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ppt
《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ppt(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来宾市兴宾区城厢乡中心小学 莫方平导语:导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乡村居民涌向城市边缘地带的城郊地区,使得城乡结合部的人群变得越来越复杂起来。注重小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看他们正处于世界观形成的起步阶段,善与恶,丑与美,好与坏,错与对的评判标准往往是不全面或不深刻的,这就呼唤着我们“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的成长”。赫尔巴特说: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苟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三字经中关于教育的重要性千百年来
2、为后人所传颂着。家庭,是教育的启蒙;学校,是教育的引路人。 来宾市兴宾区城厢乡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部,近年来,从城乡结合部的小学生家庭现状看,城乡结合部的留守儿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教育问题:(一)父母外出务工 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小学生父母有的外出务工,家中一般只留下老人和读书的孩子,这些孩子他们无论是寄宿于学校还是留守在家庭,大都缺少母爱,缺少父母的亲子之情,得到的是祖辈的溺爱、宠爱、偏爱,极易形成“畸形心理”。这就呼唤农村学校必须加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二)多数家长综合素质低下,无法给予孩子正常的教育。 教育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你要教育学生成什么样的人,你自己首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3、。”而农村和城乡结合部这些学生家长大部分整体素质普遍偏低 ,他们大多只有初中及以下的文化,在他们的家庭中很少看得见书。谈到辅导功课,很多家长反映,现在的书真难,孩子的作业拿回家,我根本看不懂。这种情况,数学学科显得更为严重。这些家长大都认为孩子在父母面前必须是服从,根本没有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意愿。他们的教育简单粗暴,打骂孩子是普遍现象。家长重视孩子学习成长但缺乏引导方法,培养目标盲目。不少家长在培养孩子上是不惜血本的,为孩子请家教,报名参加了一个又一个课外兴趣班,自己则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 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殊不知,这样做孩子是否愿意,是否真的有效,结果可想而知。 (三)家长推卸教
4、育责任 相当一部分家长不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他们认为,家长的任务就是给孩子提供吃穿,学习教育则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在我今年带的一年级学生中,至少有85%的家长不怎么问孩子是否完成了当天的课外作业,有10来个家长是从来不问,更谈不上检查了。另外家长只顾自己享乐,孩子的教育成长不闻不问。有不少年轻的家长们业余时间大多沉浸于搓麻将、“斗地主”,孩子的教育成就完全依赖于学校,自己不闻不问。(四)孩子学习的毅力不够,学习习惯不好。 这些孩子进入学校学习后,普遍表现出自控能力差,出口成“脏”、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迟到、爱吃零食等问题。这些由于家庭环境原因素养成的不良习惯很不容易纠正。反映到学习上,表现
5、出无计划性,无急迫感,无吃苦耐劳精神,对课堂教学很不适应,对老师的学习要求往往不当回事。由于学习习惯普遍不太好,如不爱做好课前准备,迟迟拿不出所需要的书、本和笔、尺等,听课、做作业过程中爱讲话、爱走神精力不易集中等。因此在课堂上表现出思考与行动的速度不够快,不爱或不知怎样向老师提出疑问,跟不上课堂教学的节奏,课堂学习效率不高。做作业常感到吃力,作业老是完成得不好,且使学习上的疑难越积越多,对学习上的困难更是望而却步。建议及对策建议及对策 通过上述一些现象我们应该意识到开展农村中小学生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逐步引入系统的德育与心理教育机制,探讨心理教育和德育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乡 结合部 小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初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