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pdf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一、康复治疗标准康复治疗的时间开展得越早结局越好。 原则上讲,只要生命体征平稳,就可以开展康复治疗。一般的脑梗死,当天可以开展康复预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较严重的脑出血,有脑水肿、高颅压,积极控制颅压和脑水肿,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进行康复预防治疗,一般在 2 周内,多于 310 天开始康复预防治疗开展康复治疗晚, 康复结局差, 合并症多。 一般说, 3 月内, 神经功能恢复最快,半年后仍有恢复,1 年后恢复变慢,但康复治疗仍有益处。二、康复住院时限轻症患者不超过 1 个月、中症患者不超过 3 个月;重症患者不超过 6 个月。如患者已达到出院时间, 但仍
2、有较大康复价值或出现并发症需住院治疗,经申请批准后可以适当延长住院时间。三、临床检查规范(一)一般检查1、三大常规检查。2、常规血液生化检查。3、心电图检查、腹部 B 超检查。4、胸片及相关部位 X 线检查。5、梅毒血清学、艾滋病 HIV 病毒抗体、肝炎标志物测定。(二)选择性检查1、脑脊液检查。适应征:疑有颅内感染、颅内高 /低压或脑脊液循环障碍等情况,需了解脑脊液理化性质、观察颅内压力变化时。2、经颅多普勒(TCD)检查。适应征:需了解是否有颅内血管狭窄、闭塞、畸形、硬化、动脉瘤、血液供应情况时及颅内压增高的探测等。3、脑电图、脑电地形图检查。适应征;需明确癫痫诊断时;需协助其它颅内占位及
3、颅内感染诊断时; 出现意识障碍时;需协助鉴别器质性精神障碍或功能性精神障碍时。4、头颅 CT、磁共振(MRI)检查适应征:入院时需进一步明确诊断;病情发生变化,有加重迹象时;合并有脑积水、肿瘤、感染等迹象时; 其它情况需要进行CT或MRI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时。5、诱发电位检查。适应征:需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时。6、心脏彩超、颈部彩超检查。适应征:脑卒中疑为心血管疾病引发时。7、心、肺功能检查。适应征:疑有心、肺功能减退,需了解患者运动负荷情况,以指导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三)特需检查磁共振脑血管成像( MR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SPECT) 、 功能性
4、磁共振 (FMRI)等特殊贵重检查。四、临床治疗规范(一)临床常规治疗1、基础病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等治疗。2、延续性临床治疗:调节血压、颅压,改善脑供血、脑神经营养及对症支持治疗等。3、改善精神、言语、认知、吞咽、运动、膀胱和肠道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和相关临床技术的应用。4、高压氧治疗(受伤时间在一年以内者可酌情使用)5、中医中药治疗。(二)常见并发症的处理1、感染:包括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感染的防治。2、痉挛:去除诱因;各类抗痉挛口服药、神经阻滞、矫形器应用或手术治疗 3、精神障碍:选用精神药物及行为心理治疗等。4、压疮:体位处理、换药,必要时手术治疗等。5、深静脉血栓:溶
5、栓、抗凝药物应用等。6、肩痛、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消炎镇痛药物,矫形器配置等。7、其它合并症的防治:如肌萎缩、骨质疏松、关节挛缩、异位骨化、体位性低血压、水肿等的防治。上述并发症, 根据需要请专科会诊治疗, 必要时转院行专科治疗。五、医疗康复规范(一)、功能评价入院后 5 天内进行初期评价,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可进行一次或多次中期评价, 出院前进行末期评价。 脑卒中的功能障碍主要包括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认知障碍、情绪障碍、言语和语言障碍、吞咽障碍、 排泄障碍及心肺功能障碍等。评价项目如下:1、躯体功能评价 Brunnstrom 评价、Fugl-Meyer 评价(FMA) 、肌痉挛
6、评价、关节活动度(ROM)评价、感觉评价、平衡功能评价、协调评价、肢体形态评价、上肢功能评价、日常生活活动(ADL)评价、疼痛评价、肌力评价、辅助器具适配性评价,可步行者需进行步态分析。2、精神心理评价存在相关问题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价(可先用认知筛查、成套认知评价表、 知觉障碍筛查表进行评价,然后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定向、记忆、注意、思维、失认症专项评价) 、人格评价、情绪评价,存在行为障碍者进行专门行为障碍评价。3、言语、吞咽功能评价首先进行失语症和构音障碍筛查,对存在或可疑存在失语症或构音障碍者需进一步进行失语症标准检查和构音障碍检查,部分患者需进行吞咽障碍评价、肺活量检查。4、社会心理及生活质
7、量评价 5、康复效果的评定疗效的结果判定是指末次评估与初次评估分值之差, 标准如下: 显效: 分值差8;有效:分值差在 17 分之间;无效:分值差为 0。(二)、康复治疗规范康复治疗注意循序渐进, 要有脑卒中患者的主动参与及其家属的配合,并与日常生活和健康教育相结合。1、物理治疗(1)运动治疗:早期主要进行床上良肢位摆放、翻身训练、呼吸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被动活动、牵伸等) 、坐位平衡训练、转移训练、血管舒缩训练等。恢复期继续进行关节主、被动运动、牵伸训练、呼吸训练、体位变换训练等,并进行患侧肢体的运动控制训练, 以及各种体位间的变换及转移训练,同时进行站立床治疗及坐、跪、站立位的平衡训练和
8、步行训练等。后期在继续加强前期治疗的基础上, 根据患者运动控制能力、肌力、平衡功能等情况,循序渐进进行减重步行、辅助步行、独立步行及步态训练等。(2)物理因子治疗:选用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偏正光照射、中药熏药治疗、超声波治疗、超短波短波治疗、中频脉冲电治疗等。2、作业治疗(1) 认知训练: 对有认知障碍者根据认知评价结果进行定向、 记忆、注意、思维、计算等训练,严重病例早期可进行多种感觉刺激和提供丰富的环境以提高认知功能, 有条件的单位可使用电脑辅助认知训练。(2)知觉障碍治疗:对存在知觉障碍者进行相应的失认症训练和(或)失用症训练,训练内容根据知觉评价结果可选择视扫描、颜色、图形、图象辨认、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康复 医学 诊疗 规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