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行政处罚行为规范.pdf
《交通行政处罚行为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行政处罚行为规范.pdf(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交通行政处罚行为规范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第一条第一条 为规范交通行政处罚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 交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 ,结合交通行政执法实际,制定本规范。第二条第二条 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法律法规授权的交通管理机构(以下统称为交通行政执法机关) 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 应当做到:(一)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准确;(二)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不得作出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三)严格履行程序规定,不得违反法定程序;(四)适用并规范填制规定的文书;(五)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注重执法效果,既要对违法行为人依法进行处罚,也要纠正违法行为,不得以罚代管;(六)依法维护当事人享有的
2、合法权利,不得拒绝当事人行使合法权利的请求。交通行政处罚行为规范第二章第二章 简易程序简易程序第三条第三条 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第四条第四条 交通行政执法人员适用简易程序当场作出行政处罚的,应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一)向当事人出示交通行政执法证并查明对方身份;(二)制作检查、询问笔录,收集必要的证据;(三)告知当事人违法事实、处罚理由和依据;(四)告知当事人享有的权利与义务;(五) 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并进行复核, 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成立的,应当采纳;(六)
3、制作统一编号的行政(当场)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七)当事人在行政(当场)处罚决定书上签字;(八)作出当场处罚决定之日起5 日内,将行政(当场)处罚决定书副本提交所属交通行政执法机关备案。交通行政处罚行为规范第三章第三章 一般程序一般程序第一节第一节 立立 案案第五条第五条 除依法可以当场作出的交通行政处罚外,交通行政执法机关通过举报、 其他机关移送、 上级机关交办等途径, 发现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有依法应当处以行政处罚的交通行政违法行为,应当自发现之日起 7 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交通行政执法机关主动实施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违法案件, 可不经
4、过立案环节。第六条第六条 立案应当填写立案审批表 ,同时附上相关材料(现场笔录、举报记录、上级机关交办或者有关部门移送的材料、当事人提供的材料、监督检查报告等) ,由交通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批准。第七条第七条 对于决定立案的,交通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应当指定办案机构和两名以上办案人员负责调查处理。第八条第八条 对于不予立案的举报,经交通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批准后,将不予立案的理由告知具名的举报人。交通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将不予立案的相关情况作书面记录留存。第二节第二节 调查取证调查取证第九条第九条 按程序立案或者交通行政执法机关主动实施监督检查发现的案件,办案人员应当全面、客观、公正地进行调查,收集、调
5、取证据,并可以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检查。首次向案件当事人收集、调取证据的,应当告知其有申请办案人员回避的权利。第十条第十条 办案人员调查案件,不得少于两人。办案人员调查取证时,应当出示交通行政执法证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需委托其他单位或个人协助调查、取证的,应当制作并出具协助调查通知书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证据是指能够证明交通行政处罚案件真实情况的材料。办案人员应当依法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证据包括以下几种:(一)书证;(二)物证;(三)视听资料;(四)证人证言;(五)当事人的陈述;(六)鉴定结论;(七)勘验笔录、现场笔录。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办案人员所收集的证据应当满足以下要求:(一)合法
6、主体按照法定程序收集取得的事实,并且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等关于证据的规定;(二)客观事实;(三) 和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关联并对证明其违法行为具有实际意义的事实。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办案人员询问当事人及证人的,应当个别进行。询问应当制作询问笔录 。 询问笔录制作完成后应当交被询问人核对;对阅读有困难的,应当向其宣读。询问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交通行政执法机关和办案人员应当保守秘密。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办案人员应当收集、调取与案件有关的原始凭证作为证据;调取原始证据有困难的,可以提取复制件、影印件或者抄录本,标明“经核对与原件无误”,注明出证日期、证据出处,并签名或者盖章。第十六条第
7、十六条 对于视听资料、计算机数据,办案人员应当收集有关资料的原始载体。收集原始载体有困难的,可以收集复制件,并注明制作方法、制作时间、制作人等情况。声像资料应当附有该声像内容的文字记录。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对有违法嫌疑的物品或者场所进行勘验(检查)时,应当有当事人或者第三人在场,并制作勘验(检查)笔录 ,载明时间、地点、事件等内容,由办案人员、当事人、第三人签名或者盖章。 必要时, 可以采取拍照、 录像等方式记录现场情况。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交通行政执法机关抽样取证时,应当有当事人在场,办案人员应当制作抽样取证凭证 ,对样品加贴封条,开具物品清单,由办案人员和当事人在封条和相关记录上签名或者盖章。
8、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国家有关规定对抽样机构或者方式有规定的, 交通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委托相关机构或者按规定方式抽取样品。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为查明案情,需要对案件中专门事项进行鉴定的,交通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出具载明委托鉴定事项及相关材料的 委托鉴定书 ,委托具有法定鉴定资格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没有法定鉴定机构的,可以委托其他具备鉴定条件的机构进行鉴定。鉴定机构应当出具载有鉴定结论的鉴定意见书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交通行政执法机关可以对与涉嫌违法行为有关的证据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措施。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措施或者解除先行登记保存措施, 应当经交通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批准。
9、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先行登记保存有关证据,应当当场清点,开具证据登记保存清单 ,由当事人和办案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当场交当事人一份。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对于先行登记保存的证据,交通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在 7 日内采取以下措施,并制作证据登记保存处理决定书 :(一)根据情况及时采取记录、复制、拍照、录像等证据保全措施;(二)需要鉴定的,及时送交有关部门鉴定;(三)违法事实成立,应当予以没收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没收违法物品;(四)违法事实不成立,或者违法事实成立但依法不应当予以查封、扣押或者没收的,决定解除先行登记保存措施。逾期未作出处理决定的,先行登记保存措施自动解除。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法律
10、、法规规定暂扣车辆、责令车辆停驶等行政强制措施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实施,并制作和出具车辆暂扣凭证或责令车辆停驶通知书 。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经交通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批准,并告知当事人有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解除行政强制措施,应当经交通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批准,并向当事人出具解除行政强制措施通知书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必须对公民的人身或者住所进行检查的,应当依法提请公安机关执行,交通行政执法机关予以配合。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交通行政执法机关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可以制作责令改正通知书 ,责令当事人立即或在一定期限内纠正其违法行为。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办案人员在调
11、查取证过程中,要求当事人在笔录或者其他材料上签名、 盖章或者以其他方式确认, 当事人拒绝到场,拒绝签名、盖章或者以其他方式确认,或者无法找到当事人的,办案人员应当在笔录或其他材料上注明原因, 必要时可邀请有关人员作为见证人。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当事人认为办案人员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填写回避申请书 ,申请办案人员回避;办案人员认为自己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申请回避。交通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在 3 日内决定办案人员是否回避。 办案人员的回避, 由交通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决定。 回避决定作出之前,办案人员不得停止对案件的调查处理。同意当事人的回避申请的, 交通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制作并向当事人
12、送达同意回避申请决定书 ;不同意当事人的回避申请的,应当制作并向当事人送达驳回回避申请决定书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案件调查结束后, 办案人员应当按照以下方式处理:(一)认为违法事实成立,应当予以行政处罚的,制作违法行为调查报告 ,连同立案审批表和证据材料,移送本交通行政执法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内设机构进行审核。 违法行为调查报告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违法事实、相关证据及其证明事项、案件性质、自由裁量理由、处罚依据、处罚建议等;(二)认为违法事实不成立,应当予以销案的;或者违法行为轻微,没有造成危害后果,不予行政处罚的;或者案件不属于本单位管辖应当移交其他单位管辖的; 或者涉嫌犯罪应当移送
13、司法机关的,应当制作违法行为调查报告 ,说明拟作处理的理由,移送本交通行政执法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内设机构进行审核, 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第三节第三节 核审核审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交通行政执法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内设机构审核案件采取书面形式进行,主要内容包括:(一)案件是否属于本交通行政执法机关管辖;(二)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是否清楚;(三)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四)定性是否准确;(五)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是否准确;(六)行政处罚是否适当;(七)办案程序是否合法。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交通行政执法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内设机构应当根据下列规定提出书面审核意见:(一)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实
14、、充分,行政处罚适当、办案程序合法的,同意办案机构的意见,建议报批后告知当事人;(二)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定性不准、适用法律不当、行政处罚不当的,建议办案机构修改;(三)违法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建议办案机构补正;(四)办案程序不合法的,建议办案机构纠正;(五)不属于交通行政执法机关管辖的,建议移送其他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交通行政执法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内设机构审核完毕后,应当及时退卷。办案人员应将违法行为调查报告 、案卷及审核意见及时报交通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审查批准决定。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交通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对违法行为调查报告批准后,拟对当事人予以行政处
15、罚的,办案人员应当制作违法行为通知书 ,以交通行政执法机关的名义,告知当事人拟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处罚内容,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陈述、申辩权或听证权。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办案人员可以将违法行为通知书直接送达当事人,也可以委托当事人所在地的交通行政执法机关代为送达,还可以采取邮寄送达的方式送达当事人。采用上述方式无法送达的,交通行政执法机关可以采取留置、公告的方式送达当事人。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交通行政执法机关在告知当事人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后,当事人要求陈述申辩的,应当制作陈述申辩书 ,如实记录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意见。当事人要求组织听证的,交通行政执法机关应当按照第四章的规定组织听证
16、。交通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 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证据认真进行复核,提出最终处罚决定的建议。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交通行政执法机关应当予以采纳。 不得因当事人陈述、 申辩、 申请听证而加重行政处罚。第四节第四节 决定决定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交通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经对违法行为调查报告、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意见、听证会报告书、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建议进行审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给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销案、移送其他机关等处理决定。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重大、复杂案件,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处罚的案件, 应当提交交通行政执法机关重大案件集体讨论会议集体讨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交通 行政处罚 行为规范
限制150内