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节日PPT.ppt(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春节的习俗春节由来与 传说春节简介元霄节习俗元霄节由来 与传说元霄节简介清明节习俗清明节由来 与传说清明节简介端午节习俗端午节由来 与传说端午节简介中秋节习俗中秋节由来 与传说中秋节简介重阳节习俗重阳节由来 与传说重阳节简介下页上页封面 目录结束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 初一,到了 民国时期改 用公历, 公历 的 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
2、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 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 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在节前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
3、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 ,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下页上页封面 目录结束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也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古代过“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而是在“蜡日”,即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以后,把“蜡祭”移至岁末。到了民国时 ,改用阳历,才把阴历年叫“春节”,因为春节一般都在“立春”前后。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 按照我国农
4、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朝、三始、三元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 人们有足够的理由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节日。于是,节前就在门脸上贴上红纸黄 字的新年寄语。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年”是什么呢?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 ,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199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布了禁放烟花爆竹的法律,使这一沿续了几百年的习俗成为历史。春
5、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这一点和西方的圣诞节很相似。离家的孩子这时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团年”。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 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 扫除污秽。三十日要贴门神、对联、挂旗、吃饺子、放鞭炮,除夕“守岁”等 仪 式;正月初一晚辈向长辈拜年,然后至亲友家贺年。亲友第一次见面时,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互相祝贺。 下页上页封面 目录结束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
6、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
7、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 有的是同事相 邀几个人去拜 年; 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 为“团拜”。 下页上页封面 目录结束 元宵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元宵节又名“灯节”或“灯夕”。北魏时期,道教笃信“三元神”,其中包括“上元天官(天官大帝)”、“中元地官(地官大帝)”及“下元水官(水官大帝)”三位神灵,他们的生日,分别为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及十月十五,所以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也有人认为,它是汉代宫廷的一种祭典演变而来。 相传早于汉文帝期间,已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及至汉武帝创建了“太初历”,进一步肯定元宵节的重要性。元宵
8、节的节期,随着历代的发展而不断延长,相传唐代的元宵只持续三日,到了宋朝则延长至五天,及后到了明朝,更增加至十天,即由初八开始活动,直至年十七才结束。 中国传统妇女,三步不出闺门,平时在白天亦难出门,更何况是夜晚,难得元宵节当晚可以破禁,自然会尽享欢娱,等待异性来结识,所以不少中国古代的爱情故事,都以元宵佳节为题材。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元夕或灯节,是民间多彩多姿的节日,也是春节最后的一天,自此以后一切恢复常态,所以民间热烈庆祝,故有小过年之称。 元宵节是个热闹的节庆,活动很多举其重要者如下:(一)上元祈福民间将自然界分成三界,即天界、地界和水界,并予人格化。因此称为天官、地官和水官合称三
9、官大帝。正月十五上元为天官大帝生日。天官的主责是赐福,所以,民间在清晨备牲醴,祭拜天官大帝,祈求赐福。(二)元宵祭祖上元节吃元宵可能始自宋代,不过当时称做“浮圆子”,到明朝才改称“元宵”每家做元宵、煮元宵。古时为年头佳兆,吃汤圆以象征家福。元宵煮好后先敬祖先,然后阖家团聚,吃元宵,已是团圆幸三)迎花灯元宵节又称灯节,所以花灯是元宵节的中心活动。下页上页封面 目录结束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
10、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 的节期 与节俗活 动,是随历史 的发展而延长 扩展的。就节期 长短而言汉代才一 天,到唐代为三宋代 则长达点灯,一直到正 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 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 市,热闹非凡,
11、夜间燃灯,蔚 为壮观。特别精巧、多彩的灯火, 更使其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 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 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 内容, 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下页上页封面 目录结束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 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汉明
12、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正月十五元宵节还有一些鲜为人知已
13、经失传的民间活动,这里列举二三。 祭门、祭户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很简单,把杨树支插在门户上方,在放在门前。下页上页封面 目录结束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号,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要谈清明节,须从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现在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 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
14、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寒食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外国19年,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重耳返国即位, 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 火之制。 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 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 至,就禁止人们生火。 这是当 时的一件大事。 周 礼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可见当时是摇着木锋,在街上 走,下令禁火。这司煊氏,也就是专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时, 人们就准备一些冷食,以
15、供食用,这样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风俗了。以后,才与介子推的传说相联系,成了寒 食节,日期长达一个月。这毕竟不利于健康,以后便缩短日期,从七天、三天逐渐改为一天,唐之后便融合在清明节中了。 下页上页封面 目录结束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 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 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 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 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 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 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 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 烟火,只吃凉的食。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
16、,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 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 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 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 上朝受赏封官。可是, 差人去了几趟, 介子
17、推不来。 晋文 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 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 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 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这是我国古 代清明节习俗。 秋千,意即揪着 皮绳而迁移。它 的历史很古老, 最早叫千秋,后 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
18、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 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过 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 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给自己带来 好运。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 是古代清明 节时人们喜 爱的一种游 戏。相传是 黄帝发明的, 最初目的是 用来训练武 士。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
19、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下页上页封面 目录结束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 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 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 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 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 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 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 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 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 馗像 ,迎鬼 船、 躲午, 帖 午 叶符
20、 悬 挂 菖 蒲 艾 草, 游 百病,佩香 下页上页封面 目录结束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 以 上各说, 各本其源。 据学者闻 一多先生 的端午考 和端午的 历史教育列 举的百余条古 籍记载及专家考 古考证,端午的 起源,是中国古 代南方吴越民族举 行图
21、腾祭的节日, 比屈原更早。但千百 年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 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 心,故人们“惜而哀之, 世论其辞,以相传焉”, 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下页上页封面 目录结束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
22、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 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
23、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下页上页封面 目录结束 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 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
24、, 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 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 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 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 越、楚。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端 午节吃 粽子,这是中 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 俗。粽子,又叫“角黍”、 “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 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晋代,粽子被
25、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 民谚说:“清明插 柳,端午插艾”。在端 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 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 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 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
26、物。下页上页封面 目录结束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 切成莲花
27、状。在月下,将月亮 神 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 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 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 嫦娥,以美 貌著称, 故少女拜 月,愿“貌 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
28、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 为民造 福。后羿因 此受到百姓 的尊敬和爱 戴后羿娶了 个美丽善良 的妻子名叫 嫦娥。后羿除 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
29、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下页上页封面 目录结束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
30、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下页上页封面 目录结束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 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 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 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 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 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 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 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
31、挂彩,出售新鲜佳。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 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 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 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 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 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 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 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 细,馅料考究。 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 明所发明。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於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 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於是后
32、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另一种说法则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徵丰收成功,幸福年年。下页上页封面 目录结束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 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 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 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 过此节日。庆祝重 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
33、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
34、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下页上页封面 目录结束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
35、,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 个有着神奇法 力的仙长,仙 长为他的精神 所感 动,终于 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 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 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 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
36、,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才老人节。下页上页封面 目录结束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
37、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