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技术规范.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输血技术规范.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三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四、 浓缩红细胞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容量基本政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低血容量患者可配晶体液或胶体液应用。1 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2 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3 血红蛋白在 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五、 血小板用于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或表现。1 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2 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3 血小板计数在 50100109/L 之间, 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4 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
2、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六、 新鲜冰冻血浆(FFP)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1 PT 或 APTT正常 1.5 倍,创面弥漫性渗血。2 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浓缩红细胞后(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3 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4 紧急对抗华法令的抗凝血作用(FFP:58ml/kg)。七、 全血用于急性大量血液丢失可能出现低血容量休克的患者, 或患者存在持续活动性出血,估计失血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 30%。回输自体全血不受本指征限制,根据患者血容量决定。注: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到组织细胞。贫血及容量不足都会影响机体氧输送,但这两者的生理
3、影响不一样的。失血达总血容量30%才会有明显的低血容量表现,年轻体健的患者补充足够液体(晶体液或胶体液)就可以完全纠正其失血造成的血容量不足。全血或血浆不宜用作扩容剂。血容量补足之后,输血目的是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首选红细胞制品。晶体液或并用胶体液扩容,结合红细胞输注,也适用于大量输血。 无器官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只要血容量正常,红细胞压积达0.20(血红蛋白60g/L)的贫血不影响组织氧合.急性贫血患者,动脉血氧含量的降低可以被心输出血的增加及氧离曲线右移而代偿;当然,心肺功能不会和代谢率增高的患者应保持血红蛋白浓度100g/L 以保证足够的氧输送。 手术患者在血小板50109/L 时,一般不
4、会发生出血增多血小板功能低下(如继发于术前阿斯匹林治疗)对出血的影响比血小板计数更重要手术类型和范围、出血速率、控制出血的能力、出血所致后果的大小以及影响血小板功能的相关因素(如体外循环、肾衰、严重肝病用药)等,都是决定是否输血小板的指征。分娩功能的相关因素(如体外循环、肾衰、严惩肝病用药)等,都是决定是否输血小板的指征。分娩妇女血小板可能会低于50109/L(妊娠性血小板)而不一定输血小板,因输血小板后的峰值决定其效果,缓慢输入的效果较差,所以输血小板时应快速输注,并一次性足量使用。 只要纤维蛋白原浓度大于 0.8g/l,即使凝血因子只有正常的 30%,凝血功能仍可能维持正常。即患者血液置换
5、量达全身血液总量,实际上还会有三分之一自体成分(包括凝血因子)保留在体内,仍然有足够的凝血功能。应当注意,休克没得到及时纠正,可导致消耗性凝血障碍。FFP 的使用,必须达到 1015ml/kg,才能有效。禁止用 FFP 作为扩容剂,禁止用 FFP 促进伤口愈合。骨科输血指征评估的实用指南临床输血的指征主要观察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压积,“10/30”原则是指维持患者的血红蛋白在 10g/dL 以上、红细胞压积在30%以上。从1984 年发现 HIV 病毒以及陆续发现的血液传播病原体之后,医务人员使用血液制品越来越保守。1988年,国立卫生研究院提出一系列标准,包括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压积的客观标准,也包
6、括临床表现及患者氧合状态的主观标准。Carson 和 Willett 建议在没有其他主要合并症时,患者的血红蛋白安全阈值可以降到 7-8 g/dL。他们也发现仅当血红蛋白降至 6g/dL 时才可能危及生命。输血阈值:Barr 对骨科手术患者输血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综述分析,发现了 2 个影响输血需求的独立风险因素:低血红蛋白水平和高龄。血红蛋白阈值为 6-11g/dL 之间。当患者伴有贫血症状时, 阈值在 8.5-12g/dL;没有贫血症状时, 阈值在 6-9g/dL。目前临床医生应用严格的输血方案进行标准化治疗(Fig.1),此方案应用于没有活动性出血的病情稳定的患者。美国血库协会建议血红蛋白
7、7g/dL 为健康、 无症状成年人的绝对输血指征,血红蛋白 7-8g/dL 时可限制性输血。 对血红蛋白低于10g/dL 并伴有症状的患者,如果排除了其他可能的原因,可以给予输血。Carson 对比了输血阈值分别为 10g/dL 和 8g/dL 的两组患者,发现致死率和自理能力没有差别, 同时, 两组间心肌缺血、 休克、 切口感染、 深静脉血栓、 肺栓塞、肺炎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没有差别。Carson 的研究强调了骨科患者的输血阈值可以控制在 8g/dL,即便患者有心血管病史。标准化血液管理协议的需求:标准化的血液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减少输血率、并发症的发生率、致死率。Slappendel
8、做了一项近 29000 例患者的数据库分析,发现较高的输血率与多种因素相关, 包括骨科医生对输血阈值应用的不一致性、术前应用非选择性非甾体抗炎药、术前低血红蛋白水平、随意的输血阈值。另外,研究者证实了如果临床医生严格遵守限制性输血策略,同种异体血的输血量可以减少80%,切口深部感染的发生率可以减少 40%。总结:当前的证据支持血红蛋白为 7g/dL 并伴有症状性贫血作为限制性输血的指征。 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将输血阈值设置在血红蛋白 8g/dL 和 10g/dL 是同样有效的。当需要决定是否输血时,骨科医生还需要考虑患者临床表现。严重创伤输血专家共识1.2 大量输血(massive tra
9、nsfusion)指 24 h 内给成年人输注超过 20 U 红细胞;或输注血液制品超过患者自身血容量的 11.5 倍; 或 1 h 内输注血液制品50%自身血容量; 或输血速度1.5ml/kg/min8, 13-15。临床上,患者急性失血量达自身血容量的 30%-50%时,往住需要大量输血5, 12。2.2.1 红细胞3-8, 20红细胞主要用于纠正贫血,提高携氧能力,保证组织氧供。(1)对于急性大量失血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或)组织氧供不足的创伤患者,需要输注红细胞(1A)。(2)对于复苏后的创伤患者,Hb70 L 和(或)Hct0.21 时,推荐输注红细胞,使Hb 维持在 7090 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输血 技术规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