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训练.pdf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训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训练.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训练木兰诗1本文木兰诗选自宋代 郭茂倩 编的乐府诗集一书。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可汗(ke )(han ) 燕山( yan) 胡骑(ji ) 辔头(pei)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只 )万里赴戎机(赴:奔赴)出郭相扶将(郭:外城) 策勋十二转(策:记功)著我旧时裳(著:穿) 关山度若飞(度:度过,过)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 ,意思是粘贴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火通 伙 ,意思是伙伴5翻译下列句子。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燕山的
2、春马嘶叫声。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关塞山岭像飞一样地跨越。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将军和战士身经百战,转战数载,有的为国而死,有的胜利归来。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记功很多次,赏赐很多财物。6全诗详略得当,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答:对木兰的从军缘由、离别、辞官和还乡都写得比较详,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略。这是因为诗的中心在于颂扬木兰勇于献身、不图荣华富贵的高尚情操以及热爱和平生活的精神。7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是什么?答:父亲年老无力从军,家中又无长兄,同时考虑到天子征兵是保卫国家的大计。8 “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一句从表现手法上看起了
3、什么作用?答:借木兰的心理状态勾勒征途中的景物,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思念,极大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9木兰到家后的一系列动作表现了木兰怎样的心情?有哪些动词?答:通过“开、坐、脱、著、理、贴”等动作描写,表现了木兰与家人团聚,重温女孩生活的喜悦心情,以及伙伴诧异的表情。10文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运用的修辞方法是排比,写出了木兰急切操办行装,而且井然有序的情景 。11两组“旦辞暮宿(至)”写出了征途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急。12两组“不闻但闻”写什么景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宿营地空寂荒凉的景象,烘托木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的细腻情怀。13选出不是对偶句的一项(A)A
4、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B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C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D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14文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是什么描写?表现木兰什么特点?答:动作描写。表现木兰归来后喜不自禁、恢复女装的激情。15结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赞颂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长期征战的谨慎和机敏。16 对木兰这一形象的意义,怎样贴切评价?答:木兰代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17 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全诗,你认为是木兰的形象特点是什么?答:木兰是一个少女,又是一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下册 文言文 阅读 训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