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司马谏议书》课件21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答司马谏议书》课件21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答司马谏议书》课件21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答 司 马 谏 议 书答 司 马 谏 议 书王 安 石王 安 石目录知人论世01文本研读02拓展延伸03目录知人论世01 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伟大的改革家”。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身为参政知事的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新法的实行,抑制了大官僚、大地主和豪强的特权,激起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第二年,当时任翰林学士、右谏大夫的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一封三千六百多字的长信,列举新法的种种弊端,要王安石放弃新法,恢复旧制。 本文就是王安石的复信。解题答司马谏议书“答”,即“答复、回复”之意;“司马”,即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谏议”,指的是“
2、谏议大夫”这个官职;“书”,文体名。“答司马谏议书”,即“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目录文本研读02强聒(gu) 卤莽(l mng) 见恕(sh) 拒谏(jin) 怨谤(bng) 不恤(x) 盘庚(gng) 胥怨(x) 会晤(w)预习检查研读第一自然段某( )启( ):昨日蒙教,窃( )以为与君实游处( )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 )不合,所操( )之术( )多异故也。虽欲强聒( ),终必不蒙见察 ,故略( )上报( ),不复一一自辨( )。重念( )蒙君实视遇( )厚,于反覆( )不宜卤莽( ),故今具道( )所以( ),冀( )君实或见恕也。草稿中用以代指本人名字写信说明事情私自,同游共处,
3、交往常常持方法,主张唠叨不休。聒,说话声被(您)理解简略给您回信同“辩”,分辩又考虑到看待,对待指书信往返粗疏草率。卤,同“鲁”详细地说出我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希望嘈杂这里用作谦词1.王安石为什么写这封信?因为司马光写了一封长信,对王安石的变法横加指责,故王安石写此信为自己辩解。2.王安石与司马光“议事每不合”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两人“所操之术多异故也”。3.“所操之术多异故也”中的“术”指什么?治国之道、政治主张研读第一自然段研读第二自然段盖儒者( )所争,尤( )在于名( )实( ),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 )得( )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 )也。某则
4、以谓( )受命于人主( ),议法度( )而修( )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 ),不为( )侵官;举( )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 ),难( )壬人( ),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 )前( )知其如此也。这里泛指一般封建士大夫特别事物的名称、概事实,名称、概念实际所指根本道理清楚怨恨,指责以为,认为君主法令制度修正负有专责的官吏不是,不算施行批驳不正确的言论排斥善于巧言献媚、不行正道的人本来预先念研读第二自然段指责指责致天下怨谤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反驳反驳固前知其如此也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答司马谏议书 司马 谏议书 课件 21 统编 高中语文 必修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