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科学活动教案7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科学活动教案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科学活动教案7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科学活动教案7篇科学活动教案 篇1活动目标:1、感知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的声音,尝试分辨一些不同的声音。2、知道耳朵能听声音,要保护好耳朵。活动准备:1、每人一个小动物头饰。2、空铁罐每人一个,石块、沙子、米粒或者用黄豆、树叶若干。3、小铃一个。活动过程:一、探索活动,感知声音。1、玩铁罐。师:小朋友,你们看,今天我们班级里来了许多铁罐娃娃,你们愿意和他们交朋友做游戏吗?每人抱一个铁罐娃娃和他一起玩一玩。2、教师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式玩铁罐。二、交流讨论,了解声音。1、讨论自己的探索过程。师:刚才你是怎么和铁罐娃娃玩的?(有的单手摇、有的双手晃动、有的放在桌上、地上滚动、还有的用脚踢)2、
2、了解声音。师:你在玩铁罐的时候,发出了什么?或者问你听到了什么?(声音)3、听辩声音。老师选出分别装着石块、沙子、米粒的铁罐。师:在摇动时,他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不一样)老师依次摇动铁罐,让幼儿听辩。师:他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引导幼儿用哐啷哐啷来描述石块发出的声音,用滴沥滴沥描述米粒发出的声音,用沙啦沙啦描述沙子发出的声音同时依次让幼儿猜猜看铁罐里装的是什么,并出示给幼儿看?教师小结。师:原来不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摇动装着树叶的铁罐。师:你听到了什么?(什么都没有听到)铁罐了有么有东西?(没有)教师打开铁罐,出示树叶,铁罐里装的什么?那为什么刚才你什么都没有听到呢?教师小结。师:有
3、的会发出很响的声音,有的东西发出的声音很轻,有时几乎听不到。三、知道耳朵能听声音。师:你们用什么来听声音的?(耳朵)老师摇动装沙子的铁罐,请幼儿捂上耳朵听一听。师:沙啦沙啦的声音听得清楚吗?(不清楚)四、游戏:谁的耳朵灵。师:森林里的?小动物要开音乐会,想请我们班耳朵最最灵的小朋友参加,你们想不想去?(想)小动物:小朋友,请你们戴好头饰,蒙住眼睛,竖起小耳朵。老师帮助小朋友戴好头饰。师:我们可以学哪个小动物走路?(小猫)怎么样走?(轻轻地)为什么要轻轻地走路?(脚步声音太响了,我们的耳朵会听不到小铃的声音,会走错路的)教师小结,引导幼儿要保护耳朵。师:声音太响,我们的耳朵会不灵的,那能不能大声
4、的说话?(不能)准备出发。幼儿仔细的听,轻轻地听着小铃的声音到森林里。科学活动教案 篇2活动目标1.感知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的声音,尝试分辨一些不同的声音。2.知道耳朵能听声音,要保护好耳朵。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活动准备1.操作材料略多于幼儿人数(会发声的乐器,如小铃、铃鼓等,铁罐若干,内装米粒、黄豆、纸团等)。2.空铁罐若干,黄豆、米粒、报纸若干。3.每人一个小动物头饰。活动过程1.感知声音。请幼儿自由选择桌上的材料进行操作,想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听一听都有些什么声音?是怎么听到的?2
5、.倾听分辨不同的声音。教师摇动铁罐,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是否一样。分别将黄豆、米粒、报纸装入空罐子中,请幼儿倾听辨别,并根据声响找出与罐子内相同的物品,然后检验是否正确。小结:不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3.游戏:谁的耳朵灵。幼儿集中到活动室中间,用头饰遮住眼睛,由教师或一能力强的幼儿在全体幼儿的前、后、左、右等不同方位敲响某一乐器,请全体幼儿用手指指出声音来源的方向。小结:耳朵能听到四面八方传来的声音。4.讨论怎样保护耳朵。没有耳朵会怎样?请幼儿捂上耳朵,教师轻声说话,引导幼儿感知听不见的不方便。怎样保护耳朵? (不要对着耳朵大声说话、不要让水流进耳朵或留在耳朵里等)活动建议1.活
6、动后可带幼儿到产外散步,听一听自然界发出的各种声音。2.除了游戏“谁的耳朵灵”外,还可带幼儿到产外空地上进行听辨音源的游戏。方法:幼儿戴上头饰遮住眼睛,教师敲击铃鼓或小铃,幼儿根据声音的来源朝相对应的方向前进。活动反思小班孩子对周围事物感兴趣,但相对比较单一,选择与孩子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声音,根据小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将教育目标巧妙融入其中,使孩子们在真实再现的生活情景中,运用多种感官探索、发现、表达,提升经验。科学活动教案 篇3材料准备:空八宝粥罐两个、细绳一根、钻子、包装纸制作方法:(1)在每个八宝粥罐的底部中间扎一个孔,孔的直径大小以刚刚能穿过细绳为宜。(2)将细绳分别穿过两个罐子
7、的小孔后,在绳的两端各系一个结,防止细绳从小孔滑落。(3)对八宝粥罐的外部用包装纸进行任意装饰,一部有线电话就做好了。实验操作:两个幼儿各拿一个八宝粥罐作为听筒,将绳子绷紧,一人将听筒放在嘴边说话,另一人将听筒放在耳边倾听。教师指导建议:指导幼儿玩“打电话”游戏,知道声音会沿着紧绷的绳子迅速传播,知道声音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对于小班的幼儿,教师应该把作为成品的“听筒”给他们;对于中班的幼儿,教师应该给他们半成品,即事先给八宝粥罐扎好孔,引导幼儿自己穿孔、打结。引导幼儿试一试绳子松弛了,声音是否还会被听到。请幼儿在看不见对方的情况下(蒙上眼睛)玩“打电话”的游戏,看能否猜出给他打电话的小朋友是谁。
8、拓展与替代:与幼儿一起尝试用果冻盒、纸杯、纸盒、纸筒等制作有线电话,比较它们之间在传递声音上有无区别。尝试让幼儿用不同长短、不同材质的电话线(线绳、铁丝、毛线)做有线电话,请幼儿辨别声音的变化。科学小知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要靠气体、液体、固体做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被称为介质。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我们听到的声音也就不同。当两个幼儿用自制的电话筒打电话时,说话会引起空气的振动,振动沿着紧绷的绳子传播,他们便能听到彼此的声音;如果绳子松弛了,振动就无法传播,声音也就无法被听到了。此外,绳子的长度也会影响声音传播的质量。绳子越长,声音越听不清楚。科学活动
9、教案 篇4活动前评析现在的孩子生活远离了泥土,虽然花生是我们东海的特产,孩子对于花生也非常熟悉,但是,由于太熟悉的东西,我们往往忽视了具体知识的传授。一次,我问小朋友花生长在哪里,尽然有很多孩子说是结在树上的,而不知道花生是生长在泥土中。由此让我想到要关注孩子身边的事。活动目标1了解花生的组成结构,认识花生的生长过程。2学习从内向外有序的观察。3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自己对花生的认识。活动准备1每组准备一小筐花生。2投影仪。3花生的生长过程图片(发芽、长大、开花、结果)4铅笔、记录纸(每人一份)5各类花生制成的食品。活动过程实录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1教师(出示布袋):“我的袋子里有一样
10、东西,我要让你们来摸一摸,看看你能不能猜出是什么?”2个别幼儿上台隔着布袋摸一摸并说出自己的猜测。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猜测及理由。3教师倒出布袋中的东西证实幼儿的猜测结果。根据幼儿猜测的理由初步印证花生的外部特征。如:硬硬的、麻麻得不光滑。等等。二、幼儿探索。(一)探索花生的外部特征。1每桌发放一筐花生。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拿到的花生的外型特征。幼儿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发现。教师:“每人拿出一颗花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先看看花生长的什么模样?”教师:“花生摸上去有什么感觉?”教师:“最后我们来闻一闻,花生是什么味道?”3教师小节:把幼儿对花生外型的感知进行总结。4利用投影仪集体观察
11、。把幼儿的观察结果对照投影仪上的实物说一遍。花生的外壳颜色是乳白色的,样子像麻花、摸起来麻麻的、不光滑。教师:“刚才我们看到的、摸到的都是花生最外面的样子。在花生的硬壳壳里是什么样子的呢?你想知道吗?”(二)、探索花生的内部特征。1教师:“花生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回答)“是你猜的,还是你看到的?”“怎样打开花生?”(幼儿说出自己的方法)2剥开花生。教师:“用你自己的方法打开花生,并把你的发现记录在纸上。”3幼儿剥花生并观察记录。教师巡视幼儿活动情况并给予适当指导。4幼儿说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师把幼儿的观察记录放在投影仪上,让其对照自己的记录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观察结果。5幼儿在记录方法上会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科学 活动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