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地球的运动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地理 地球的运动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地球的运动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讲地球的运动第三讲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特征一、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特征运动形式自转公转概念绕 的旋转绕 的运动示意图地轴地轴太阳太阳方向自 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 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同左地轴空间指向北端始终指向 附近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运动周期现象周期1恒星日(23时 分 秒)1恒星年(365日 时9分 秒)1太阳日24小时(昼夜更替现象周期)1回归年为365日5时 分46秒(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北极星北极星西西逆逆56461048速度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各地均为15/时(或1/4分)平均约1/天近日点 ( 月初)远日点慢(7月初)线速度 因纬度而异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平
2、均约30千米/秒关系地球自转的平面(赤道面)与公转轨道平面(黄道面)目前存在 的交角(黄赤交角)快快23261时间(日期)北半球夏半年(南半球冬半年)3月21日 6月22日9月23日昼夜长短变化北半球昼夜等长昼越来 最长越来越短夜越来 最短越来越长昼夜等长南半球昼越来 最短越来越长夜越来 最长越来越短越长越长越短越短越长越长越短越短时间(日期)北半球冬半年(南半球夏半年)9月23日12月22日3月21日直射点移动方向赤道 赤道昼夜长短变化北半球昼夜等长昼越来 最短越来越长夜越来 最长越来越短昼夜等长南半球昼越来 最长越来越短夜越来最短越来越长南回归线南回归线越短越短越长越长越长越长1基本特征:
3、基本特征: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由于地球自转的同时,还不停地围绕太阳公转,因此晨昏线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晨昏线是由弧度均为180的晨线和昏线两段圆弧组成的大圆。(2)晨昏线所在平面总是平分地球,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3)晨昏线总是平分赤道这条纬线。(4)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观察者观测太阳时的视线与地平面的夹角)总是为零。(5)晨昏线在地球表面总是自东向西运动。2在光照图上判断晨线和昏线的常用方法如下:在光照图上判断晨线和昏线的常用方法如下:(1)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判断:如上图,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则B点为北极点,顺着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所以是昏线,而则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
4、,所以是晨线。(2)根据时间判断: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有两个,两个交点的地方时是确定的,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时的为晨线,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时的为昏线。(3)根据昼、夜半球判断昼半球的东界为昏线,西界为晨线夜半球的东界为晨线,西界为昏线(4)在常见的侧视图中,我们可以利用“左夜为晨,右夜为昏”这一规律来解题,也就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半球在左右的位置判断晨线或昏线,晨线左边一定是夜半球右边一定昼半球,昏线正好相反。1地方时的判断与计算地方时的判断与计算(1)依据:同一时刻地球不同经度有不同的地方时,经度每相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2)计算步聚:第一步:求
5、两地区的经度差。第二步:经度差和时间的换算、求时间差。第三步:求地方时。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时差(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侧用“”,西侧用“”)。 2区时的判断与计算区时的判断与计算第一步:如果已知该地经度,求时区数;该地所在时区数该地经度15(余数处理;若小于7.5则直接舍去;若大于7.5,则在结果加上一个时区)。方向不变。第二步:求时差,即求时间间隔,每相隔一个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第三步:求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小时注:“、”号的选取同地方时的运算。若求出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小时,日期加一天;若所求时间为负值,则加上24小时,日期减一天。3日界线日界线(1)国际日界线的特征日界线
6、西侧日界线东侧时区东十二区西十二区经度东经度西经度时刻相同相同日期今天昨天日期变更见图见图地球自转方向 (2)日期的自然界线:除日界线以外,还有一条日期的分界线,那就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此界线两侧日期的变化与日界线恰好相反,即0时经线以东日期早,以西日期晚。(3)日期的范围:两条日期界线的存在,使得全球不同日期的范围不同。由0时经线向东至日界线为今天,则0时经线以西至日界线为昨天。只有0时经线与日界线(180经线)相重合时,全球在同一日期,亦即中时区为12时,北京时间为20时。 当计算出的区时小于0时,应将日期减1日,时间加24小时;当计算出的区时大于24时,要将日期加1日,时间减24小时。
7、有时日期的变化还会引起月份甚至年份的变化,要注意每年的1、3、5、7、8、10、12这几个月为大月,每月31天,每年的4、6、9、11为小月,每月30天,每年的2月在平年为28天、闰年为29天。1二分二至日在公转轨道示意图上的位置(注意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2在地球公转轨道图上,确定二分二至日的位置,关键是判断出二至日的位置,区分方法有三种:(1)根据地球的倾斜方向判定北倾为夏,南倾为冬。即北半球倾向太阳时为夏至日,如上图中的a点。南半球倾向太阳时为冬至日,如上图中的b点。 (2)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定北夏南冬。在公转轨道左右两端的地球光照图上,首先过地心作地轴的垂线表示赤道;然后画出太阳与地
8、球中心的连线,标出该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该点就表示太阳直射点;最后根据该点在南北半球上的位置判定冬至日或夏至日。即该点若在北半球则为夏至日,如上图中的a点;该点若在南半球则为冬至日 ,如上图中的b点。(3)根据与近日点和远日点的距离判定近日为冬,远日为夏。当地球公转接近近日点时为冬至日,如下图中的P点;地球公转接近远日点时为夏至日,如下图的Q点。冬至日、夏至日的位置确定之后,再根据地球的公转方向,判定春分日、秋分日的位置。1光照图的分类光照图的分类常见的光照图形式很多,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全图1/2图1/4图局部图极点俯视图侧视图圆柱投影图2.光照图的判读光照图的判读光照图的判读方法很多,但通
9、常按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南北极。依据自转方向(顺时针为南极、逆时针为北极)、经度数值变化(东经度增大或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为自转方向)、海陆分布(北冰洋和南极洲)等确定南北极点。(2)判断晨线和昏线。顺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线为晨线,反之,为昏线。(3)判断节气、日期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节气日期太阳直射点纬度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春分日或秋分日3月21日前后或9月23日前后0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为极昼夏至日6月22日前后2326N北极圈内为极夜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2326S(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度数即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晨昏线与经线圈夹角的度数,或出现极昼的临界
10、度数的余角值即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5)计算昼夜长短昼长日落地方时日出地方时(12 00日出地方时)2(日落地方时12 00)2同一条纬线中,昼弧的长度越长,该纬线上各点的白昼时间越长,日出的地方时越早,日落的地方时越晚。不同纬度中,昼弧的弧度数大的那条纬线上的各地白昼时间长。同一纬线上的各点,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的地方时相同。日出时刻12昼长2,日落时刻12昼长2。地方时与昼弧、夜弧的关系。平分昼弧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2 00,平分夜弧的经线的地方时为0 00;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 00;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8 00。 (2009年高考上海地理卷)昼夜更替,潮起潮落
11、,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的证据是()A日月升落B极昼极夜C月相变化 D四季转换2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A23小时56分 B24小时零4分C24小时56分 D24小时【解析解析】日月升落可以作为地球自转的证据。极昼极夜和四季更替与地球公转相关,月相变化与月球自转相关。【答案答案】(1)D(2)D确定是昏线还是晨线往往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可按以下步聚判断:确定自转方向,在图中适当的位置标出来。在所判断的晨昏线上任意选一个普通的点。看运动趋势,沿自转方向进入白昼的点所在的线为晨线;沿自转方向进入黑夜的点所在的线
12、为昏线。如下图所示:1(2009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卷)下图中a为晨昏线,c为经线,b为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a、c两线重叠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北京和海口昼夜等长B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C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D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 (2)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b地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是()【解析解析】根据题意,当a、c两线重叠时,即是春分日或秋分日时,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北京和海口昼夜等长。由题干“b为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可判断b位于赤道上。根据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原则,北半球运动物体右偏,南半球运动物体左偏,赤道无偏转。【答
13、案答案】(1)A(2)C (2009年高考海南地理卷)一些课外活动小组,分别观测了其所在学校旗杆日出时的影子OM和正午的影子ON之间夹角MON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某校一年之内绝大部分时间MON接近直角,该校可能位于()A中亚B西亚C东南亚 D南欧(2)我国某学校,每年有两天不存在MON,该校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A滇 B湘C皖 D鄂3江苏某学校,在一个月内观测到MON发生了小大小的变化,该月是()A3月 D6月C9月 D12月【解析解析】某校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MON接近直角,说明该地在赤道附近。一年中有两天不存在该角,说明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现象,因此该地应该在回归线之
14、间。江苏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没有太阳直射现象,太阳直射点离江苏越近,该角越大,越远该角越小。A项3月份太阳直射点一直是越来越近的,MON应是小大的过程,不正确。B项6月22日之前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太阳直射点离江苏越来越近,6月22日到达北回归线,之后开始向南移,离江苏越来越远,MON为小大小,符合题意。C项9月份太阳直射点MON为大小的变化过程,不正确。D项12月份太阳直射点先南移后北移,离江苏先远后近,故MON为大小大的过程,不正确。【答案答案】(1)C(2)A(3)B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就是一天的正午时刻,此时该地的地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 地球的运动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地球 运动 复习 课件 新人 必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