小说美不一定在世间,而在观者心中的主旨”等。唐宪宗元和七年秋,魏
16、博节度使田季安薨。子怀谏,为节度副大使。兵马使田兴,有勇力,军中赖之。辛亥,上与宰相议魏博事,李吉甫请兴兵讨之, 魏博节度使: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设置。领魏州、博州、贝州、卫州、澶(chn)州、相州六州。治魏州(今河北大名)。 薨: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新唐书百官志:“凡丧,三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自六品达于庶人称死”。 兴兵:调动军队打仗兴兵讨伐。 唐宪宗元和七年秋天,魏博节度使田季安去世。他的儿子田怀谏,担任节度副大使。兵马使田兴,文武兼备,将领们对他很信赖。辛亥日,宪宗与宰相们议论魏博的局势
17、,李吉甫主张出兵讨伐,李绛曰:“臣窃观两河藩镇之跋扈者,皆分兵以隶诸将,不使专在一人,恐其权任太重,乘间而谋己故也。诸将势均力敌,莫能相制,若常得严明主帅以临之,则粗能自固矣。窃:暗中;私下里两河:河南、河北跋扈:(形)狂妄,专横暴戾,欺上压下隶:附属;属于。间:机会,空子。临:治理、管理、统治 李绛说:“我私下观察飞扬跋扈的两河藩镇首领,(他们)都将兵权分给几位将领,不让大权集中在一个人手里,担心某位将领权力太大,乘机谋害自己。诸将势均力敌,谁也不能控制谁。如果能有一位严明主帅来驾驭他们,就基本能控制局面。今怀谏乳臭子,不能自听断,军府大权,必有所归,诸将厚薄不均,怨怒必起,不相服从。然则向
18、日分兵之策,适足为今日祸之阶也。至时,惟在朝廷不爱爵禄以赏其人,使两河藩镇闻之,恐其麾下争为恭顺矣,此所谓不战而屈人兵者也。”上曰“善。” 乳臭(xi):奶腥气,指年幼无知。 听断:处理决断。 军府大权:军政大权。 厚薄:犹大小;多少。 向日:昔日,以前。 分兵之策:分而统之的策略。 阶:根由,原因。 爱:吝惜,舍不得。 爵禄:官爵和俸禄。 麾(hu)下:本指旗下,借指将帅的部属。 屈:使屈服 现在田怀谏只不过是乳臭未干的小孩,一切都不能由自己决断,军政大权,一定会落到某个人手中,诸将权力大小不均,一定会产生怨恨,互不服从。这样一来以前分散兵权的策略,恰好成为现在祸乱的根源。到那时,只要朝廷不
19、吝惜爵位俸禄来赏赐那些人,让两河藩镇知道这个事情,恐怕他们的部下都会争着归顺朝廷了吧,这就是兵法上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宪宗说:“很好。” 家僮:即“家童”,旧时对私家奴仆的统称。 移易:转移,调换。 朝命:朝廷的命令、任命。 留后:唐代节度使、观察使缺位时设置的代理职称。 申:申报,旧时官府行文,下级对上级称申 版籍:户口册。 申版籍:指向朝廷呈递人口和土地的名册,表明服从中央政权的管理 请官吏:请求朝廷派遣官吏。 可:许可;同意;准许 不久因为田怀谏年纪幼小,力量薄弱,军政大事都由家僮蒋士则决策,蒋士则多次凭个人好恶调换各将领,大家都感到愤怒。朝廷的任命很久没有下达,魏博军中人心不安。一
20、天早晨田兴进入军府,几千名士兵聚集闹事,请田兴担任代理节度使。田兴就对众人说:“不要伤害副大使田怀谏,要遵守朝廷法令,服从朝廷管理,请求朝廷派遣官吏,大家同意我才答应。”众人都说:“遵命。”田兴于是杀了蒋士则等人,将田怀谏迁出官邸。既而田怀谏幼弱,军政皆决于家僮蒋士则,数以爱憎移易诸将,众皆愤怒。朝命久未至,军中不安。田兴晨入府,士卒数千人大噪,请为留后留后。兴乃谓众曰:“勿犯副大使,守朝廷法令,申版籍版籍,请官吏,然后可。”皆曰:“诺”。兴乃杀蒋士则等,迁怀谏。闻:报告上级。中使:宫中派出的使者。多指宦官。宣慰:1.谓大臣代表皇帝视察某一地区,宣扬政令,安抚百姓。2.安抚慰劳。 奉:进献,下
21、对上送东西诏命:皇帝的命令。推心抚纳:诚心相待,抚慰接纳。结:结交,交好。此句为状语后置 魏博的监军将情况上奏朝廷,李吉甫建议派遣宦官前去慰劳安抚,并观察事态发展。李绛说:“不能这样做。现在田兴向朝廷进献魏博的土地和军队,等候朝廷的命令;朝廷应该乘这个机会诚心安抚接纳他们,用厚重的恩惠与他们结好。”宪宗听从了李绛的建议,任命田兴为魏博节度使。魏博监军以状闻,吉甫请遣中使宣慰以观其变,绛曰:“不可。今田兴奉其土地兵众,坐待诏命;乘此际推心抚纳,结以大恩。”上从之,以兴为魏博节度使。皇化:皇帝的德政和教化。劝慕:因受奖勉而有所企慕、向往(多指倾心向善)。内库:皇宫中的府库。与:给予。给(j):供给
22、,供养。语(y):告诉。李绛又说:“魏博五十多年来没有接受过朝廷教化,如果没有超出他们期望的重赏,就无法抚慰士兵们的情绪,也无法引起周边藩镇的羡慕。我建议朝廷调拨国库一百五十万缗钱来赏赐魏博。”宪宗身边的人认为:“给魏博的赏赐太多,以后假如也有类似的事情,将拿什么给他们呢?”宪宗把这些话告诉李绛,李绛又言魏博五十余年不沾皇化不有重赏过其所望则无以慰士卒之心使四邻劝慕请发内库钱百五十万缗以赐之左右以为所与太多后有此比将何以给之上以语绛, 专地:意思是谓擅自处置领地或为割据。 归命:归顺。 圣朝:古时对当代王朝的尊称。此指唐朝廷。 爱:吝啬,吝惜。 遗:遗弃,舍弃。 大计:重大的计划或谋略,此处指
23、收复魏博六州大计。 道:一种行政区划。在汉朝开始出现,唐初分天下为十道,仅为州县之上的一种监察区,之后迭有增加,唐睿宗景云年间,至二十三道之多。自节度使掌握地方实权后,日渐演变为对一个节度辖区的称呼,和初唐、盛唐时的意义有所不同。 恶()衣菲食: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徒:1.独,仅仅,白白地2.徒然,枉然 贮:储藏,积存。 之:去;到 李绛说:“田兴不贪图擅自处置领地的好处,归顺朝廷,陛下怎么能吝惜小钱而不顾国家重大利益,不乘此机会收拢一个藩镇的民心!”宪宗非常高兴,说:“我节衣缩食,积蓄钱财的原因,正是希望平定四方,不这样的话,白白积存钱财在国库里干什么呢?” 绛曰:“田兴不贪专专地地
24、之利,归命圣朝,陛下奈何爱小费而遗大计,不以收一道道人心!”上悦,曰:“朕所以恶衣菲食,蓄聚货财,正为欲平定四方,不然,徒贮之府库何为!” 知制诰:掌管起草诰命之意,后用作官名。南北朝时有知诏诰、掌诏诰、典诏诰之名。唐初草拟诏敕,一般由中书舍人专掌;其后亦有以他官草诏敕,则称某官知制诰。 宣慰:1.谓大臣代表皇帝视察某一地区,宣扬政令,安抚百姓。2.安抚慰劳。 复:免除赋税、徭役。 欢声如雷:欢声雷动。极言其场面之热烈。 相顾失色:形容众人相互对视,脸上露出惊慌之态。 倔强者:指反抗朝廷者。 果:究竟,终于,到底 十一月,朝廷派遣知制诰裴度到魏博安抚,将一百五十万缗钱赏赐给魏博官兵,并免除魏博
25、百姓一年的税赋劳役。官兵收到赏赐,欢声雷动。 成德、兖郓的使者们看到这种情形,面面相觑,神色大变,感叹说:“不服从朝廷管理的藩镇到底有什么好处呀!”元和十四年秋天,田兴进京朝见,宪宗对待他特别优厚。 十一月,遣知制诰裴度至魏博宣慰,以钱百五十万缗赏军士,六州百姓给复一年。军士受赐,欢声如雷。成德、兖郓使者数辈见之,相顾失色,叹曰:“倔强者果何益乎!”十四年秋,田兴入朝,上待之尤厚。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绛又言魏博五十余年不沾皇化不有重赏过其所望则无以慰士卒之心使四邻劝慕请发内库钱百五十万缗以赐之左右以为所与太多后有此比将何以给之B.绛又言魏博五十余年不沾皇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广州 试卷 讲评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