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语文人教版知能提升_新闻阅读.doc
《高三一轮复习语文人教版知能提升_新闻阅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复习语文人教版知能提升_新闻阅读.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2-3-2题组 1 巩固基础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一位基层新闻人的坚守和追求追记广西大新县新闻中心原副主任农曾伟时间,定格在 2019 年 9 月 30 日。那个总在为挖掘报道家乡建设成就和身边感人事迹而不倦奔走的身躯,终于有时间躺下歇息了,永远地歇息了!广西大新县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宣传文化工作者、新闻中心原副主任农曾伟,因积劳成疾,罹患肝癌,永远地离开了他视同生命的新闻宣传事业和无限眷爱的父老乡亲。生命的绝唱:新闻宣传是我一生无悔的选择,我愿为它贡献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山里人,站立是山,躺下是脉。活着,如山一般伟岸不屈;死了,也要成黄土一抔扑向钟爱的青山,供后起的山人世代
2、耕耘。 ”(农曾伟山里人)“我还能活多久?”2019 年 4 月 28 日,在县里组织的体检中,农曾伟被诊断为晚期肝癌,癌细胞已扩散至肺部。“啥都别想,回家安心养病吧。 ”医生的安慰含着无奈。回忆起获悉此消息的那一刻,农曾伟的妻子潘彩莲难忍伤悲。 “像晴天响雷,我们在医院走廊上呆呆地站了好久。是他先镇定下来,把化验单放进口袋,帮我擦干眼泪,说:没事的,你先去送你的报纸,我去一下办公室。 ”到了办公室,这个以新闻为业的壮家汉子,一个人静静地呆坐着,一根接一根地抽烟。沉思良久,他打开电脑,点击今日大新的稿件,编审,修改,校对大新县新闻中心珍藏着的一期报纸大样,是农曾伟生命不息、拼搏不止的见证。这是
3、农曾伟生前修改审定的最后一期今日大新大样,上面用红笔改正的大大小小 13 处错误,是农曾伟审改大样的最后遗笔。“版样是 9 月 27 日要付印的,考虑到他身体已极度虚弱,又经我们反复修改,便决定不送他看了。 ”同事黄艳娇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泣不成声, “谁知道,9 月 26 日 10 点多,农哥在女儿的搀扶下,强撑着病体爬上三楼的办公室,说不看看这期大样,心里不踏实。 ”9 月 28 日晚,农曾伟开始大量吐血和便血。29 日凌晨 3 点,吐血便血不止的农曾伟,被妻子和亲戚“强行”送进医院。9 月 30 日下午 4 时 16 分,农曾伟的心脏停止搏动。从发现病情到离开人世的 150 多个日夜里,农曾
4、伟把“死亡通知单”藏在身上,一直在工作中燃烧着生命。正如他在获奖诗作心系大山中所写:“做一棵树,根植于这片红土,把我的生命,打磨得金光四射!”不息地奔走:只有深入一线,才能找到新闻“我曾以沾满泥土的诗章,为乡亲们唱过颂歌。颂扬他们水一样温柔缠绵,山一样朴实憨厚以及对土第 2 页地的那份虔诚和热望”(农曾伟山里的土地)为把今日大新办到读者心坎里,农曾伟认定:“只有深入一线,才能找到新闻。 ”农曾伟每年“深入”采访都超过 200 天,用同事的话说,他几乎天天都在“走转改” 。他既有鲜活的新闻素材,也有宝贵的人生体验和思想升华。2019 年 8 月的一天,他听到一个线索:宝圩乡山弄里的国家一级保护植
5、物野生金花茶被盗挖盗采。农曾伟立即翻山越岭赶往路途崎岖人迹罕至的现场,面对 3 000 多亩被盗采得几近光秃的残茶,农曾伟痛心不已。回到办公室,农曾伟立刻伏案写作,一篇题为“救救金花茶”的通讯,很快刊发在今日大新上,引起乡、县两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有效地保住了这片金花茶。农曾伟在清贫中坚守和追求的不竭动力,从何而来?熟知他的人说:这个大山的儿子,对自己家乡太热爱了!渴望让大山里的乡亲走出大山,如同他在山歌中所写的那样:“不停地唱啊,为的是埋葬昨天的观望徘徊和闭关自守,走向明日未来的波澜壮阔。 ”(1)文章的前三段有什么作用?答:_【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文章开头
6、几段一般有呼应标题、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等作用,作答时需综观全文,把握其与标题及下文的关系,从而得出答案。【答案】 交代了主人公农曾伟辞世的概况,同副标题相呼应;同时,引起读者的注意,从而关注下文关于农曾伟事迹的介绍。(2)这篇通讯分别在哪些方面叙写了农曾伟的坚守和追求?请予以概括。答:_【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作答此类试题,需关注文中介绍的有关事迹,通过分析具体的事件概括出人物几个方面的优秀品质,从而把握作者的写作角度,进而得出答案。【答案】 爱岗敬业,为事业奉献毕生精力;关注民生,尊重事实,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3)通讯主体的两个部分,在结构上有着相似
7、的特点,试简要概括并说明其好处。答:_【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及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的能力。作答此题时,先要具体分析每一部分的结构特征,然后再综合全文进行说明。【答案】 首先,以农曾伟的话为小标题;其次,引用其诗文开篇;第三,叙写主人公的事迹;第第 3 页四,以农曾伟的诗文收束。这样的安排既使每一部分结构严谨、独立完整,又使全篇脉络清晰,浑然一体。(4)作者多处引用了农曾伟的诗文作品,这样写是否会影响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请谈谈你的看法并阐述理由。答:_【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作答此题,需全面把握作品内容,关注引用的诗文在文章内容的表达、人物
8、品性的体现等方面的作用,这样才会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究,保证答案不会偏离文本。【答案】 不会。引用诗句,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也非常符合农曾伟新闻人的身份,反映了其性格。每部分开头的诗句领起对他事迹的介绍,结尾处引用的诗句是对前面叙述的事实的高度概括。这样,人物的事迹和言论相互印证,突出了人物言行一致的品性,更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诗句饱含深情,所流露出的对事业、对他人和对大山的深沉的爱,正是农曾伟行为的原动力,是他事迹的最有力注脚。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水稻世界纪录是如何诞生的?2019 年 9 月 19 日下午,农业部验收专家组组长程式华研究员宣布:湖南省隆回县羊古坳乡雷锋村1
9、08 亩超级稻高产攻关片加权平均亩产 926.6 公斤,世界水稻史上大面积(100 亩以上)亩产的最高纪录诞生。历经 7 年奋斗,平均亩产 926.6 公斤这个新的世界纪录是如何诞生的?按照袁隆平院士的攻关方案,保证水稻高产,良种是核心。创下纪录的这片百亩稻田,种植的就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Y 两优 2 号” 。“良种就是要将形态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结合起来,就像好的运动员,既要高大壮实,还要体力充沛。 ”袁隆平向记者描述他心中的良种。记者在验收现场看到的“Y 两优 2 号” ,1.2 米高的稻秆迎风而舞,30 公分长的稻穗齐刷刷、沉甸甸。这个品种优点多多:前期生长快、便于机插、耐肥抗倒
10、、穗大粒多、抗病性较强、增产潜力大。除了良种,保证水稻高产的第二架马车是什么?袁隆平院士提出:科学的栽培方法。干了 38 年农技服务的肖利民,是隆回县羊古坳乡农技站站长,也是此次高产攻关片的良法指导员。他告诉记者:“搞栽培来不得半点马虎。我们攻关组 5 个成员基本上天天吃住在攻关田,观察、记录水稻的生长情况。根据这 7 年攻关积累的经验,除了常规的栽培方法外,今年他们还搞了一些新法子。 ”深耕后,每亩掺几百担黄土,再施用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四周开沟,有利于水的灌溉和循环,让作物好“喝水” 。播种时,东西对行,南北通风。插秧时,要求非常严,每兜禾要插两粒谷子,比以往多 1 倍,这样稻田里的有效
11、苗才会多。移栽时要第 4 页带着土插秧,这样上午插完,下午就能长新根,比以往快了 1 天。袁隆平表示,除了种子和栽培方法两个因素,水稻超高产还需要得天独厚的栽培环境。此次创下世界纪录的百亩攻关片,位于雪峰山余脉望云山脚下的隆回县羊古坳乡。这里土地肥沃,排灌方便,小环境气候非常适合种植超级杂交中稻。2019 年和 2019 年,超级稻大面积亩产 700 公斤和 800 公斤的攻关先后在该乡取得成功。那么,超级稻“Y 两优 2 号”能不能在我国大面积推广?袁隆平院士表示,良种、良法、良田是保证水稻高产的三个基本条件,良种是核心,好的栽培技术是手段,良田是基础。 “如果缺了其中之一,那么 900公斤
12、就很难达得到。 ”同时,他指出,高产超级稻培育需要较高的技术规范,因此要推广到普通农户尚待时日。 “如果推广的话,产量要打个八折。 ”袁隆平说, “但就算如此,也可达到亩产 720 公斤,这也是个不得了的产量。 ”农业部委派的验收专家程式华也表示,该品种水稻目前只能在得到验收的湖南境内推广,由于全国水土、气候差异较大,大面积推广尚有相当难度。在温饱问题已经得到基本解决的今天,为什么还要不断追求更高亩产?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国辉介绍,当前国家下大力气来确保 18 亿亩耕地的红线,在我国现有耕地增量有限的情况下,提高水稻单产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选自光明日报 ,有删改)
13、(1)请概括这篇新闻的主要事实。答:_【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新闻的主要内容集中在新闻的导语部分,所以只需在导语部分进行归纳概括即可。【答案】 湖南省隆回县羊古坳乡雷锋村 108 亩超级稻高产攻关片加权平均亩产 926.6 公斤,世界水稻史上大面积(100 亩以上)亩产的最高纪录诞生。(2)请指出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答:_【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语言特色的能力,首先要判断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然后结合修辞手法的效果对文本进行分析。【答案】 第一处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向读者(听众)描述了袁隆平心中的良
14、种应具备的特点。第二处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与设问的修辞手法,启发读者(听众)思考,引出下文对科学栽培方法的叙述。(3)根据原文内容,请概括水稻平均亩产能达到 926.6 公斤的要素。第 5 页答:_【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整合的能力,题目的答题区间在自然段,文章中提示的信息很明显,稍加整合就可以解答本题。【答案】 良种。使用了良种“Y 两优 2 号” ,良种是保证水稻高产的核心。良法。采用了科学的栽培方法,好的栽培技术是保证水稻高产的重要手段。良田。得天独厚的栽培环境是保证水稻高产的基础。(4)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谈一谈在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的今天,为什么还要不断追求更高亩产。答:_【解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实际,对我国追求更高亩产的情况进行分析。【答案】 我国人口众多,是粮食消费大国,粮食问题关系国计民生。虽然目前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但供不应求的矛盾依然存在。我国耕地资源有限,现有耕地增量有限,提高水稻单产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一条重要途径。题组 2 综合提升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最美女孩”“这是社会捐赠给我的。你们更需要,快拿着”“我不能收,真的不能”2019 年 11 月 11 日,在山东省龙口市人民医院,因救人被车撞伤的龙口姑娘刁娜在出院前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坐着轮椅,去看望被她救下的王园园
16、,把社会各界捐给自己的 1 万元善款转赠给她。连日来,23 岁的刁娜在滚滚车流中勇救伤者的故事迅速传开,在网上她被称为“最美女孩” 。刁娜的义举,让一场充满着鲜血和眼泪的悲剧,有了温情的结局;受伤者、施救者、肇事者三方因为一场车祸而结缘,他们相互鼓励,共渡难关。这一事件让人们感受到了善良的力量,也激发着全社会向善的力量。10 月 23 日临近傍晚,山东省龙口市飘起了细雨,骑电动车下班的职工王园园被车撞倒在地,女孩头上、身上都是血,生命垂危,孤独地躺在寒风呼啸的夜幕下刁娜和丈夫开车经过此地,看到了倒在路中央的王园园。 “这里车来车往,天色已暗,万一过往车辆一不留神可能会再次撞上她”刁娜不敢多想。
17、为了避免受伤的王园园遭受二次伤害,她和丈夫立刻停车施救,喊话,打手势,指挥过往车辆,拨打 120几分钟里,10 多辆车在刁娜的指挥下绕行。天渐黑,丈夫刚上车去拿提示牌,就听到“砰”的一声,他赶紧下车,发现刁娜被一辆轿车撞倒在地受伤女子王园园和刁娜一起被送到医院。经诊断,刁娜右腿严重骨折。伤者王园园虽然脑部、耳膜和肋第 6 页骨等多处受伤,但因抢救及时,已脱离了生命危险,而刁娜为此付出了一条腿的代价。这起车祸打破了刁娜平静的生活。“一下子来这么多的媒体,我很不适应。 ”突然面对数十家媒体的轮番采访“轰炸” ,刁娜表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 “说我以身挡车有点过了。 ”刁娜解释, “当时看到车祸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三 一轮 复习 温习 语文 人教版 知能 提升 晋升 新闻 阅读 浏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