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教材名师教案.docx





《五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教材名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教材名师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Word五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教材名师教案 教学工作只有根据方案进行,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改进教学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假如不仔细书写教案,教学过程中必定目标模糊,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五班级语文下册人教版教材名师教案,便利大家学习。 五班级语文下册人教版教材名师教案1 白鹭 教学目标: 1.熟悉“鹭、嫌、喙”等8个生字,会写“素、宜、鹤”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3.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致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初步了解课文借助详细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同学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
2、鹭是一首精致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2.难点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详细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预备:白鹭课件共四组。 第一组:白鹭与朱鹭、苍鹭、白鹤的对比图。 其次组:白鹭的形状图及文字描述。 第三组:白鹭生活场景图三幅及文字。(觅食、栖息、低飞) 第四组:白鹭全部生活场景图及文末一段文字。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爱好。 1.出示谜语让同学猜:嘴长颈长脚也长,爱穿一身白衣裳,常在水边结伙伴,田野沟渠寻食粮。(打一动物)谜底:白鹭(师出示图片) 2.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以清爽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郭沫若先生的散文诗白鹭,看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如画的
3、奇妙境界。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同学小声自读课文,勾画出不熟悉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质疑沟通。 3.重点区分翘舌音“朱、澄”,平舌音“增”,指导“鹤、嫌”的书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引导同学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思索: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白鹭的颜色、身材的精致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 3.理清文章脉络,指导分段。 第一部分(1)白鹭是一首精致的诗。 其次部分(25)白鹭颜色的协作,身材的大小都很相宜,非常精致。 第三部分(68)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布满韵味,给人们以美的
4、享受。 第四部分(911)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其次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把握状况。 2.请同学背诵有关白鹭的诗句。 二、赏读1-5自然段,感悟白鹭的“精致”美。 1.直入开篇,抓住中心:白鹭这种常见的鸟,在郭沫若先生的眼里,它却是一首“精致的诗”。 板书:精致的诗 2.指名回忆诗的特点:在你们印象中,诗有哪些特点呢?(语言精炼形象,节奏感强,富有意境。) 3.自由朗读课文1-5自然段,体会白鹭诗一般的“精致美”。 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致的诗呢?打开课本,读读1-5小节,边读边想边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鹭的精致? 整体感知,读出同学
5、自己的理解,感受白鹭形状的诗一般的精致美。 4.集体沟通,引导,感悟。相机使用多媒体展现白鹭的形状图和对比图。 其次小节概括描写:白鹭颜色、身材搭配的和谐美!(引导同学抓住关键词体会并通过观看课件中的白鹭感受它形状的和谐美丽,读出和谐美。) 第三小节对比描写: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相比,有其独特的小巧美和寻常美。(引导同学在对比中感受白鹭的美:小巧、玲珑、严厉、平常。伴随音乐,读中感受如诗般精致、漂亮的白鹭。) 第五小节详细描写:白鹭颜色的协作、身材的大小真是天工巧夺!(引导同学观看白鹭的近景图,说出白鹭的形状,读中体会白鹭形体一切都很相宜,像诗一样精致,美丽。) 白鹭真是一首“精致的诗”啊!
6、古往今来,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听听课文6-11自然段,或许大家能从“白鹭”这首诗中找到美丽的、富有诗意的画面! 三、赏读6-11自然段,感悟白鹭的“韵味美”。 1.范读课文6-11小节。(音乐稍低) 2.指名沟通捕获到的关于白鹭生活的画面:此刻,你仿佛看到白鹭生活的哪些画面呢?(觅食、栖息、低飞) 3.布置同学自读自悟:哪些画面深深地吸引了你呢?专心读一遍,画出访你回味无穷的词句,并写下你的感受! 4.同学自读自悟自写,老师巡察指导。 5.指名同学集体沟通,相机使用多媒体展现画面,师生导读导悟。 第一幅图白鹭觅食(第6小节) (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 (2)展现画面“觅食图”:
7、是啊,白鹭觅食舒适安详,如诗般迷人! (3)观赏画面并取画名:多美的一幅画,你们能给它取个画名吗? (4)精读第一句,体会拟人手法的绝妙,体会白鹭与水田的和谐搭配。 文中不说白鹭“叼鱼”,却说它“站着钓鱼”,你是怎样理解的? (5)指名给画配上画外音,指导有感情地配乐朗读课文,读出诗一般的韵味。 其次幅图白鹭栖息(第7小节) (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 (2)展现画面“栖息图”是啊,白鹭垂钓奇妙绝伦,白鹭登高栖息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3)看看图,读读画面下的文字,再说说你们的感受吧? (4)指名沟通感受。 (5)点击画面隐蔽的文字“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质疑激趣,启发想象
8、:你们说,在晴天的早晨,白鹭悠闲登高,独处小树的绝顶,真的是在眺望吗? (6)指名给画配上画外音。 (7)配乐齐读课文。的确,郭沫若的这一疑问,真能引起我们读者无限的遐想。多么耐人寻味的生活画面啊!专心读一遍,读出自己的感受吧! 第三幅图白鹭低飞(第8小节) (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 (2)展现画面“低飞图”及第8小节的内容。 (3)指导朗读,读出内心的悠闲和欢乐。白鹭低飞,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无穷的乐趣!看白鹭乘着夕阳归去,是一件多么欢乐的事情啊!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目睹白鹭的亲身经受。 当我们再次聚焦白鹭生活的画面,不得不赞叹于白鹭全身流泻的、诗一
9、般的美! 第四幅图白鹭全部生活场景 (1)展现白鹭生活场景组合图,配乐让同学悄悄地观赏。 (2)质疑:此时此刻,你觉得白鹭美吗?它美中还有不足吗? (3)指名集体沟通,体会“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美丽的歌!”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4)老师描述:是啊,白鹭真是如诗如画如歌!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5)全景图中显示第11小节文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6)齐读第11小节。让我们和郭老一样,面对这可爱的小精灵,发出内心的赞美吧! (7)板书:韵味无穷的诗 四、赏读全文,总结全文。 1.赏读全文。 或许白鹭这首精致的诗,这首韵味无穷的诗,深深地感染了郭沫若老
10、先生,因而诞生了这篇如诗如歌如画的美文,细细品读,感觉字里行间饱含着对白鹭深深的赞美和宠爱。让我们伴着音乐,齐读全文,尽情享受白鹭无尽的美! 2.齐读。(音乐渐高) 3.指名说说观赏了全文以后的感受。 4.老师总结:老师最想说的是,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我们人类发觉美的眼睛。真诚地祝福同学们人人拥有一双发觉美的眼睛,去捕获,去挖掘生活中像白鹭这样如诗如歌如画的美! 五、布置课外作业。 1.背诵课文,抄写你喜爱的自然段。 2.阅读类似课文白鹭这样的美文,写下自己的感受。 五班级语文下册人教版教材名师教案2 四时田园杂兴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11、。 2、依据诗句想象出紧急的劳动场面和小孩钓鱼用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育想像力量。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的力量,能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4、理解诗句,想象意境,激发喜爱美妙事物的情趣,感受农夫勤劳简朴的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意,领悟感情,培育想像力量。 三、跟老师一起学: (一)同学们,你们都学过哪些古诗呢?今日,咱们再来共同学习一首,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1、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苏州市)人。绍兴二十四年(1164)进士。孝宗时出访金国,表现出不畏_的凛然气节。官至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他是南宋诗人之一,为“中兴四大家”之一。先做地
12、方官,后来一度做参知政事。曾出访金国,全节而归。晚年隐居石湖。他是位爱国诗人,也写过大量的田园诗。其诗语言清爽自然,风格温润委婉。与尤袤、陆游和杨万里并称“南宋四大诗人”。他的词,所涉及的生活面不及诗歌宽阔;文字精致,音节谐婉,与婉约派一脉相通。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2、释题:“兴”是什么意思?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3、老师范读全诗,同学自读并思索: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4、试读全诗,回答上面问题。 5、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并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 其一昼:白天。耘:除草。耘田:在田里除草。绩麻:把麻搓成线。
13、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肯定的家庭责任。未解:不懂。供:参与。耕织:耕田织布。傍:靠近。桑阴:桑树下。 其二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种,生长期很短。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供食用。篱落:篱笆。用竹子或树枝编成的遮拦的东西。蛱(ji)蝶:蝴蝶。 6、解释全诗: 其一: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线,村里的男女都担起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其二: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洁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天长了,农夫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围着篱笆飞来飞去。 7、请同
14、学们仔细想一想:后两句表现孩童天真可爱的行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衬托出农夫勤劳简朴的生活),观看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 8、资料:四时田园杂兴(其一)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夫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夫患病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9、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
15、,“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宠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密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这首诗以一个老翁的口吻,写初夏季节乡村劳动的繁忙。成年的“村庄儿女”们,不论白天还是晚上,不是耘田就是绩麻,没有一个闲人,没有一点闲工夫。而那些不懂事的“童孙”们呢,他们也在忙着“学种瓜”。这样一方面更烘托出农忙无闲人的热闹气氛,一方面又表现了乡村儿童在大人影响下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下册 人教版 教材 名师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