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评价.ppt
《高中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评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评价.ppt(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吴永军吴永军教育部新课程实施专业支持工作组核心成员教育部新课程实施专业支持工作组核心成员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指导小组专家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指导小组专家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教授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教授l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评价存在着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评价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呢?请先看一份传统的课堂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呢?请先看一份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表。教学评价表。评价项目评价项目评价要点评价要点分值分值教学目标教学目标(2525分)分)全面、具体、明确
2、,教学重难点的提出全面、具体、明确,教学重难点的提出得当,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得当,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教学程序教学程序(2525分)分)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教学密度合理;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教学密度合理;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信息反馈及时,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信息反馈及时,教学调控有效,不拖堂。教学调控有效,不拖堂。教学方法教学方法(2525分)分)符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教学手段运用得符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教学手段运用得当,能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当,能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功( 20 20 分)分)普通话标准,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板书普通话标准,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板书规范、工整、
3、有条理;教态大方;组织规范、工整、有条理;教态大方;组织教学能力强。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教学效果(2020分)分)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目标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目标达成度高,成度高,“双基双基”落实扎实,教学效果落实扎实,教学效果好。好。总分总分l根据资料分析及专家们的研究,传统教学评价根据资料分析及专家们的研究,传统教学评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l(一)评价目的与功能严重异化(一)评价目的与功能严重异化l教学评价的目的本该是诊断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教学评价的目的本该是诊断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及时调整,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传统及时调整,进一步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传统及现有评价的目的及功能严重异化,表现在:及现有评价的目的及功能严重异化,表现在:l1、评价目的只作为奖惩的目的:为了考核教、评价目的只作为奖惩的目的:为了考核教师(公开课的异化、末位淘汰等)、为了证明师(公开课的异化、末位淘汰等)、为了证明学校的实力、为了迎合家长及社会不合理的需学校的实力、为了迎合家长及社会不合理的需求等。求等。l2 2、评价的功能萎缩为甄别学生,把学生区分、评价的功能萎缩为甄别学生,把学生区分为三六九等,以决定对其的不同对待。为三六九等,以决定对其的不同对待。l(二)评价内容的学业化(二)评价内容的学业化l传统的教学评价只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学传统
5、的教学评价只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学业成绩又窄化为学科分数,忽视学生的情感态业成绩又窄化为学科分数,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评价。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评价。l(三)评价重心重(三)评价重心重“教教”轻轻“学学”化化l传统教学评价尤其是课堂教学评价主要关注教传统教学评价尤其是课堂教学评价主要关注教师的师的“教教”,注重教师教的行为,忽视作为学,注重教师教的行为,忽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习主体的学生“学学”的行为。的行为。l(四)评价手段单一化和唯量化(四)评价手段单一化和唯量化l传统评价主要以考试(测验)或练习、作业为传统评价主要以考试(测验)或练习、作业为主,甚至就以
6、考试代替其它形式的评价;主,甚至就以考试代替其它形式的评价;l并且,评价的处理方式又以量化的形式给学生并且,评价的处理方式又以量化的形式给学生定位,由此失去了许多富于意义、价值的东西。定位,由此失去了许多富于意义、价值的东西。l(五)评价主体局限化(五)评价主体局限化l传统评价主体自上而下基本是:教育行政部门传统评价主体自上而下基本是:教育行政部门评价学校,学校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学评价学校,学校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学生毫无发言权。在日常的教学评价中,只有教生毫无发言权。在日常的教学评价中,只有教师是评价主体,教师掌控着评价大权。师是评价主体,教师掌控着评价大权。l本次高中课改在评价上
7、首先应遵循本次高中课改在评价上首先应遵循基础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关于中关于“课程评价课程评价”的论述:的论述:l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挥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挥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上的发展。l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
8、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l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建立发展性评指出: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价制度,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评价方式。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
9、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程。l根据上述基本规定以及学者们的研究,我们认根据上述基本规定以及学者们的研究,我们认为,以下几方面是高中新课改的评价理念。为,以下几方面是高中新课改的评价理念。l1 1、关注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发展l促进学生发展是高中新课改在课程与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是高中新课改在课程与教学评价上的指导思想与核心理念,即上的指导思想与核心理念,即“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l首先,
10、在教学目标上,促进学生在首先,在教学目标上,促进学生在“三维目标三维目标”上和谐发展;上和谐发展;l其次,发展性评价应体现于过程性评价中。传其次,发展性评价应体现于过程性评价中。传统评价过分注重结果,轻视评价对象发展的动统评价过分注重结果,轻视评价对象发展的动态变化和其呈现成果的过程。(态变化和其呈现成果的过程。(“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评价评价” ” )l再次,关注学生的差异,注重对学生的多元评再次,关注学生的差异,注重对学生的多元评价。价。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的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为此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此奠定了理论基础。l2 2、强调教师成长、强调教师成长l新课
11、程评价十分关注教师成长,将其作为重要新课程评价十分关注教师成长,将其作为重要目标。因此,非常强调教师的目标。因此,非常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反思”课后修订、教学后记、反思日记、教学诊断、课后修订、教学后记、反思日记、教学诊断、案例研讨、行动研究等。案例研讨、行动研究等。 l3、重视以学论教、重视以学论教l新课程要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必须以学生的新课程要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必须以学生的“学学”来评价教师的来评价教师的“教教”,强调以学生在课,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量。l一般从学生的情绪状态、参与状态、思维状态、一般从学生的
12、情绪状态、参与状态、思维状态、交往状态等来判断。交往状态等来判断。l4、基于模块的学业成绩评价整体设计、基于模块的学业成绩评价整体设计l对于好课,仁智互见,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好课,仁智互见,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新课程视野中好课的总体要求应体现建构性、新课程视野中好课的总体要求应体现建构性、生成性、多元性的统一。生成性、多元性的统一。l(一)新课程视野下好课的总体要求(一)新课程视野下好课的总体要求l1、建构性、建构性l就建构性而言,这是当前一堂好课在科学规律就建构性而言,这是当前一堂好课在科学规律上的集中体现。上的集中体现。2020世纪世纪9090年代以来,年代以来,“建构主建构主义义”
13、教学理论揭示了新的教学认识规律,在教教学理论揭示了新的教学认识规律,在教育科学上有了一定的突破,成为本次课程改革育科学上有了一定的突破,成为本次课程改革重要的认识论基础。重要的认识论基础。l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主动建构的,而不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如果没有主体的主动建构,知是被动接受的。如果没有主体的主动建构,知识是不可能由别人传递给主体并被主体所内化识是不可能由别人传递给主体并被主体所内化的。因此,知识的意义不能机械地灌输给学生,的。因此,知识的意义不能机械地灌输给学生,必须靠学生根据其个人先前知识经验主动建构。必须靠学生根据其个人先前知识经验主动建构。l
14、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有意义的社会学习是有意义的社会协商,学习环境要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协商,学习环境要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构成。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基本条建构四个要素构成。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基本条件,师生、生生之间的协作与对话是意义建构件,师生、生生之间的协作与对话是意义建构的核心环节,意义建构则是学习的目的。的核心环节,意义建构则是学习的目的。l2 2、生成性、生成性l就生成性而言,这是当前一堂好课在教学展开就生成性而言,这是当前一堂好课在教学展开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在认识论上的转向,当代
15、课程与教学实践表明,在认识论上的转向,当代课程与教学实践表明,课程不再仅仅是那种预先设定的内容(如教材、课程不再仅仅是那种预先设定的内容(如教材、预定的文本等),而教学也不再仅仅是预定的文本等),而教学也不再仅仅是“预设预设”的活动,而是师生之间的对话。的活动,而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它强调课程要它强调课程要通过参与者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而形成,允许学通过参与者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而形成,允许学生与教师在生与教师在“互动互动”、“对话对话”中对于课程的中对于课程的“创生创生”、“动态生成动态生成”、“改造改造”。l当前在判断一堂好课的时候,我们再也不能像当前在判断一堂好课的时候,我们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仅
16、仅考虑教学是否完成预定的目标,过去那样,仅仅考虑教学是否完成预定的目标,而应在此基础上更应重视教学的而应在此基础上更应重视教学的“生成性生成性”,把教学看成是一个一个活的、流动的进程,一把教学看成是一个一个活的、流动的进程,一个充满着人的情感、有着审美的要求以及不完个充满着人的情感、有着审美的要求以及不完全在全在“预料之中预料之中”的探险过程。的探险过程。 l3 3、多元性、多元性l就多元性而言,这是当代教学实践中容易被忽就多元性而言,这是当代教学实践中容易被忽略的、然而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准。略的、然而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准。l多元智能理论为当今课程与教学的多元智能理论为当今课程与教学的“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 新课 理念 教学 评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