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藤黄研究进展_王园园.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药藤黄研究进展_王园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藤黄研究进展_王园园.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D01:10.16772/ki.l673-1409.2014.23.009 长江大学学报 _然科学版 ) 2014年 8月号农学中旬刊第 11卷第 23期 50 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 Nat Sci Edit) Aug 2014, VoL 11 Na 23 中药藤黄研究进展 王园园,汪盈盈(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安徽亳州 236800;) I安徽省亳州市中药研究所,安徽亳州 236800 i 曹,艮 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药剂科,安徽合肥 230000) 丁瑞苹,些少終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安徽亳州 2368 0;) I安徽省亳州市中药研究所,安徽亳州
2、 236800 j 摘要 藤黄为藤黄科祖物藤黄树 ( Ga;T/a/ia6ar_v/ Hook f.)的树干被割 Ji=f分泌出的胶状树脂 .具冶 解毒、止血、杀虫、破血散结的作用 .用于肿瘤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综述了藤黄的主要化学成分 .藤黄 及主要成分的药理作用、提取及分离技术以及藤黄主要成分制剂等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藤黄;藤黄酸;新藤黄酸;药理作用;提取分离;制剂 中图分类 5 R28Z 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5 1673 - 1.109 (201.1) 23 - 0050 - 05 藤黄为藤黄科植物藤黄树 ( Garf;+w;+a/uiw/;ar_w+ Hookf.)的树千被割
3、后分泌的胶状树脂 1,为管 状或不规则块状物,直径 3 5cm, 显红黄色或橙黄色,外被黄绿色粉霜,有纵条纹。质硬脆,断而平 滑,呈贝壳状,具黄褐色而带蜡样光泽。气微,味辛辣,以红黄色断而似蜡质半透明、无杂质者为 佳 23。始载于海药本草(李珣 .海药本草 .皖南医学院科研科印, 1983: 26.),酸涩有毒,列 于木 部,李时珍移入本草纲目草部 1。藤黄性寒,味酸、辛、涩,有毒,具有破血散结、解毒等作用, 自古以来就用来治疗瘰疬、痈疸、疖肿等顽疾 :1。多项研究表明中药藤黄具有抗肿瘤功能,临床上用于 治疗乳腺癌、淋巴肉瘤、皮肤癌均获得一定效果,并证明藤黄中抗肿瘤主要起效成分为藤黄酸、新藤黄
4、 酸和别藤黄酸等 (;1 。 1藤黄的化学成分 藤黄为混合物,包括树胶和树脂等,其中树胶约占 15% 25%,树脂约占 70% 80%。酸性成分 是藤黄树脂的主要活性成分,分别为藤黄酸 ( Gambagicacid)、 新藤黄酸 ( Necrgambogicacid)和别藤 黄酸 ( Allogambogicacid)等 11。陈葆仁 1 通过紫外、核磁共振等方法确认了藤黄酸和新藤黄酸为藤 黄的主要化学成分;1984年吕归宝等 11从中又分离得到另一种新的酸性成分,命名为新藤黄酸; 1988 年吕归宝等 12采用 HPLC法对购自江西等地的藤黄进行了藤黄酸和新藤黄酸含量测定,作为藤黄质量 控制
5、的依据之一。 2008年杨虹等 13将药用藤黄粉末用 3 6倍 95%的乙醇冷浸,提取液浓缩成浸膏, 再与吡啶成盐,滤去沉淀,滤液减压浓缩后经硅胶柱多 次色谱分离,以石油醚 -乙酸乙酯 ( 10:1 1: 石油醚 -丙酮 ( 9 : 1 1 : 1)梯度洗脱,分离得到 9种化合物,分别为 prenylmoreollic acid、 gam- bogie acid、 necrgambogic acid、 morellin dimethyl acetal、 gambogin、 hanburi、 cramyrin、 3-epibetu- linic acid 和丑留醇。其中 prenylmoreol
6、lic acid 为 1 个亲斤的 Xanthones 类的化合物, cramyrin、 3-epibet- ulimc acid和豆留醇为首次从藤黄中分离得到。贾明美等11利用柱层析及制备型 HPLC等方法对藤黄 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从中分离得到 15种化合物,化合物结构用现代波谱法分别鉴定为: 2a-羟 0ft稿 H 期 2014 - 05 - 12 _金项目 毫州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 BYK201202);安徽省级质量工程项目 2 13jyxm371) 昨者简介 王 RR 19S3 - ).女 . 硕 L.执业药师 .主要从事药物新剂型研允 . 随讯作者 訾少峰, E-mail:
7、914571310qq. com。 第 11卷第 23期 王园园等:中药藤黄研究进展 51 基 -3卩 -乙酰氧基白桦酯酸、 10a-轻基表藤黄酸、藤黄酸、异藤黄酸、 gambogin、 gambogellicacid、 isog- ambogenin、 gambogenic acid、 desoxygambogenin、 gambogoic acid B、 desoxymorellin、 isomorellin、 isomorellic acid、 morellic acid 和 30-hydroxygambogic acid,其中化合物 2cx-轻基 -3p-乙醜氧基白枠酷酸 和 lOcx
8、-轻基表藤黄酸为新发现化合物。 2藤黄及其主要成分的抗肿瘤作用 z 1藤黄的抗肿瘤作用 雷秋模等 1:1通过试验发现藤黄对 S37、 S180、 ARA4、 W256、 肝癌腹水型 6种动物瘤株有明显的 抑制作用,抑制率为 35. 16% 80. 10%。刘若庸等 1(;通过试验发现,藤黄与放疗合并应用能起到增强 疗效,能提高小鼠肿瘤 MA737放射治疗效果。程廷楷等 17通过试验发现藤黄酸能使小鼠网织细胞肉 瘤 ARA4腹水细胞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指数明显降低。 Z 2藤黄总酸的抗肿瘤作用 郭青龙等 18研究发现藤黄总酸对人的肝癌、胃癌、肺腺癌、乳腺癌细胞株的体外生长有明显的抑 制作用。 Z
9、3藤黄酸的抗肿瘤作用 丘相寰等 w采用流式细胞光度术 ( FCM)研究了藤黄酸 ( Gamboge Acid)对 Hela细胞生长抑制 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藤黄酸对 Hela细胞生长有较强抑制作用; 15 mg/kg的剂量对小鼠腹水型肝癌具 有同样的抑制作用。郭青龙等 2 通过试验发现藤黄酸对人肝癌细胞株 QGY-7701和 SMMC-7721的增 殖有显著抑制作用并且抑制作用和剂量呈正相关;但是对正常人肝组织细胞株 L-02作用较弱。冯素梅 等 21比较了 5卩 g/ml的藤黄酸作用 8、 24h和 48、 2CVg/ml的藤黄酸作用 8、 48h对肝癌细胞的损害情 况,结果表明藤黄酸对肝癌
10、细胞株具有有效的杀伤作用,其抗癌效果和药物的浓度以及药物作用的时间 成正比。刘静冰等 22采用 MTT比色法、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术 ( FCM)分析研究了藤黄酸对于胰 腺癌细胞株 PC-3的作用,结果表明藤黄酸具有抑制胰腺癌细胞株 PC-3的作用,且抑制作用与藤黄酸 作用的时间有一定的依赖关系。 11!等 23也发现藤黄酸对 K562细胞和阿霉素抵抗的 K562细胞表现 出很强的细胞毒性。黄恺飞等 21应用減丁 1 Hoech.st染色法证实了藤黄酸对胃癌 BGC-803细胞有显 著的生长抑制作用,而且还有较强的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以及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的作用。许晓源等 2:1利 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11、法检查了藤黄酸对人的恶性黑素瘤 A375细胞增殖能力及细胞生长的影响,发现藤黄 酸不仅能抑制 A375细胞增殖还能诱导它凋亡。曲宝玺等 2fi以 0. 5 1. 5mg/kg剂量的藤黄酸对 L1210 小鼠连续腹腔给药 7d, 结果表明藤黄酸对小鼠白血病 L1210有较强的抑制能力, L1210小鼠的最大生 命延长率为 69. 9% 119%。 13时 (1等 27报道,藤黄酸能作用于耐阿霉素的HL60/ADR细胞系,且 这种作用不受耐药机制影响。舒文秀等 2S观察了藤黄酸对白血病细胞株 U93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 对核孔蛋白 NuP88调控的作用,试验得出藤黄酸不仅能明显抑制 U937白血
12、病细胞的增殖还能诱导细 胞凋亡。 Wu等 2;1和 2111呢等 31)通过试验也证实藤黄酸对人的肺癌 SPC-A1细胞株、结肠癌细胞株 DL: 1及乳腺癌 T47D细胞具有抑制作用。最近的研究 31表明藤黄酸对胰腺肿瘤细胞也有一定程度的 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Z 4新藤黄酸的抗肿瘤作用 新藤黄酸是中药藤黄有效成分之一,研究表明新藤黄酸有很多优点,如抗癌谱广和毒性较低等 3 2 。 曲宝玺等 33通过药理试验证实了新藤黄酸对 S180、 Lewis肺癌、 La.s795肺腺癌等实体癌都具有较好 抑制作用,而且还有选择性抗转移作用。另外,曲宝玺等 2(;通过对比试验,发现新藤黄酸 对小鼠白血
13、病 L1210的抑制作用优于藤黄酸,新藤黄酸给药的白血病 L1210小鼠最高生存延长期可达 292%而藤黄 酸最高只达到 119%。周兰贞等 31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新藤黄酸对人结肠癌的 HCT116细胞的 增殖是否有抑制作用时,发现G0/G1期的 HCT116细胞比例显著升高,细胞周期阻滞于 G0/G1期。 朱国旗等 35通过试验确定新藤黄酸有体外抑制肺腺癌细胞株 A549增殖的作用,在 0 kmol/L的浓 52 农学中旬刊 *生物技术 2014年 8月 度范围内新藤黄酸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发挥抑制 A549细胞增殖的作用。 3藤黄主要成分的提取分离 3. 1藤黄酸的提取 刘举等对
14、中药藤黄中的藤黄酸的提取分离方法进行了改进,他们将 l g藤黄粉末和 1500g硅 藻土混合通过渗漉、吡啶成盐、三次重结晶、置换萃取等步骤得到橙黄色藤黄酸单体,藤黄酸得率为 23. 9%,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电喷质谱鉴定了藤黄酸结构。 3.2新藤黄酸的提取分离 在藤黄中新藤黄酸的含量可能达到 & 01% 37. 。大量的试验表明新藤黄酸对癌症有确切的 疗效,所以研究新藤黄酸的提取分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刘修树等 38在预试验的基础上确定采用回流提取法,以甲醇为提取溶剂,以新藤黄酸含量为考察 指标,以甲醇浓度、甲醇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 L9
15、(34)优选提取工 艺,结果发现溶剂浓度对提取效果有显著影响,最终确定最优提取工艺为:以 12倍量的 99. 5%甲醇回 流提取 3次,每次3h。 王可等以新藤黄酸为考察指标,以 HPLC法测定新藤黄酸的含量,根据单因素考察筛选试验的 结果,确定以提取次数、浸提 pH、 浸泡时间为考察因素,对提取工艺 进行优化筛选。采用 L9 (34)正 交试验法,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以 12倍量的 pH为 7的甲醇常温浸提 20mm,回流提取 2次,每次 5h。 通过对试验结果分析得出,提取次数对提取效果影响最显著。 刘卫海等 11)用干层析柱法分离中药藤黄中的新藤黄酸,以薄层硅胶 G为固定相,以三氣甲烷
16、-甲 醇 -二乙胺 ( 10 : 1 : 1)为流动相进行洗脱,快速有效地分离得到黄色结晶,通过 IR、 UVJHNMR、 MS和 13CNMR方法确定所分离得到的黄色结晶化合物为新藤黄酸。 4藤黄的主要成分制剂 4. 1藤黄酸制剂 胡海霞等 11将藤黄酸与 L-精氨酸成盐后用 HP-卩 -CD包合,将反应液冷冻干燥。采用正交设计安 排试验,通过预试验对影响包合工艺的主要因素(质量配料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分别在试验范围 内进行考察,以包合率 ( mm释放百分比即包合率 ) 和 90mm内包合物在 250ml生理盐水中释放情况 作为评价依据,优化的工艺参数为:配料比为 50: 3、包合温度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 藤黄 研究进展 王园园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